在年代文中过日子(87)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三叔公已经七十多了了,驼背的厉害,牙都掉半口了,这时候却是激动的直抖,“这是在告诉咱们,要闹灾了,得存粮食。这是咱们的福报啊,一碗清水换来的救命消息,这事谁也不许往外说。”

“能是真的么?”有年轻人提出了质疑。

有的人家指望着,秋收过后分了粮食卖钱娶媳妇呢。

三叔公冷哼,“不要命的就别信!”

就有老人开始讲古了,讲保家仙将黄大仙。

……

宋家,夜晚。

宋小弟好不容易集中精力将作业写完了,迫不及待将他中午看到的听到的复述给宋红米。

“小姐,小姐,你说那老和尚说的是真的么?”宋小弟的语气里满是怀疑。

宋红米垂着眼眸,“我倒是希望他说的是假的。”

可很多事都是不会以她的意志为转移的。

拍拍宋小弟的小脑袋,“不管真不真,和你关系都不大,天要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睡觉去吧。”

“我还不困呢!”宋小弟表示还能聊五毛钱的。

“可是我困啦,明早还要早起呢。”宋红米不合作,不顾宋小弟的抗议,直接将人推出去了。

有啥好说的,她才是总编剧。

第63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25)

她是总编剧,但也不确定结果如何。

就像她和宋小弟说的,她希望是假的。

但为了她和柳宵哥为了家人,有些事不得不做。

最初的时候只有他只想到她和柳宵哥两个人。

后来利用报纸又说服了双方的家长,确切的说是宋爹宋母和柳爹他们三个。

这次这场戏却是唱给全村或者是附近村子的。

她知道仅凭老和尚一句话,不可能让所有人的都相信,但是这边儿人还是挺信这个的,至少在po四/旧之前是挺信的,特别是村里这边爱讲古的老人们,对很多事情是坚信不移的。

她也是在利用这一点。

而且她还知道,越不让往外传,消息传的就更快。

这事情一旦传出去,就会被夸大,变得更加神叨。

宁可信其有的就会更多。

这也是她的打算。

她其实性格自私,一点也没圣母的意思。

就是今天做的事情为了也是她和柳宵哥的家人。

就拿她娘来说,娘家是车圃子的,如果一旦挨饿,她姥要饿死了,这时候她家有存粮,借还是不借?

灾年可不是一年,她家粮食又有多少,能借几回。

所以还是那句话,还得靠她们自己。

如果灾年没来,咳咳…反正老和尚已经云游远方了。

也背不着锅。

之后的几天,虽然还在秋收,但是关于老和尚的传闻就没断过。

宋红米认为时机成熟了,找了个机会和宋爹宋母谈谈。

她也发现了,随着她成绩一如既往的不错,在家里的话语权增加了不少。

这是个好现象,不是么?

“爹、娘。”宋红米进了东屋,“我有点事。”

好不容易甩掉小尾巴,得赶紧关门。

“有啥事啊?”天天死累的,宋母脾气不咋好,不过还是询问道,“是不是要钱买本子、笔啊?”

说完就要掏兜。

宋红米摆手,“我不要钱。爹娘,我是听小弟和我说了老和尚那事,前几天我没说什么,因为我也是半信半疑的,不过今天我看到了这个。”

宋红米拿出一张旧报纸,“爹娘,你们看,这报纸上说了甘肃那边已经闹灾了,说是地都裂开了。”

在老百姓眼里,这报纸就是权威。

宋红米也是知道这招儿好使,频频使用。

宋爹表情有些凝重,接过报纸。

“孩他爹,还真事啊?”宋母不认识那么多字,不过也凑了过去看。

因为看不明白,更着急。

“嗯,是挺严重,上面有图呢,地都裂开口子了,这是大旱了,这样还指望啥收成。”宋爹摇头叹息。

宋红米趁机劝说,“爹、娘,趁着今年收成不错,咱们要好好准备啊,真要是…那粮食就是命啊。如果明年没事,大不了再卖,粮食又不会长腿跑了。”

宋爹直接拍板,“今年也没啥用钱的地方,粮食先不卖了。”

“孩他爹,你说我是不是该回趟车圃子?”宋母很是犹豫。

“肯定要去啊。娘,你不但要去,大伯娘、三婶,你都应该去说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不然真闹灾了,他们一点粮没留,回头肯定要去大伯、三叔家借的,都借了,饿肚子的就是我大伯和三叔了。”宋红米怕挨骂,没敢提宋母。

宋爹掏出卷烟,在油灯上点着,“那我还得和大姐、二妹说一声。”

宋红米知道宋爹说的是宋大姑、宋二姑。

去年在大伯家见过,对她们这群晚辈挺好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