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175)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牵纱用的。”

“???”

“咱们要把白叠子放进这个架子里,自然要在底部牵纱了,这就需要用到棉线,现在没有,我用苎麻线代替。”

段珍娘兴致勃勃地看着她的举动。

秦宛如将苎麻线穿进牵纱篾里进行勾线,她没干过这个,线牵得毫无章法,乱七八糟。

但不管怎么说,最后总算在架子上铺就出一张由苎麻线造就的细密网子。

段珍娘点评道:“你这手艺也差了点,跟喝醉酒的蜘蛛乱爬一样。”

秦宛如:“……”

别说,还真的挺像喝醉酒的蜘蛛爬出来的网。

“现在可以把白叠子放上去了。”

段珍娘随手捧了一把上去,有点多。

秦宛如抠门道:“给我省着点,后面还要做一些东西呢。”

于是段珍娘又捞了些出来。

秦宛如拿起弹弓和弹花锤,“这里头的白叠子需要用它们把它弹蓬松,达到处理羊毛一样的效果。”

段珍娘若有所思,“难怪弹弓要用牛筋,牛筋韧性强,弹锤的幅度也大。”

秦宛如:“我琢磨着,这需要极大的手劲儿和力道。”

段珍娘点头,问道:“弄蓬松之后呢,再拉网?”

秦宛如:“对,再拉一道网。”

她用粗糙的技艺把棉花弄蓬松后,再用“喝醉酒的蜘蛛”手艺铺了一张网到上头,将棉花做成夹心的模样。

段珍娘问:“这样就行了?”

秦宛如:“中间得扎几针固定牢靠一些。”

段珍娘:“我来。”

她拿过针线在乱七八糟的纱网上扎了几针把棉絮固定,因知道织布做衣的工序,又在架子边缘锁边防止取下来松散。

做完这一切流程后,她问:“成了?”

秦宛如:“应该成了。”

于是两人把小褥子从架子上小心翼翼取了下来。

段珍娘的视线落到那个丑陋磨盘上,发出疑问道:“这还有一个东西没用过呢?”

秦宛如后知后觉,“对哦,好像还得压平整?”

段珍娘:“……”

她拿那磨盘把做工极糙的小被褥子压平整,还别说,虽然丑陋了些,但像模像样的,有点被褥的雏形了。

第55章 降龙十八式 只要我不尴尬别人就不会尴……

段珍娘感到很神奇, 拿着它里里外外看,“这就叫棉被?”

秦宛如:“对,外头再套上被罩就可以用了, 冬天可暖和。”

段珍娘赞道:“这话我信, 像羊毛一样的东西, 定然不差。”又问, “它能用多久?”

秦宛如搔了搔头, “应该能用好些年, 时间长了会变得板结, 再重新翻新弹过, 又成新的了。”

段珍娘:“这东西好,保暖又实用。”

秦宛如:“以后家家户户都会有棉被御寒,那些有钱人家陪嫁的被褥是蚕丝,普通人家陪嫁的被褥则是棉被, 每家每户都要有它。”

段珍娘不禁有些小激动,“每家每户都有, 那得挣多少铜板?”

秦宛如也有些小憧憬, “只要把白叠子种得像稻子那么多, 价自然就贱了, 材料来源贱了,东西自然会便宜, 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用得上。

“你想想,整个大燕得有多少户人家, 他们不止会用棉被,还会用棉衣、棉袜、棉鞋……所有棉织品。

“朝廷也会用上它,行军打仗的御寒棉衣, 被褥子,保暖又便宜,谁不喜欢?”

听了这番话,段珍娘越想越亢奋,“可是咱们也种不了这么多白叠子啊。”

“让别人去种就好了,只要能有利益,总有人会去种它的。

“我们可以成立合作的模式,假如这片区域种了白叠子,在质量保障的前提下所有东西都由我们来收,不管丰年灾年皆是平价,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

“也可以成立商社,让更多的商贾加入进来,一起来赚钱,一起来做这份事业。

“咱们还要把棉纺业做得比丝帛的产业还大,印染、纺织、成衣制造……就像你做绸缎一样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产业链。”

段珍娘笑眯了眼,“极好!”

秦宛如摩拳擦掌,“我连作坊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棉匠,只要是从咱们手里出去的东西都会印上‘棉匠’的标识,让人们知道棉匠到底是什么东西。”

段珍娘高兴道:“我再听你说下去我得发梦了。”

秦宛如被这话逗乐了,“你先别忙着发梦,我还要讨教怎么才能把白叠子做成丝线,最好像头发丝那么细的那种。”

段珍娘:“这难不住我,我曾做过羊毛线,这个东西跟羊毛差不多,待我弄来一辆纺车给你试试就知道了。”

两人就纺织话题讨论,仿佛有说不完的东西聊。

之后段珍娘购来一辆手摇纺车,二人先用手工祛除棉籽,再利用针梳一样的工具固定到长椅上,将棉花反复在针齿上梳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