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文有赏(119)

作者:吕不伪 阅读记录

李景修越说越激动,他这一番慷慨陈词的声音在这安静的大殿中回响着。甚至,荀旖都能看到李景修逐渐发红的脖子。

后来,荀旖才知道,原来就在这宫宴中间,李沔收到了一本名册,上面记载的皆是一些词曲的作者,多是淮南文士,而这些文人雅士恰好和李景修多有往来。李沔盛怒之下,便责问了李景修,还要如同许多年前一般,将这些文士定罪问斩。

李景修哪里肯呢?他当即跪下恳求李沔,可他还没说几句话,便遭到了李沔的喝斥。

“混账东西!”李沔大怒,抓起酒樽便向李景修狠狠扔去。酒樽摔在李景修额角,刮破了他皮肤,当即便渗出血来。可李景修却岿然不动,他跪在那里,挡也不挡,动也不动,任由着血顺着他面颊流下。

可李沔在看到这般模样的李景修时,却情不自禁地向后挪了一下。荀旖远远瞧着他眼神,竟好似从他目光里看出了些许惊恐的意味来。那惊恐转瞬即逝,却还是逃不过荀旖的眼睛。随即,荀旖便明白过来,李沔是想起了姜皇后。

“逆子!逆子!”李沔大骂着,又狠狠拍着案桌,吼着:“来人啊!将五皇子李景修,拖出去!打入天牢!拖出去!”

整个大殿都是他疯狂的嘶吼之声。嘶吼之声回荡着,又很快归于平静。李景修被侍卫拖走,却不发一言。李沔气得面红耳赤,起身便走,离开了这夜宴。在这平静之中,荀旖似乎听见李琳琅对着李沔的背影急切地唤了一句“父皇。”

荀旖忙看向李琳琅……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了。以至于很久以后,当荀旖回想起这个普通的夜晚时,最先想起的总是李琳琅那惨白的面容和满是震惊的眼神。

荀旖看着她那眼神,猛然忆起:今年,是元崇三年。

于是,荀旖忽然明白了。那是,恐惧。

第68章 谋逆之语

荀旖从没见过李琳琅如此六神无主的慌乱模样,她想安慰她,可所有的言语都是如此苍白。她知道,谋逆之罪,乃是死罪。而如今,李景修正被扣上了这顶帽子。

昨夜,李景修因淮南文士一事被李沔迁怒下狱,今天一早,宫里又传出了抄检楚王府的命令。李琳琅还没来得及帮李景修周旋,官兵便冲进了楚王府。

“如何了?”见素霜来,李琳琅忙奔上前去,问着。已是午后了,想来楚王府已经抄检完毕了。

“楚王殿下曾与外边的文人诗词唱和,有些流传了出去,被抓住了把柄,”素霜说,“听说,楚王府里也抄检出了类似的文字,还有不少来往的书信,其间也似有谋逆之语。”

“什么?”李琳琅心中一紧,“似有谋逆之语?”

“是的,”素霜重复着,“似有。”

文字狱,又是文字狱,早些年不知多少官员士子都被文字狱牵连,长安城中血流成河。甚至,姜皇后都是因为在文字狱一事上劝谏不成,以死明志。她死后,整个姜家也覆灭了,文字狱牵连的人便越来越广,到最后,敢发声的人都死绝了。李沔终于收获了他想要的朝堂,一个安静的朝堂,几乎没有一丝反对的意见,安静的可怕。

如今,轮到李景修了……

若只是为了求情顶撞了李沔便罢了,李景修从前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可如今,李景修自己都被查出了让李沔疑心的文字……

李琳琅早已乱了心神,却还不停地思索着:“景修哥哥是皇子,仅凭几封书信便说他有谋逆之罪,本身就很值得商榷。一定还有余地,一定还有……”她急急地说着,拳头攥了又攥,却只是想不出一个对策。

直接去求情定然是不妥的,杨皇后一向明哲保身也不会帮忙,丞相王栻更是个胆小怕事的缩头乌龟!若只是平常小事,丞相或许还能帮忙说情,可如今“谋逆”二字已然扣上,虽只是“似有”,可丞相王栻怎么可能为李景修说情呢?更不能让李琳琅安排在朝堂里的那些臣子去求情,李沔若是发起疯来,他们怎么逃得掉?更何况,若是李沔已铁了心地要惩治李景修,那不管谁去说情都没有用了。

李琳琅如今是束手无策了。她甚至想不到,还有谁能帮李景修。

“还有……办法吗?”荀旖无力地问着。

李琳琅摇了摇头,失神说道:“刚抄检完,便说其中有谋逆之语,丝毫不加掩饰。若是其他也就罢了,‘谋逆’二字一出,谁还敢求情?”她说着,呆呆坐了下来,又抬眼看向荀旖,眼中满是无助。

“文字狱审判的不是写文字的人,而是看文字的人,”素霜看向荀旖,冷冷说道,“写字的人心中未必是那般想法,可看文字的人心中一定有鬼。因此,想洗刷此等罪名,难上加难。是陛下自己心中有鬼,我们又要如何才能打消他的疑心呢?”

荀旖听了,愣了愣,刚要再说话,却见李琳琅猛然站起,又走到书桌前,拿起了笔来。“琳琅?”荀旖不知她要做什么,忙唤了一声。

“请人帮忙,”李琳琅一边写,一边说,“总要试一试的。丞相,还有朝中其他老谋深算的大臣……或许只有这些人能帮到景修哥哥。”

“不可,”荀旖却忙叫了一声,忙走到了书桌前,问着,“你写信给他们,若他们急于撇清关系,反而把你供了出去,你又该如何?”

李琳琅却执意要写:“放心,我有分寸。”她说着,将写好的信挪了一下,给荀旖看。荀旖低头看去,只见上面只有四个字:丞相安好?

“他能明白我的意思。”李琳琅说着,又开始急急地写下一封。

素霜见李琳琅这病急乱投医的模样,不禁摇了摇头,又上前一步,说道:“殿下,没用的,他们不会帮忙的。事情发生这么久了,也有些胆子大的拐弯抹角求过情,可皇帝并没有理会,这些人也没有出手。他们不会冒险的。”

“总要一试。”李琳琅却十分执拗,执笔在纸上写个不停。

“殿下,”素霜的语气更严肃了几分,“你我都明白,若要保住楚王的性命,需得从皇帝那里下手。若陛下不愿放他,便只有劫狱一条路。朝中大臣,指望不上的。他们越是求情,皇帝便越是疑虑,就如同几年前那样,牵连的人越来越多。殿下,难道你忘记了姜皇后吗?她究竟是为何绝望自尽,不就是因为看透了此事上的无能为力吗?”

李琳琅听她提起姜皇后,手中的笔一顿,浑身的力也泄了。她无力地松开了笔,那笔便“啪”的一声掉在了宣纸上,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墨迹。“是啊,”李琳琅苦笑,“姜皇后都没有办法,她那样坚强,却也被此事折磨得心灰意冷……”

“殿下,恕我直言,”素霜十分冷静地说着,“皇帝直言楚王谋逆,便是没想让他活着。当下,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李琳琅重复着,又摇了摇头,“难道一点生机都没有了吗?”

素霜想了想,难得地开始安慰人。“但殿下也不必太过忧心,楚王毕竟是皇帝如今唯一的嫡子,朝野上下有不少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可素霜说到此处,却也说不下去了。这听起来,只是更像另一个要处死李景修的理由。

“可是我不明白,”荀旖开了口,疑惑地问着,“楚王喜欢和文士往来,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怎么偏偏忽然就将和他往来密切的文士给查了?皇帝早就因曾经的事对楚王心生厌恶,又痛恨他的直言不讳,忌惮他在朝中的声名,可从前皇帝也只是不停地给楚王安排吃力不讨好的活来折腾他,至多杖刑再禁足,怎么这次,竟要痛下杀手,一点转寰的余地都不给他留?”

荀旖说着,疑惑地看着两人。李琳琅忙问素霜:“近日来宫里可有什么可疑之处吗?还有朝中大臣,他们可有形迹可疑的吗?”

上一篇:无我 下一篇:载酒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