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造反的未婚夫(170)

第61章

按照古时送嫁的礼,被送嫁的女子到了外地,须得借居在五服内的同姓亲戚家。

倘若外地没有同姓亲戚的,则租一独门独户的院子,独身住上小两月,才好办正经的婚宴。

只是虽礼最先是这样定的,可朝朝代代的,今时早就不同往日了,乱世里规矩最难守,到如今,已经少有人还照着古礼行婚宴。

宜臻当然也不。

随着父亲和几个叔伯外派的外派,罢官的罢官,宜臻在京城早就难寻五服内的亲戚了。

因为祝家祖籍并不在京城,而是在鲁地,当;;年不过是因为祝老太爷做了京官,他这一脉才往北迁的。

是以她与表妹戚夏云通了信后,便决定暂且先借居在京兆少尹府上。

好歹也算是循了旧礼中的“成婚前须得隔居两月不相见。”

只是这样有好也有不好。

毕竟当麻烦与噩运没落在自己头上时,那些深宅大院里闲的发慌的媳妇子们,有的是嘴去说三道四。

更何况她们说道的对象,在她们瞧来,完全是烧足了香拜足了佛,又行了大运,才能嫁于卫珩的。

这位在京城婚嫁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少年权臣,相貌英俊,高官厚禄,颇受圣眷,还极为洁身自好,到如今这年岁,身边连个通房都未有,谁家太太姑娘能不喜爱。

偏偏,便宜了祝宜臻这么个家道中落的外地小官之女。

谁家太太姑娘能甘愿?

可宜臻是什么人。

这些年从京城辗转黎州,经历了被血亲迫害,父亲遭遇贬斥,几房伯伯全部被罢官,一桩桩一件件糟心事儿接踵而至,她早就能对这世上的波折起伏波澜不惊了。

此番再回旧地,少女心里怀着的事儿太多太杂,高门深宅内的那些刻薄流言,任凭在耳畔转了多少回,都无法让她动容分毫。

更何况她未婚夫还是卫珩,平日里最恣肆傲慢不过,眼高于顶,胆大包天,甚至敢在她面前坦坦荡荡谈造反如何如何。

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乱臣贼子。

在卫珩的教唆下,当年乖巧懵懂的小崽子越长越歪,面上瞧着和和气气,骨子里却最叛逆不过。

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遮遮掩掩的碎语,不管是出自邢府内的丫鬟婆子之口,还是来自外头夏日宴里的热闹,宜臻都压根儿不屑去深究。

且旁的不说,就说这段时日,她在邢府里深居简出,推拒了所有送上门的帖子,邢府外头的人,也没机会到她面前嚼舌根惹怒她。

而邢府府内的人,怕是连讨好还来不及,有哪个敢在她面前嘴碎的?

戚夏云是重生过一回的人,前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再加上对未知的懵懂把握,她心底里总觉得,臻表姐一定会来京城。

是以在往黎州去信后,她就自己估摸着时日,寻了个机会和姑丈商量了,说日后她表姐要往京城来,能否借居在刑家一段时日。

京兆少尹邢温书极慎重地琢磨了这事儿。

祝宜臻这个姑娘,可不仅仅是夏云的表姐这么简单。

她还是卫珩的未婚妻。

听说她和卫珩婚约是还在的。

但祝府早已败落的不能更败落了,如今这副模样,哪还能看见祝老太爷在时的半分鼎盛。

而当年的寒门之子卫珩,如今却是圣眷正浓的天子近臣,随意出入宫闱,和天子谈笑自若,连右相都要避其锋芒。

更何况他一个小小的京兆少尹。

那么邢温书就必须琢磨清楚,对于这位自小订下的未婚妻,卫珩究竟是乐意娶,还是不乐意娶。

倘若卫珩对祝姑娘情深义重,心里头是愿意娶的,那邢家递出这根橄榄枝,就是百赚不赔的生意。

既得了个好名声,又博得了卫珩的好感。

但倘若卫珩只是碍于长辈之命,实际上并不愿遵循这门娃娃亲。

那么他就是在老虎头上拔毛,惹怒了卫珩,对方一迁怒,能给他好果子吃?

卫珩。

在京城官场内,是出了门的阴晴不定,性情难测。

琢磨来琢磨去,邢温书最终还是决定:恶向胆边生,富贵险中求。

他应下了内侄女儿的这个请求。

——他赌对了。

也许是早就料到送嫁一事会在京城里引起许多流言蜚语,卫珩直接向圣上请了旨赐婚。

圣上最是宠爱他不过,他回京当日,赐婚的旨意就下来了,还特封了宜臻为常宁县主。

宣旨太监捧着圣旨到邢府宣读之时,整个内宅后院都惊住了。

也不知是未料到卫珩居然如此看重这个未婚妻,还是惊于圣上对他的崇信与纵容。

如今卫府正在修缮,据说整个正院都大刀阔斧地动过了,看得出来是极重视这场大婚的。

阿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