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584)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窦氏搁下参汤,“什么时候来寻的?”

家奴:“今日下午。”

窦氏沉吟半晌,方道:“明日上午差人走一趟,我见一见。”

第二日刘姓商贾去了一趟贺府,他人高马大,莫约四十多的年纪,穿得极其体面,一张国字脸,说话带着地方口音。

窦氏同他见了一面。

刘斌向她行了一礼,还拿着那块棉布,说是来寻求合作的。

窦氏觉得好奇,问道:“你是做绸缎生意的,跟咱们棉匠是两路人,怎么想着上门来了?”

刘斌回道:“不瞒伯爵夫人,去年刘某进京来时就看过白叠子这东西,被褥御寒极好,它跟蚕茧也有相似之处,当时刘某就想着,用白叠子纺织成布应是不错的,也是巧了,今年就看到了。”

窦氏:“我听说你那绸缎是卖给有家底的富贵人家,但棉匠的棉布则是卖给底下的平民百姓,二者并不相融,你找上门来谈何合作?”

刘斌忙道:“刘某在阳州有数百人的纺织作坊,在当地有一定的根基,若把白叠子引到阳州,必定又是一门新的产业。”顿了顿,“我见坊间对白叠子接受良好,觉着这事儿靠谱,若能将其引进到阳州,像绸缎那样做成一个产业,辐射到周边的曲州,曾州等地,反响应也不错。”

听到这话,窦氏便明白这家伙是有所考量的。

“我们棉匠有三人合伙,我只占了三成,得掌舵人说了才算数。”

刘斌道:“这次刘某是带着诚意而来,若有幸入伙,可提供当地作坊,曲州曾州商铺和人脉等,当然,钱银也没问题。”

窦氏点头,“先让我考虑考虑,若是有意,会差人寻你。”

刘斌连声应好。

接下来二人又提起阳州那边的气候,因为白叠子喜温,如果当地气候偏冷,就不适宜它生长。

刘斌一一应答,他并不了解白叠子,不清楚它的种植,事实上整个大燕都没多少人种过它。

这是他头回接触,就觉得这东西很有潜力,不论是被褥还是棉布,针对的消耗群体是巨大的。

毕竟丝绸仅仅只是有钱人家才能用得起的,但白叠子就不一样了,普通家庭都能用,并且比麻布好,也贵不了多少,几乎是家家户户首选。

这玩意儿的实用性令刘斌意外,能把贵族花园里种植的东西挪到庄稼地里供大众消费,这思路也够绝。

双方一番交流,刘斌详细说了自己在阳州那边的情况,他拥有完善成熟的纺织作坊,稳定的物流运送。

如果棉匠过去,直接就可以利用他提供的资源进行扩张,把周边市场彻底侵占。

这对窦氏来说非常有诱惑力,毕竟京城只有那么大块地方,售卖得差不多后市场就会饱和。如果把阳州那片区域侵占,几个州的销售利益巨大无比。

她们原本的计划就是要让棉匠走进千家万户,把整个大燕覆盖,窦氏觉得可以考虑商谈合作。

于是第二天她亲自去了一趟闵县,同秦宛如和段珍娘说起刘斌寻求合作的事情。

对方能提供的资源条件确实让人眼馋,不过最要紧的还是当地气候适不适合白叠子生长。

窦氏道:“气候应是没问题的,具体情形还得去当地看过才清楚。”

段珍娘单手托腮,“如果刘斌在阳州的情况属实,那他的条件确实挺不错,有现成的纺织作坊,周边州县的货运也完善,且还能提供钱银入场。”

秦宛如:“条件是挺好,就是不知道人怎么样,做生意讲究和气,若是处处算计,吃不得半点亏,这样的合伙人不要也罢。”

窦氏客观道:“也得接触了才知道。”停顿片刻,“现在同你们说起这茬,是问问你俩的意思。”

段珍娘:“我是没有异议的。”

秦宛如:“我也没有异议,反正迟早都要把其他州县开出来,只要不龟毛磨叽,商谈好利益分配就行。”

窦氏:“如何让利?”

秦宛如:“得看他出多少钱银砸进来了,反正目前咱们已经把运作模式都摸得差不多了,去了一个新的地方直接仿照重复就行,也不麻烦。”

窦氏点头,“你俩若是没有异议,那什么时候我把他带到闵县来,咱们好好说说这事。”

秦宛如应声好。

同她们商定后,没隔几日窦氏就把刘斌带到闵县这边来,令他诧异的是棉匠的掌舵人竟然是未出阁的官家娘子。

刘斌一时半信半疑。

窦氏笑道:“你可莫要小瞧了这女娃,棉匠从头到尾都是她策划出来的。”

听到这话,刘斌不由得肃然起敬。

三人带他去看作坊里的运作,瞧见轧棉机,刘斌很是好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