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攻他是山大王(39)

作者:一只山鱼 阅读记录

还不忘了强调一开始定下的时间,看来怨气不小。张升忠应了:“这是自然,奴才一定原话转达给圣上。”

闻绍临一边翻看他的策论,手里拿着朱笔批改,一边听张升忠禀告,闻言笑着开口:“看来是生气了。”

张升忠琢磨着:“小公子年纪小,还是孩子脾气呢,陛下也是关心小公子。”

闻绍临摇摇头:“也不知道太傅那么端方的人,怎么生出文若这么个小子,经义不看,五书不读,心眼子多,还爱挥着扇子装可怜,可朕还真就吃他这套!行了,把前两天宪和公主送来镇纸拿出来,给他送去。”

张升忠一边应了,一边在心中暗暗嘀咕,圣上也真是的,自己罚完还得自己哄,还赔出一个镇纸去。

这镇纸还是先帝的小女儿,圣上亲妹宪和公主送来的,羊脂白玉的貔貅,玉色温润,触手生温,水头很足,雕工也极其精湛,将貔貅刻得栩栩如生,前些日子大皇子来时看上了,向皇上讨要,皇上都没舍得给,现在却给了小公子。

他是个太监,七八岁就入宫了,老家也没什么亲人,这辈子也没有自己的孩子,对皇上这种放着自家亲生儿子不管,对别人的儿子悉心照顾的做法十分不理解。

这别家的孩子再好,难不成有自家儿子好?

只是他在宫里这么些年,唯一理解并深刻记住的,便是好好伺候主子,不要乱说话,所以立刻叫了几个小太监,将貔貅镇纸装好,又往裕和宫去了。

那边燕书承写完了文章,正在用晚膳,御膳房送来一道春韭炒鸡蛋,配了枸杞,鲜嫩得很,他就不由自主想到了在台山县时,他与张庭深吃的那道。

外面酒楼的饭菜肯定不如宫里精致,还要注意着圣母教的动静,称不上放松,但两人在一起却十分开心愉悦,没有奴才在旁边盯着,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

又想到张庭深现在在西山大营,也不知道适应不适应,里面有不少世家公子哥,说不准会为难他。

他有心关照一下张庭深的近况,却无力,他现在身边皆是影卫,虽然能随便调遣,圣上那也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他不敢往外送信。

之前影四他们没回来,自己派个小太监就行,现在却没有理由不用更加方便的影卫而是太监了。

他长叹一口气,伸手撸着扇子毛,有些蔫蔫地思考,他过两日生辰,生辰宴虽然已经定了是在宫里办,但他也可以借此机会,回燕府去瞧瞧,圣上是不会拒绝的。

到时候若有机会,就约张庭深出来,若是没机会,看看能不能派人去送个信。

这么想着,很快到了腊月十六,他的生辰。

宫里规矩,正经主子只有皇上、太后、皇后和太子,也只有这四位能在宫中大摆生辰宴,燕书承甚至不是皇族,更不可能大办。

只是由皇后安排在涟水庭院摆了两桌酒席罢了,今天燕书承不用去上学,被王鲁伺候着换衣服,然后去向皇上请安。

今日沐休,闻绍临正在看折子,嘱咐了几句,吩咐内侍拿出一个黑檀木的盒子,张升忠打开给他看,是一对温润的玉佩,好玉常见,一对却不常有。

闻绍临扶着掌:”这是送你地生辰礼,你也十九了,到了议亲的时候,朕已经让皇后帮你挑着点,等你娶了媳妇,就可以和她一人佩戴一枚。”

庆国风俗,男子二十加冠可做官议亲,许多人家都是在孩子十九岁时,就张罗着了。

拉着燕书承过来端详一番,感叹道:“这么大了啊,第一次见你,你还一小点,非要爬到桌子上玩镇纸,被太傅呵斥还要掉金豆豆,一眨眼,竟也要议亲了。”

燕书承眼睛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他想说,他不想娶媳妇,不想和一个之前就没见过的女孩子过一辈子,但他不敢说。

圣上素来看重礼教,不可能允许他去搞龙阳的,若是说了,龙颜大怒,所有和他关系亲近的男人,都免不了被查。

而且,这么些年,他和圣上可以称得上一句相依为命,他也不想伤他的心。

一时间,竟有些进退两难的绝望。

闻绍临看他眼睛红通通,只觉得还是小时候的样子,拍拍肩膀:“好了,今天可是个好日子,不许哭了,皇后在涟水庭院摆了酒,咱爷俩一起过去。”

燕书承点了点头,将盒子递给王鲁收起来,扶着闻绍临前往庭院。

庭院虽然只摆了两桌,坐不下几个人,却称得上聚集了整座皇宫最尊贵的人。

皇帝和皇后,大皇子和二皇子,还有大皇子之母惠德妃,以及还有其他几位妃嫔,状似亲亲热热的坐在一起,哪怕不能留下用膳,却还是跑了一趟来祝他生辰快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