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扮男装的男配后(穿书)(116)

所谓真正的名士,自然尽瘁天下而无悔,又如何会在意自身所遭受的压力和辛酸。

既然已然成为“名士”,再重点去论背后辛酸,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

这便是范明成bào露的缺陷——

名士,自当着眼于天下,而不是拘泥于自身。

——

烟雨先生点的下一个则是文山鸣。

文山鸣,他有印象的,朝考的文章,立意也颇为有趣,烟雨先生还挺期待文山鸣的表现的。

这一回,文山鸣倒却也没让众人失望。

他同样也发现这回要扣“榜样”这一主题,论述了历史上各种名士起到的榜样表率作用不说,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辞藻还极为华丽诙谐,单从文章本身来说,就比范明成那篇文章,好上不少。

就连齐司业也轻轻颔首,表示了自己赞许的态度。

但烟雨先生的表情还是十分淡淡。

不过,因着烟雨先生同样的表情,倒是稍微让范明成安了心,只以为烟雨先生是一视同仁,他先前应该表现的还可以。

可范明成不知,他和文山鸣,在烟雨先生心中可不是一个量级的表现。

范明成所写的文章,是彻底让烟雨先生不喜。

而文山鸣的文章,则是让烟雨先生觉得有些寡淡。

好比前者是发苦的苦瓜,后者是无味的白面馒头。

虽文山鸣的文章主题意思均是符合他心中的中心点,但他的文章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缺少自己的想法。

因文山鸣论述了大量历史上名士所起到的榜样作用,优势是彰显才学底蕴的同时,也能让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更形象立体,但弊端就在于,历史上的名士所起到的榜样作用,早已被前人论述了个遍,文山鸣做的也只是把这些前人说过的话,用华丽诙谐的辞藻总结归纳了一番。

文章虽做的出色,但思想并不算上成。

这在烟雨先生看来,还是差了点意思,没能让他发现文山鸣本身的闪光点。

只能说不出错,也不出彩。

带着这份不太满意的心情,烟雨先生点了下一位——

白景书。

白景书这个名字,烟雨先生有所耳闻。

除却本身是世家子弟心中的仰望级人物外,外界还曾传闻白景书是烟雨先生的弟子,但事实上,烟雨先生今日是第一回见白景书,也不知这个传闻是怎么来的。

不过,他倒是曾经动过想收白景书为徒的念头。

但这只是他灵光一闪划过的念头不说,而且因为白景书的出身,他亦然选择放弃,想来白景书自己也明白,不能拜他为师。

烟雨先生似是想到什么,眼神微微眯了眯,余光扫了一眼夏谦。

被点到名的白景书,此时面色沉静地看了眼自己的文章,然后微微起身,只是起身的瞬间,眼底划过一丝遗憾。

然后才是朗声道。

“学生所论述的是‘名仕’。”

一开始,众人并未察觉白景书话里的意思。

只后来,在白景书越发深入地解读后,才是明了其意。

而在场的博士们,齐司业和烟雨先生,眼底划过了今日的第一分诧异。

白景书所讲的是“名仕”,而非“名士”,也就是说,白景书所论述的是“名臣”的榜样作用。

能想到这一点,他已然胜过了前面的文山鸣和范明成。

文山鸣和范明成亦然心知,此时文山鸣表情有些失落和恍然,而范明成则是暗自闪过一丝嫉妒。

同文山鸣一般,白景书也有引经据典,举例历史上的名臣的榜样作用。

有那治理有方,也有那战功赫赫的,还有断案奇准的,更有为百姓谋实事的……

类型虽各不一致,但白景书比文山鸣高明的一点,则是将自己的思想蕴含其中。

而白景书的思想,或许该说是白家的思想——

忠君爱国。

白景书无论如何举例名臣的榜样风范,最后都会加一句,朝臣士大夫皆会效仿其名臣,对百姓尽责,对圣人尽忠。

也就是说,白景书的立意,说来说去,归根于一点。

围绕着名臣的榜样作用,最大的彰显效果,便是带领世人对圣上尽忠。

以此,表明了白景书以及白家对圣上的忠心。

白景书自知,他所出的言论,不论如何,皆会传到有心人的耳里。

如今白家虽在世家威望极高,在朝里也是势大,可越是这般,他行事越得小心,身处高位,树大招风,背后不知多少人,希望白家垮台,他定然出不得一分差错。

范明成眼界窄,只知讨好烟雨先生,而白景书却必须得为白家考虑,讨好圣上。

甚至于为其讨好圣上,不让圣上对白家起疑,他只论述了“名仕”的榜样作用,传达忠君爱国的思想,而舍弃了“名士”部分的榜样作用。

嘘知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