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满(146)

作者:桃籽儿 阅读记录

后日……

这熟悉的匆忙之感又令宋疏妍想起方献亭,他已年余未归,二哥又会如何?心悸之感忽而翻涌,她着急地一把拉住哥哥的衣袖便要开口劝阻,对方却先一步向她看来,一贯明朗洒脱的眉眼竟也显得有些颓唐了。

“你也知道,我本一心要求功名,骊山之后武举不成,徘徊至今也是无路可走……”

他的语气像在自嘲。

“大丈夫为人立世本当建功立业,盖非独为逐利追名,更为庇护左右顾惜之人。”

“你,疏清,还有我的生母……我总盼着能保护你们,可惜本是庶出、骊山之后在家中又更抬不起头……那天你在彬蔚堂上被主母她们欺负、父亲也昏了头要与你动手,我自想出言为你不平,可却竟也开不了口……”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来,似既愧疚又伤情。

“疏妍……我不能继续这样下去。”

“我不能永远在这个家里跪着,我得为自己争一争,也为你们争一争——忠君报国本是应尽之责,此去便是战死沙场一无所获我也绝不会后悔今日所做的选择。”

他停了步,钱塘夏秋之际柔和的暖风将湖面吹出道道褶皱,他回身紧紧抱住了她,也像方献亭一样同她告别。

“你相信哥哥……”

他在她耳边说,没有一丝犹疑和软弱。

“等我回来了……便能保护你们了。”

他是言出必行的人,那天来与她道过别、果然两日后便启程向北而去,临行前说会直接去投奔三哥入颍川军,这让她稍稍安心了一点,想着有那人在二哥也总能多上一分安全。

即便如此也难免牵肠挂肚,虽身在江南暂未受战火波及、可其实身边一切人事又都与那场战争息息相关,她一面忙着照料身体日益衰弱的外祖母、一面又勉力打听着北边的消息,不出多少日子人便瘦了一圈,憔悴得紧。

奇怪的是一向开朗活泼的坠儿那段日子也像霜打的茄子没了精神,周围的丫头都觉得不寻常、还当她是病了要拉她去看大夫;宋疏妍也渐渐察觉了她的异样,左右无人时细细询问缘由,对方犹豫半晌后终于期期艾艾地说:“也没什么……只是不知二公子在北边过得如何……”

这……

宋疏妍挑了挑眉,在与方献亭定情后人是有些开了窍,此时细察坠儿神态,却是终于瞧出了几许情丝,惊讶之余又有些不确信,便问对方:“你……对二哥哥……”

坠儿一下发了慌,一张俏丽的小脸先是涨红又是煞白,拼命摇头的同时额角又生了汗,嗫嚅道:“我没有……我,我不敢想……”

——怎么敢想呢?

那是宋氏主君的儿子,再如何不得宠再如何是庶出那也是正经官宦人家的公子,她不过是一个奴婢,又怎么敢……

宋疏妍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怔愣过后仔细回想、果然发现以往坠儿便很爱同二哥贫嘴逗趣,二哥待她也一向颇为和煦,只不知是否也有男女情爱……

她轻轻一笑,心头倒是难得感到一阵轻松,伸手轻轻将坠儿拉到身边坐着,展露的神情也很温柔,说:“说什么敢不敢的……过去我总不敢想能与三哥走近,你不是还怨我太拘谨?如今怎么又要重蹈我的覆辙?”

坠儿说不出话,依然还是又慌又羞,片刻后又听她家小姐说:“只是眼下二哥哥离了江南、战事终了前恐怕也难再见到……待之后他归了家我便代你去探探口风,也盼你能同我一般得偿所愿才好。”

这话实在太温柔体贴,坠儿听了一面动容感激、一面又深深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如此厚爱——为妻为妾她都不敢想,只要能当个通房丫头,便……

坠儿脸红得像醉了酒,沉默半晌后终于在她家小姐身边……讷讷点了点头。

第75章

八月初时宋明真已渡江至中原, 一路快马向北疾驰,满目所见皆是疮痍。

官道之上流民遍地、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稚弱的孩童被父母拖拽着向前走, 尖细的哭声令人听了心慌;他拉住几人问询,有老叟自称是从关内逃难而来, 朝廷军已抵不住突厥铁蹄, 前几日怀远甚至被屠了城。

“屠城”……

此等残酷的字眼着实骇人听闻,以致八月暑热刚褪也如数九寒冬般令人战栗,宋明真眉头紧锁,抬目远望时只见残阳如血, 犹豫片刻又策马扬鞭日夜兼程向北而去。

如今朝廷军已基本退到了原州。

兰州一带虽还战事频仍、但整体已呈退守之势, 南北两线合流一同抗击叛军与西突厥, 东突厥则交由谢氏等几镇节度使分而制之;军队大营肃穆冰冷,望之又难免感到几分萧索, 无数受伤的士兵被匆匆忙忙地抬进抬出, 人命于此正如浮萍草芥般轻飘微茫。

上一篇:岁岁昌宁 下一篇:美人难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