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143)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范谨:“多半是的。”

孔氏叹道:“这个秦家闺女倒是了不得,能得伯爵府大打出手抢人,必定是顶好的。”

范谨笑笑不语。

孔氏又念叨道:“也不知你什么时候才能讨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儿。”

范谨刻薄道:“阿娘就别想了,咱家穷得叮当响,讨媳妇来吃苦头吗?”

孔氏:“……”

范谨:“这些话我不爱听,等会试过了你再念叨。”

孔氏闭嘴,知道他是个有主意的,一旦定下来就不会改变。

眼见中秋佳节快到了,平时京城里都有宵禁制度,中秋那天晚上则灯火通明,全京城百姓都会上街观花灯看热闹。

朝廷里也有三天假期。

这样盛大的团圆日子,秦家人自然也少不了观花灯赏月。

现在秦大娘就在备做月饼的馅料了。

上一回秦致坤的同僚得了他家包的粽子,老惦记着,这回中秋,自然也少不了要送月饼赠礼。

几个姑娘们纷纷报自己喜欢的口味,杂七杂八的,有枣泥、咸蛋黄、火脮、蜜汁烤肉、鲜肉、芋魁泥、芝麻馅儿等。

秦大娘也爱捣腾吃的,不嫌麻烦,样样满足全家人。

家里人口多,还要送人,她先试做了鲜肉,火脮和芋魁泥口味的。

秦宛如馋嘴,兴致勃勃地帮忙打下手剥熟芋魁。

待第一批鲜肉和火脮馅儿的月饼出炉,整个庖厨都是诱人的饼香。

秦宛如扔掉芋魁就洗手去捞,秦大娘拍她的手道:“先给祖母送两个过去!”

秦宛如拿筷子夹了两个放进白瓷碗里,跑得飞快。

秦大娘被她的举动逗笑了。

秦老夫人在房里,大老远就听到自家孙女儿喊她,咋咋呼呼跟只小黄鹂似的,活泼得叫人欢喜。

秦宛如端着白瓷碗高兴道:“祖母,有月饼吃了,刚出炉的,第一锅,头两个都给你拿来了。”

秦老夫人笑道:“你动作倒挺快,什么馅儿的?”

秦宛如掰开看,热气腾腾的,有些烫手,她一边吹,一边说:“这个是鲜肉的。”

秦老夫人伸手接过,她提醒道:“祖母小心烫。”

秦老夫人拿到手里小小地咬了一口,笑道:“你阿姐的手艺就是不错,好吃。”

秦宛如又掰开另一只,是火脮馅儿,“祖母尝尝这个。”

秦老夫人接过半块,说道:“咱们一人一半,我还等着尝芋魁口的呢。”

秦宛如失笑。

祖孙二人坐在一起吃月饼,两种口味的一人一半。

秦老夫人道:“再过些日子你阿姐就要出嫁了,到时候可不容易吃到她做的东西了。”

秦宛如:“大姐疼我们,一有好吃的,肯定会悄悄给我们送些来。”

祖孙二人说了会儿家常,秦宛如才端着瓷碗出去了。

她到庖厨里跟段珍娘也拿了几个送过去,哪晓得刚端进东厢房,就见家奴来报,说有一妇人来找段珍娘,姓崔。

秦宛如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忙道:“快去请进来!”

里头的段珍娘出来问:“牙人崔大娘来了?”

秦宛如笑道:“来了,这才过几天就上门了,我觉得那凶宅多半有门儿!”

段珍娘也笑了,暗搓搓地点头。

不一会儿崔大娘被请进东厢房,二人相互行礼,她笑眯眯道:“段娘子这儿倒是好找。”

段珍娘命小桃备茶饮。

秦宛如道:“崔大娘尝尝我家大姐做的月饼,刚出锅的。”

她笑得热情,一张圆脸上两个可爱的酒窝,看起来纯真又讨喜,叫人无法抗拒。

婢女端来铜盆供崔大娘净手,崔大娘不动声色打量屋里的摆设和二人的衣着,是户讲究人家。

秦宛如道:“你尝火脮馅儿的,那个比鲜肉好吃。”

崔大娘拿了一个试着咬了一口,饼里馅料足,满口火脮香,她诧异道:“这手艺真了不得,好吃!”

秦宛如咧嘴笑,“我阿姐的手艺是顶好的,不比得月楼那些差。”

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她这般热情,崔大娘还怪不好意思的。

段珍娘端起茶碗道:“今日崔大娘上门来,可是丘家那边来信儿了?”

崔大娘点头,正色道:“那日我去把段娘子开的价给他们说了,他们考虑了几日,回复我说两百贯委实太贱价,要添到两百八十贯才愿意脱手。”

段珍娘轻轻的“哦”了一声,做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崔大娘仔细观察她的面色道:“我见段娘子也是个爽快人,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段珍娘道:“你请讲。”

崔大娘:“若段娘子真有这个诚意,就再添些,两百贯确实价贱了。”

段珍娘垂眸,细细思索了会儿,说道:“两百八十贯也太高了,我顶多再添三十贯,两百三十贯,多的一厘都不会再添。劳烦崔大娘再跑一趟,跟丘家说清楚,话又说回来,我还有些怵那口深井呢,他们难道没填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