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523)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两人正说着,其他村民好奇过来凑热闹,同她们唠了起来,他们问采摘白叠子的时候要不要请人。

秦宛如应道:“最早和收尾不要,中间集中的时候要,一日十文工钱,只要干活麻利,不分男女都要。”

陶二娘打趣道:“那时候正农忙呢,你们得空吗?”

一人应道:“怎么不得空了,家门口就能挣点钱,机会可不容易。”

听到这话,众人皆笑了起来。

秦宛如怂恿道:“明年也来种白叠子啊,种出来了我们直接购,肯定比种庄稼划算。”

于是众人又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第153章 大意了 感谢支持晋江正版的小可爱!!……

待晚些时候太阳快落山了, 一行人才回县城。

段珍娘见她们这个时候才回,问道:“怎么折腾了大半天?”

秦宛如回道:“日头委实毒辣,今年比往年热多了。”

段珍娘摇着团扇, “咱们这儿还是靠河边呢, 京里更热。”顿了顿, “以后挣钱了用冰鉴。”

秦宛如“啧啧”两声, “那可是烧钱的玩意儿。”

段珍娘:“人不就得享受吗, 要不然挣钱做什么呀?”

秦宛如去洗了个澡, 喝了一碗用井水冰镇过的清凉饮子才舒适不少, 彩英提醒她道:“小娘子还是少吃冷的好, 谨防月事肚子疼。”

秦宛如:“我知道。”

段珍娘好奇问:“地里的白叠子如何了,长势好不好?”

秦宛如又拿起一块瓜啃食,“好,现在就已经结了不少棉桃, 应是种子的缘故,我琢磨着估计下月中旬就能采摘了, 要比去年提前。”

段珍娘吃惊道:“提前这么早啊?”

秦宛如点头, “倒也正常, 我们去年续种的那些则要晚些成熟, 分次采摘,应要持续许久的了。”

段珍娘侥幸道:“幸好把西市的商铺定了。”

秦宛如:“走的时候我就让阿娘到平康坊那边收预订的货单, 看有没有人要。”

稍后饭食送了进来,一份滑嫩的白切鸡,一盘清爽的酸辣口凉拌胡瓜, 一份油焖茄子,以及一份黄豆芽凉面。

杂粮粥佐菜,秦宛如能吃满满两大碗。

段珍娘的饮食则比她小不少, 再加上夏日食欲不佳,只用了小半碗粥和少许菜。

“你一年到头就没见胃口差过。”

“噫,吃饱了下个月才能好好干活呢。”

“明天差人给你做炸白鲦。”

秦宛如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旁边的柳婆子笑道:“小娘子能吃是福。”

晚上整个院子里都洒了水蒸发地气,眼见下月就要采摘,这段时期棉田里的生长至关重要,佃农们照看得更加精细,都盼着它们吐絮。

与此同时,京里这边也开始接订货单子了。

西市的商铺一开出来,就引了不少人询问。

铺面不大,却是整个京里独此一家,相当于独门生意。

去年白叠子委实掀起了一股潮流,现在达官贵人们对它的兴趣有所消减,但下面这群人却看到了它的用处。

得知今年比去年降一半的价格后,不少人都过来询问什么时候有货来。

西市鱼龙混杂,不像东市是针对贵人群体,这边什么东西都有,不管哪类消费群体都会在这边淘东西,客流量是非常巨大的。

像普通佃农家庭一年能挣几贯钱就已经算极好的了,这类人是不会用白叠子的,也用不起。

但一些手艺人或商贩,这类人只要年收入能上二三十贯的,都不会吝啬采买被褥。因为它的性价比高,一床可管数年,花几贯钱买来过冬御寒还是愿意的。

如果你觉得品质上乘的白叠子价格还是太高,那可以挑选品质差些的,一斤才一百三十文,缝制棉衣棉裤棉鞋最佳。

至于被褥,三斤的极少有人要,都觉得没有五斤的划算。

窦氏预先做过估算,也知道这东西降价了肯定能畅销,又因为是独门,预订单子定然不少,但绝对没料到能一天到晚都不停有人来询问。

铺子里有被褥样品,也有上乘散装和次品散装的。

人们对那被褥好奇,会轻轻触摸,会躺到上面试一试。

仆人们则会向前来询问的众人讲它的使用,以及寿命年限和各种用处。

一遍又一遍……

平康坊这边则多数都是熟客来问,有时候秦四娘闲着无聊也会过来帮忙记账。

她会写字,会在账本上把某坊某街某人预订几床几斤重的被褥做登记,然后三床以上的平康坊会配送,以下的则自取。

另一人收了全款则要开一份提取的条子给对方,是要盖了章印的棉匠才认账,并再三叮嘱下单人一定要捡好条子,因为送货后会把条子收取回来做账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