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攻他是山大王(15)

作者:一只山鱼 阅读记录

更何况,丞相心思也是野的。

徐继一党被清除,这是早晚的事,只是圣上现在不动他,他便在这尚书位置上混着,说不定能混到告老还乡之时。

想到那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肃州,辛峰心下一凛,咬牙开口:

“圣上,老臣听闻,燕公子在前往江南祭祖途中,被土匪所害,老臣以为圣上应派兵剿匪,既是告慰燕公子在天之灵,更是护佑一方百姓。”

庆帝的脸几乎立刻沉了下去:“辛尚书,朕并未接到文若遇害的消息,你是什么居心,诅咒先太傅独子,诅咒朕的义弟!”

辛峰出了一身冷汗,正巧这时有小太监进来添茶,带进了一阵冷风,刺骨冰凉。

他腿一软,立刻跪倒在地:“圣上明鉴,臣也是听说的。”

庆帝冷笑一声,“听说?道听途说的消息也敢拿到朕面前?只怕听说是假,盼着文若遇害是真!”

一甩袖子,“念你是老臣,只罚三个月俸禄,还不滚下去!”

张升忠赶紧上前请走了户部尚书,又给庆帝倒了茶。

庆帝坐在龙椅上,却没了刚才怒火中烧的模样,反而一派平静:“张升忠,你说这老头闹这么一出,是为了什么?”

张升忠弓着身子:“这朝中的事奴才哪知道,兴许是年纪大了脑袋糊涂,听风就是雨的。”

庆帝一巴掌胡在了张升忠的大帽檐上,笑骂:“朕要你何用?”

张升忠连叫委屈:“奴才只知道伺候皇上,知道皇上什么时候要喝水,什么时候要休息就好,旁的知道那么多做什么?”

庆帝闭着眼,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龙椅扶手:“文若那边传信过来了吗?”

“来了。”张升忠从袖中掏出密函,“今早影卫刚刚送来。”

密函中简单提了绛玉山的事,燕书承还派了人去查盛阳酒楼,又说觉得登革山大当家的武艺高强,人也聪明,可招安。

庆帝又问:“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张升忠:“没有。”

庆帝哼了声:“这小子也不知道在肃州干什么,乐不思蜀的,朕还能缺一个土匪兵不成?”

张升忠陪笑:“小公子是为圣上分忧呢。”

也不知道他是信还是不信,只吩咐张升忠写密函给燕书承:“绛玉山的事朕知道了,会派人去查丞相的私兵和武器库,不出意外,京都这边年前能平定下来。朕到时候派兵去接他,让他准备着!”

张升忠心下一惊,圣上这是怀疑丞相开私矿谋反?

立刻眼观鼻鼻观将密函封好,交递给值班的影卫。

等出了乾元殿的门,张升忠这才发现自己后背已经湿透了,徒弟小明子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一出门就忍不住问:“圣上这是什么意思?要是丞相没开私矿,不就冤枉了丞相?”

张升忠立马给了他一巴掌,低声呵斥:“闭嘴!”

左右瞧瞧没人,又压着小明子走远了些:“就你聪明能听出私矿的事?在宫里想要活命,最重要的就是嘴严!师傅没教过你?”

见小明子低着脑袋一副蔫哒哒的样子,想到这孩子从小没了爹娘,又叹了口气,仔细教导:“记着师父说的,这宫里,这整个天下,都是圣上说了算,咱们做奴才的,留下伺候主子的心就行,剩下的,什么都别往心里去。”

“圣上说他开私矿,那就是开了,明白没?”

“这天啊,又要变了。”

张大彪送了燕书承一把羽扇。

扇柄是用肃州特产的墨竹所制,张大彪亲自去砍的,又将竹刺尽数剔除平整,触感细腻有光泽。扇柄用蚕丝搓成线,打了繁复好看的绳结。

扇羽选的是真正的鹅羽,洁白如雪,只在尖上,带着点野性的灰色,丝绳将它们一圈圈细密地箍在一起。

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甚至搓成的丝绳都带着清淡的香气。

很用心。燕书承心想,下意识地用羽扇遮住了轻笑的唇。

“怎么突然想着给我做扇子?”

张大彪:“怎么说是突然,我老早就想给你做了,你之前的扇子坏了不是觉得别扭?酒楼那个做的又粗糙,毛刺都没剃干净。”

冬天天气干燥,燕书承手又嫩,在第二次被扇柄上的毛刺戳到后,就弃之不用了。

“就是一直不太成功,最近江阿婆没这么忙了,我才去请教他们怎么箍。”

燕书承心下感动,眼中聚起一层水雾,亮晶晶地美好不似人间,张大彪几乎看呆了,诺诺不敢言,许久才挠了挠脑袋。

“我送先生羽扇,先生是不是该投桃报李?”

这些日子,学问倒是有些长进了,燕书承笑意更深了,将扇子小心翼翼放回桌上,端坐:

“你想要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