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543)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随着货源稳定,先前预定付全款的户主们陆续收到了被褥,赶在入冬前拿到东西御寒。

有些人是先买两床来试用,觉得东西不错又接着再添了几床,平康坊甚至还接到了好几单喜被。

喜被单子数量多,要么一单就是六床,八床,十二床,都是吉利数字。

秦宛如还蛮喜欢接这种单子。

京里穷人多,但家底殷实的也不少,有时候看到街坊邻里在买,看过觉得不错,也跟风买了两床。

一时间,白叠子再次大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里,家庭里,铺床,做棉衣棉裤。

往年成衣铺做御寒的衣物主要填充的是鹅绒蚕丝,这类衣裳价格高昂,今年则主打白叠子填充,卖价低廉不少,成为最走俏的商品。

散装白叠子的零售依旧强劲,目前次品极少,闵县那边主要处理品质上乘的为主,后来窦氏见询问的人多了,便传信叫段珍娘做一些次品的过来。

待平康坊的制作稳定后,秦宛如和方家一众人去闵县。得知他们过来的消息,段珍娘前去接迎。

众人在苏宅落脚。

秦宛如关心这边的情况,问段珍娘道:“地里的白叠子采摘得如何了?”

段珍娘回道:“第二批次已经采摘完三个村,还有两个村的在采。”

秦宛如点头,“各村的数量可要记好了,莫要搞混了。”

段珍娘:“没搞混。”

秦宛如又问:“这边商铺有当地人来买被褥吗?”

段珍娘摆手,“极少,总共就卖了不到三十床,倒是次品的销了近百斤出去,这个价位的接受度高一些。”

秦宛如:“地方到底太小了,也不知道魏州那边好不好脱手。”

段珍娘:“我让阿娘过来唠唠。”

稍后方二娘过来,秦宛如说起魏州那边的情况。

方二娘倒是信心满满,说她去西市商铺看过,购买东西的客人群体跟魏州那群差不多,只要是听到从京里传过去的走俏货,多半好脱手。

她眼光毒辣,秦宛如稍稍放心了些,方二娘又道:“到时候我先跟货船带八十床过去,散装的也备些走,试一试就知道了。”

秦宛如:“八十床会不会太多了?”

方二娘摆手,“不会多,且还要提价,每床添三十文货运。”

秦宛如看向段珍娘,段珍娘摆手,“你别瞧我,阿娘比我们有经验,她眼光毒,多半错不了。”

方二娘问:“明年你们只种这么多,打算把当地农户带动起来,这法子管用吗?”

秦宛如:“管用,明年我打算跟京里的纺织作坊合作,尝试做棉布,我们提供原料,他们加工成线团再做纺织,售价在麻布和绸缎之间,可供人们裁衣制裤。”

听到这个打算,方二娘道:“极好,这样消耗起来数量更大,路子也走得更宽。”

秦宛如继续道:“今年京城这边算是打开了通道,被褥和散装的到底有局限,若制成布匹,像闵县这些地方都能流通,几百文一匹布,家家户户都容易接受,更容易打开市场。”

方二娘:“把纺织的路子打通了才是正事,那个可以靠数量制胜,薄利多销。”

三人就明年的计划讨论了一番。

待这茬忙过,秦宛如就要跟村民们商议加入合作社的事,明年再找纺织作坊也不迟。

方二娘顾着魏州那边的生意,也未在闵县耽搁多久,秦宛如按她的要求备货走水路发过去。

人们在码头边道别。

待商船离开后,方家人去附近的龙门村看地里剩下的白叠子。

这边村里的要成熟得快些,两批采摘后,地里的白叠子还剩三成未熟。

众人在田埂上看那些吐絮不久的白叠子,方老夫人赞道:“这东西挺好的,实用。”

秦宛如摘了一朵给她瞧,说道:“一床被褥能管十年以上,若是用板结了,再弹制蓬松就能重复利用。”

方大郎好奇问:“三娘怎么想着种这种见都没见过的东西?”

秦宛如忽悠道:“是织女娘娘黄道婆告诉我的,她托梦与我,教我怎么做它。”

方二郎问:“就是供奉在前厅的那画像?”

秦宛如点头,“对。”又道,“我承了她的衣钵,种白叠子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它,以后不管是衣物还是被褥,必要让它走进千家万户。”

方老爷子捋胡子道:“这倒是极好的,往后种多了,再便宜些,便能所有人都可用了。”

秦宛如歪着头问:“外祖以为,我这门生意跟你的比起来又如何?”

方老爷子服气道:“厉害。”

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方大郎打趣道:“要让爹服气可不容易。”

方老爷子道:“这两年你们家的变化委实吓人,自从进了京,一年比一年不得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