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147)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她一身华丽的大袖罗衫,梳着牡丹头,银盘脸雍容大气,周身都保养得极好,精气神儿也不错,看起来像三十多的人。

“老哥哥。”

昭庆娇滴滴地唤了一声,由嬷嬷搀扶着过去。

梁王的视线落到她身上,打趣道:“往日昭庆是最磨蹭的,今儿倒是来得早。”

昭庆朝他行礼,王简则朝她行礼。

昭庆上下打量王简,一双眼睛把他里里外外看了一番,问道:“卫国公怎么没来?”

王简答道:“回大长公主的话,家父染风寒病了,怕把病气过到宫里,故让晚辈来了这趟。”

昭庆轻哼一声,扶了扶发髻上的珠花,调侃道:“那老乌龟,就不怕把你这崽子丢到赵家这群狼堆里拆骨入腹?”

王简:“……”

这话真是一箭双雕。

也在这时,天子来了,众人行君臣礼。

赵章一身常服,跟那群长辈混得不亲,见到王简在场,呼他过去说话。

昭庆的视线一直粘在王简身上。

那小子真真是哪哪都顺眼,明明是行伍出身,偏偏一点武夫的粗莽都没有,身量高挑仪态端方,言行举止秀雅清和,肚腹里还有才华,若是面首,那也是顶级的了。

见她一直盯着王简看,梁王伸手晃了晃。

昭庆回过神儿。

梁王鄙视道:“你这一把年纪了,还惦记人家小郎君,也不害臊。”

昭庆掐了他一把,梁王“哎哟”一声,她啐道:“你一七十二岁的老头子,府里还养着三十岁的娇妾,不是让人家守活寡吗?”

梁王:“……”

昭庆:“老哥哥积点德,走路都带喘了,还说我不害臊。”又道,“年轻漂亮的郎君,谁不爱多看几眼呢?”

梁王斜睨她,“你那点小心思,别以为我不知道,若是叫王太后知道你想打那崽子的主意,看她不摁死你。”

昭庆翻小白眼儿,若不是顾忌王太后和卫国公,那探花郎早就被她弄到手了。

不一会儿端王也携家眷前来,他比瑞王要年轻些,面色苍白,常年泡在药罐子里,是正儿八经的走两步都会喘的那种。

梁王说道:“去看看你那侄儿,听说这些日老毛病又犯了,看他那样子,说不准还熬不过我这老头儿。”

昭庆打了他一下,“你这皇叔老不正经,哪有这般咒侄儿的?”

梁王“哼”了一声,端王由端王妃搀扶着上前来行礼。

之后莫约隔了茶盏功夫,王太后才出场,衣着仍旧跟往日那般素简。

众人纷纷朝她跪礼,她虽是小辈儿,但尊贵,哪怕梁王老儿也得行君臣礼。

当太后还是有点爽的。

人都到齐后,家宴才正式开场。

梁王与昭庆辈分高,坐在最上首,其他亲王依次类推。

王简仗着是天子舅舅,捡了个便宜,比亲王子嗣要稍稍排前一些。

宫里头的酒宴他常吃,歌舞也常看,都是中规中矩的那种,很不得劲。

事实上不止他不得劲,所有人都是如此。

这帮赵家人各为其主,相互间几乎都是虚与委蛇。

昭庆是忍着对面那小子的脸才坐得住的,看着那张小白脸下酒也不错。

不得不承认王家人的长相就是好,王太后生得美艳,她弟也长得扎眼,就连小皇帝也遗传了外祖家的好样貌,比他们赵家人生得俊。

卫国公那老儿虽体型高大相貌端正,但也架不住娶了姚氏那个病美人儿。

当年姚氏的美貌在京城里是公认的,就是身份低了些,仅仅只是刺史之女。

卫国公见色起意,把她取来做填房。

姚氏生了这么一对儿女,走到哪儿都是出类拔尖的。

这点毋庸置疑。

在宫里的家宴冗长又无趣时,另一边的秦家则其乐融融。他们在院子里摆了两大桌,要早些吃饭,然后去花月楼看花灯。

几个姑娘们早就兴致勃勃,秦二娘道:“听说花月楼的花灯是全京城最好看的!”

段珍娘也有几分兴致,“咱们得去早点,找个好一些的位置。”

方氏道:“不急,今晚没有宵禁,多迟都能回来。”

秦致坤提醒她们,“出去了可得看紧些,莫要走散了,街上估计全都是人,安全最重要。”

秦老夫人也道:“是啊,都是女儿家,今晚人多,鱼龙混杂的,若是走散了可不好找。”

秦宛如道:“把四妹五妹看紧就好,我们都是大人了,就算走散了,也知道问路回来,她俩小,走丢了才叫麻烦。”

秦二娘:“今晚的巡防肯定多,若是不知道回来的路,问他们就稳妥。”

几人七嘴八舌议论一番,预先防范万一走散了该如何应付。

一家子都想去看热闹,团圆饭并未吃多久就撤下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