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君厮守(54)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见着母亲手中拿起的华丽衣裳,赵静姝挑着眉拒绝道:“阿娘就这般想将元容嫁出去么?”

十多年未见,杜氏自然是不舍的,“娘亲自然是舍不得的,但你终归是要嫁人的。”赵静姝自出生就被那些庸道指言大凶,命中有死劫,只能出家断绝红尘来破劫,当时杜贵妃只是东宫的一个妾不太受重视,女儿养在膝下没过几年就被刚登基的皇帝送去了元庆观。如今是她及笄,加之过去了十多年,早已不信那些劫难之说,得了圣人的恩,劝说皇帝,这才准许赵静姝还俗回来。

为此,赵静姝就是杜氏唯一的期盼,她自然希望她过得好,“这宫中不似道观,人心难知,危机四伏,你也该替自己盘算着,知道吗?”

听着母亲的叮嘱,赵静姝点点头,她的性子随杜氏,收敛了玩闹的性子便也会安分的不争抢,也知在这高墙内唯有谨小慎微才能平安活下去。

“不过,今日主要是替惠宁公主与长公主挑选,咱们还是低调一些为好。”杜氏将华丽的衣服收回,换了一件中规中矩的常服。

杜氏遣走宫人,亲自替她穿衣,尽可能的弥补着十多年自己对她的亏欠。

“这玉,你一直随身带着吗?”

赵静姝点头,握紧了昨天夜里差点丢失的玉。

这玉自小跟着她,是杜氏留给她的唯一东西,见着母亲眼睛泛红,赵静姝举起,“娘亲这般,这玉是有什么故事吗?”

玉是雕刻的凤型,似乎还有另外一半。

“这是你娘亲我幼年还未入王府时友人相赠的玉。”

烛光下的玉透亮,期间还有斑点杂质,与现在她们所佩的饰品差太多,但是对于赵静姝来说此玉是母亲所赠自幼不离身,异常珍贵。

“那另外一半是在友人那儿?”

杜氏点头。

“那母亲的友人?”

杜氏低垂眼眸,“从我入了王府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想来她也应该嫁作人妇了吧。”

赵静姝握起那块玉,侧抬头,“原来是个女子吗~”

金水河流入大内金明池,些许宫殿引金水河的河水修建了各自的小池子,池中的金鱼静静游着。集英殿是策进士及观戏,举行宴会之地。羼水从假山上流下,长廊内栀子灯的光从卷帘缝隙中透出。

随着殿内的水漏滴满,各桌的御酒佳肴上齐,朝中各大老臣重臣高官携各自资质最佳的郎君相继入席。

有些是有功名在身,有些是已经入朝为官,还有些少年才子准备着明年应试。

“唐夫的郎君怎么未来?”赵恒望着满座的年轻骄子而陈尧叟旁坐空缺着。

“回圣上,犬子昨夜突生大病高热不退,想是他福薄。”

陈家这么多状元,而明年陈尧叟的嫡次子陈陆阳也要应试,赵恒很是看好。

大臣差不多来齐。赵宛如着真红大袖衣,以红生色花罗为领子,红罗长裙,红霞帔。让赵恒身旁坐着的刘娥极为满意。

赵宛如向赵恒与刘娥行礼后入座,张庆躬着身向其介绍,丁绍文是公主认识的,又知道公主不喜他,于是忽略。先从左边文臣介绍起,“工部尚书王旦嫡次子,王冲,刑部尚书向敏中之子,许国公之侄。”接着是右边的武将,“太傅李继隆幼子李昭逊,尚书右仆射曹利用之子曹渊。”

顺着张庆的话瞧了一圈赴宴的诸多郎君,发现名册里她关注的一人未来,“神武大将军的嫡子怎的未来?”

“这个属下不知,制诰王钦若之子与户部尚书陈尧叟次子陈陆阳也未来。”

赵宛如笑了笑,“看来,这个驸马,很多人都不愿意当啊!”

“那是他们没有这个福分。”入了皇家,仕途虽会因此折罢,但是这是长盛的富贵,日后也有世袭荫封爵位,张庆是想说他们愚笨。

赵宛如轻摇头,“这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

赵宛如已是穿着普通的常服赴宴,连三公主赵静姝与长公主赵衿也皆是,如此一来也就只剩得容貌可以比较一番了,落座后诸子们心中都有了一个等次。

当然都只敢在心中分等。官家之女,他们岂敢妄加议论。

论容貌,长公主虽不及其他两位公主,但胜在宅心仁厚,是出了名的温柔性子。

惠宁公主虽过于清冷,但气质不俗生的也端庄,又是官家嫡女,身份极尊。

三公主才是此次让诸子动心最多的那位,只是可惜三公主年纪尚小,官家喜爱女儿,本是连惠宁公主都不舍得嫁的,如今刚回来的三公主又怎舍得过早的将其嫁出去。

入冬前的小宴,来的都是退辽有功的老臣,也算是恩赏,只是借这个恩赏让诸多骄子见见皇帝的女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