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408)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人们好奇摸它,手感软软的。

秦宛如命人找来一块布搭到上面,让众人体验一下。

有人直接躺到木板上,笑道:“软和!”

也有人坐到上面,还有人跪到上面,都觉得软和,很舒服。

段珍娘高兴道:“看来大伙儿都喜欢这东西。”

一仆人道:“就是太贵了,要不然我给阿娘也备一床御寒,她一定会喜欢!”

秦宛如:“那就再等等,今年我们只是试种,以后会种很多,过不了两三年大伙儿都能用上它。”

“秦小娘子,你可要说话算话!”

“当然算!以后你们还可以穿大棉袄,棉衣棉袜棉鞋,都是用白叠子做的,跟那些贵人一样,他们能用,你们也能用!”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都觉得这东西不可思议。

秦宛如叫彩英把那床被褥子折叠起来,明儿送到贺府给窦氏,让她看看东西做得怎么样。

次日秦宛如亲自走了一趟,窦氏看到成品时只觉得其貌不扬,命人铺到床上躺试才满意道:“软和。”

秦大娘也过来看稀奇,到床上坐了会儿,说道:“这东西好,软软绵绵的,用来做蒲团也不错。”

窦氏:“大体上来说是满意的。”

秦宛如:“这床没有标识,以后我们会在正中央做一个‘棉匠’的标识。”

窦氏点头,“一贯钱买这个,值。”

得到她的赞许,秦宛如很高兴,感觉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待染坊的红线拿到手后,她并不急于把全部弹棉工具都使用上,而是着重把愿意来做事的五位村民指导熟练,教他们怎么布纱网,怎么磨平,怎么把标识做得漂亮。

实际上段珍娘的手艺比她好看多了,对此秦宛如是服气的,她只有动嘴皮子厉害。

第121章 我听你吹 感谢支持晋江正版的小可爱!……

刚开始人们对这项工艺不太熟练, 秦宛如手把手督促。

五人中有的眼睛巧,上手快,有的则要慢不少, 领悟力也要差点。

好在是他们的态度都很认真, 知道做出来的东西是要送到达官显贵府上的, 不敢马虎应付。

数日折腾下来, 有三人已经能独立操作了, 虽然速度慢一点, 但做出来的东西却是极好的。

秦宛如很满意他们的劳动成果, 也尊重他们的劳动价值。

那三人得到她的鼓励, 人也变得自信不少,每回看到她都会称赞她心地良善。

当初大长公主是第一批预定的,她订了六床三斤重的棉被。

待成品出来后,秦宛如把两床叠在一起, 用红色棉线挽成一个花结捆扎,洁白与正红相交, 热烈而温暖。

把第一家要的货送走后, 接着赶做第二家的货。

随着时间的延长, 那五人操作愈发熟练, 已经完全不需要秦宛如在一旁指点了。但做出来的东西是需要她亲自把关检验的,每一床都如此, 并且还会称重,只会稍稍超一些,不会短缺。

这日秦致坤休沐, 同方氏一起过来看情形。

得知他们到来,秦宛如忙去接迎。

两人从棉花地那边过来,棉花已经采摘了大半。

秦宛如大老远朝他们挥手, 秦致坤调侃道:“秦老板忙得很呐!”

秦宛如乐道:“比不上秦寺正操劳!”

方氏笑道:“老小都不正经。”

秦宛如跑上前,这还是她离家最久的一回,兴奋地扑到他们的怀里,秦致坤摸她的头道:“咱们三娘不得了,像个小大人了。”

方氏:“这些日你祖母老念叨,让我们过来看看,不放心你们俩。”

秦宛如挽着她的胳膊,“祖母可还好?”

方氏:“好,就是担心你跟珍娘。”

秦致坤背着手道:“看你们干得热火朝天的,可有遇到难题?”

秦宛如:“有,剥棉籽委实麻烦,需得一朵朵扒拉,虽然是手上活儿,但耗时,也出不了多少东西。”

秦致坤看向她道:“那就送些去家里,人多手快,也能多少剥一些。”

秦宛如点头,“是要送些去,待这里走上正轨了我还得把之前在张家胡同那里商议好的几人叫到平康坊弹制被褥呢。”

方氏好奇问:“这会儿有几人能上手了?”

秦宛如:“五人。”又道,“一床被褥子快一点一天能出了。”

方氏吃惊道:“是挺快的,一天就能出五床了。”

秦宛如:“像六斤重的就要出慢些,不过少,多数都是三斤的。”

一家三口边走边聊,秦宛如还嫌现在的速度太慢,他们必须在入冬前把东西交差到位。

进了庄子,到处都晾晒着棉花,今年运气不错,风调雨顺的没出岔子,算是丰收。

方氏看着那些喜人的洁白,之前光嘴上说没什么兴致,如今看到实物,也不禁道:“这东西好啊,用来填充进衣裳里,冬天又暖又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