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月光的折腰(11)

作者:墨兰疏影 阅读记录

“哀家当年在湖阳面前跪得少吗?”顾太后微抬眸。

“那你跟她有什么区别?她不把下人当人看,说把您送人就把您送人,您现在也要跟她比一比谁更不把下人当人看?”荣宪说,“您那时是妾,是,父亲喜欢您,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您从南朝带到卫,就凭这点,难道你还想在公主面前摆正妻的架子吗?”

她永远都弄不懂为什么会有女人觉得男人喜欢就是所有问题的最终解。

所谓的喜欢,所谓的承诺,算什么?

有的男人是能因为所谓喜爱力排众议册人为后,但那本来就是应该的,要一个男人真心喜欢一个女人,让人家当妾,这还叫人吗?

这不叫畜生么。

结果应该应份的事情叫一代佳话。

扯淡。

七情六欲不过都是虚妄。

她有时候也真的是拿她的生母没办法。

“你是在训我吗?”顾太后把折子往桌上一丢。

荣宪眼都不抬,“不敢。”

“你当着南朝公主面下我面子不是胆子很大吗?”顾太后措辞不善,但语气十分和蔼,仿佛拉家常。

“你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堂堂北朝太后是南朝人,被家中嫡姐主母因区区一千金的价卖入宁州暗市,一夜五百两白银,几番辗转人手,飘零至江北,你现在就去杀了玉箫,我不拦着你。不管过去的事情多么难堪,它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更何况父母造的孽,跟孩子有什么关系?”

荣宪站起身,“我走了,我还有事情要跟内阁商议,有个结果后给您承过来过目,”她走到帘侧,“太后娘娘,您记住,您现在姓顾,是顾少傅的侄女,而那个歌姬陈萱在生我的时候就难产死了。”

顾太后突然说,“我知道,但是我恨。”她眼睛微红,“我是真的恨。”

“我知道你恨。”荣宪说,她扫了一眼跪在帘外的宫女,压低声音道,“我对你发誓,若我有生之年能马踏江南,你想杀谁,我就诛谁的三族。玉箫可以死,但不是现在,也不能被你赐死,更不能死在你手里,现在您就别闹了,行吗?”

乌衣巷不容易动,若是能通过怀柔同化解决,南朝皇帝早就下手了,东汉的皇帝也早就通过种种手段解决了各地豪强,何至沦落到日日仰世家鼻息。

北朝世家已经很不可一世。虽然皇帝走马灯似的换,但若公主出降,哪怕无数顶绿帽在头,也是家主尚公主,嫡枝长女为元后发妻,所谓荣萧之家,仅免刑灾。

但南朝世家势力之大,已经到长子不尚公主,旁支次女方为后的地步。

唯一之计,杀。

南朝崇孝道,日日夜夜强调遵从父母之命,要孝敬父母。

不过是不敢谈忠。

虽在一方一家中有皇帝之实,但终究不过是区区数代太守而已,无法用忠这个字而已,才把孝这个字抬出来装装门面。

也正是孝这个字,是她日后的能堵南方士子的突破点。

“你也不过就是说说。”顾太后幽幽道。

“对荣宓客气一点,少摆太后谱。说到底,死了的不算,但有些事我知,你知,湖阳知,她知。”荣宪说。“辽东卫当年十五万军队对半分,给她陪嫁了七万五,尽是精锐。而且,她跟萧珂闹腾归闹腾,姓萧的当年手里只有八千人就有胆子杀他伯父和表兄,要真的不喜欢她就绝对不可能娶她。”

“知道了。有空多陪陪你弟弟。”顾太后叹道,她复拿起笔。

荣宪一晒,应了声走了,出了长乐宫门还是摇了摇头,从侍卫手中接过剑,悬于腰间,策马出宫。

“二娘子说要摆百花宴。”刚回府,霜降就迎过来,丢来一个晴天霹雳。

“她怎么天天请客?”荣宪头大。“让她去湖阳公主府摆,我前头衙门还有正事要议,也不能为了她今天找手帕交喝杯茶,明天找几个贵女争奇斗艳,整个枢密院不转了吧。”

荣宜要是只请几个世家太太那自然什么问题都没有。

问题是:世家太太会带着自己没说亲的儿女。

瞬间叽叽喳喳就是个相亲大会!

北朝风气松,对女孩子管的不严,但公然对男孩子评头论足甚至求一夜之欢的场合太少,基本上都发生在这种公主、郡主或县主出品的百花宴上。

#

翌日,霜降将荣宪拒绝在国公府里摆百花宴的消息告诉荣宜。

荣宜哼了一声。

“那我就去找我娘。”我又不是没地方摆宴。

荣宜下午就去找了湖阳,湖阳整日里没什么事干,一听要摆百花宴,十分激动,马上安排起来,国孝三个月终于过了,她太久在家呆着无所事事。

不过三五天,一应俱全。

荣宪眼不见心不烦,还给送了几盆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绿朝云。

荣宜喜欢这种场合,尤其是那些漂亮小姐妹水灵灵的,都在努力讨她欢心,事先打听好她的喜好,说话时也只挑她喜欢的说。

看罢牡丹,便有贵女提议比拼才艺。

不用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演给对面桃树林里男孩子看的。

未婚配的男女只是隔了一道园子里的溪流和一排低矮的桃树。

“你们想演就演吧。”荣宜说,她跟湖阳坐在一起,此时午后,凉风习习,两人举着桃花酿,看着漂亮孩子呼朋唤友,一派花团锦簇都很开心。

没过多久,旁边人影一闪,萧凌穿着浅蓝色蒙古袍,凑了过来,“来来来,给我个地方。”

萧凌是萧珂四叔家的女儿,蒙名殊兰,性格挺活泼讨喜的,荣宜和湖阳也很喜欢她。

萧凌形容俏丽,肤白高鼻梁五官深邃,有一双会说话的淡蓝色杏眼,她母亲是蒙古西王庭平亲王的女儿。

蒙古西王庭亲王没少纳了当地金发碧眼的姑娘当侧妃,其中包括萧凌外祖母。

她倒是应了那句混血出美人。

荣宜往湖阳那里靠了靠,“你怎么不去跟她们聊天呀。”

“我要烦死了,这园子里现在有五百只大白鹅,一起叫。”萧凌笑道。

湖阳噗嗤一笑,“过于形象。”

一个穿蓝裙的小姑娘弹了首曲子,曲子弹的挺一般,说水平还不如荣宓,她姐那些年浪奔浪流不务正业可不是浪得虚名。

很快,一个穿暗红色三褶曲裾的小姑娘抱着二十五弦筝上了台。

萧凌精神了,“湖阳姨,二娘,今天的戏肉来了。”

“哈?”

“你那倒霉的、死了的丈夫不是喜欢筝吗?公主还特意花了千金买了一把紫檀木的筝。”萧凌说。“那些女孩子在小树林里好一阵嘀咕的,特意设了局,让人家燕京第一才女弹筝,你这个新寡的小寡妇,要不要表示表示?打第一才女三十大板?”

“啥?不是,你哥喜欢筝。”荣宜懵了。“什么紫檀木?我怎么不知道?”

什么个玩意,孙玉喜欢的东西特别接地气,他喜欢二胡。

湖阳也坐起来,“就是流云,不是紫檀木,其实是金丝楠木的,还千金,千金也就买根弦。那筝是我送给荣宓家里那口子的,孙小孬喜欢二胡。”

“完了,塌台了。”萧凌一秒笑出了声。“不是,我哥喜欢筝?孙小孬居然喜欢二胡?”

“你以为呢?”

“我哥下雨天都敢穿拖尾长袍出门,怎么能喜欢筝呢,他对的起他姓王的娘吗?孙小孬怎么也的喜欢个箜篌,阮什么的。”萧凌痛心疾首,“二胡是个什么玩意?”

“实不相瞒,他还喜欢唢呐。”荣宜板着脸,“现在第一才女是谁啊?”她问,“大姐当年煮茶都要梅花雪水都没得一个第一才女的名头。”

“程次辅的孙女,程笙,程次辅兼任吏部尚书,他孙女不是第一才女,谁是第一才女?”萧凌道,“其实私底下人们还传过四艳,这个认可度很高。”

她随后说,“盛京凌波仙,东都富贵花,玉门千叶白,江左绿朝云。”

上一篇:昆仑令 下一篇:她与她的高跟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