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三千里/斩春+番外(8)

作者:南有檵木 阅读记录

胥姜心说,那么大招牌看不见?而后又明白了,这小贩应是不识字,随即答道:“前肆后坊,住商两用。”

说完她将碗递过去,那小贩一边替她打油茶一边问道:“做什么营生?”

“书肆。”胥姜接过油茶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满嘴都是五谷香气,味道十分醇厚。

好喝!

小贩从另一个木桶里捡出一个胡饼递给她,禁不住又多看了她两眼,一瞧竟是位年轻的娘子,话就多了起来,“这铺子原本我爹也相看过,但位置偏、又太小,就没相中,却不想姑娘你给接了下来,还开起了书肆,真是不简单。”

胥姜没在意他的话外之音,只问了朝食的价钱,付完之后便坐到店门前的大树下吃去了。那小贩没搭上话,便悻悻的挑着担往另一条街去,转眼就不见了身影。

吃完早饭日头也出来了,将店内照亮堂堂一片。胥姜继续昨日的活儿,把带来的十几个箱笼里的东西都清整妥帖了,又趁上午的阳光温润,在店门前支了几块木板,将受潮的书籍字画搬出来摊晒。左邻右舍、路过行人见此动静,都纷纷围过来看热闹。

“小娘子这是在晒书?”前日搭话的那人又来了,他是同一条街上的住户,家在街头转角,亦是前肆后坊,同样是商住两用,开的是米铺。

京城分东西两市与一百二十坊,市为商贸,坊为住宅,原本分工严明,各不相干。但由于近年来各国来使、学生与域外商人汇聚京城,致使两市过于拥挤无法容纳,争夺摊位大打出手之事频发,所以今圣颁布新令法,使商人也可于坊内设正店、客栈、食肆等便于民生的商铺,情况才有所缓解。只是大市仍旧只开在东、西二市,坊与寺庙只能在节庆之日才可进行集会。

胥姜冲米铺掌柜一笑,“趁天气好拿出来晒晒,重阳节后日头就少见了。”

米铺掌柜又问:“这就算开张了?”

胥姜摇头,“明天才是正日子。”

“九九重阳,日子倒是不错,那我就先在此恭祝掌柜,开业大吉,财源广进了。”

“多谢。”

二人闲聊之时,有旁人过来看画,其中一名颇为文雅的中年男子指着一副枯梅图问道:“此画为何人所作?为何竟无落款和印章?”

他所指那幅画并未框裱,纸张已泛黄卷边,看起来很有些年头了,其手法老道,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株苍劲的梅树。

那梅树下乱石云堆,杂草丛生,却有一只蟾蜍隐卧其中,注视着空中即将落下的白鹭,它眼中似有哀色,神情颇为灵动。此画以墨线造型,分黑白二色,构图虽简单,意境却苍凉澎湃,令人见之忘俗。

第4章 第四斩,第一位客

胥姜见他有意,便与他耐烦的说明画的来路,“此画乃小女经由蜀中一郡县所得,出自一户耕读之家,传了三代。可惜传到这一代,家中已无读书人,其主便想用它换得几钱,好买春耕的种粮。只是此画无章无印无落款,卖不出价,主人气恼之下就要一焚了之,幸好让小女遇上了,给买了下来。只是,来京城的路途遥远,因终日奔波辗转便未及裱画,使其受了潮,这才拿出来晒着去去潮气。过后再补色落章,上了裱便好看了。”

男子只点了点头便没再多问,随后着他又翻看了其它几幅字画,都是不甚满意的样子,最终,还是将目光落到了这幅画上。

“你这画卖么?”

这是有心要买了?胥姜心潮涌动,面上却一派淡然,沉稳答道:“自然是卖的。”

“多少钱?”

“不贵,只要一两银子。”

周围看热闹的人闻言,齐齐倒吸凉气,一两银子还叫不贵?就一张半新不旧,连落款都没有的画,就要价一两,这心可太黑了。

胥姜见男子不置可否,面色淡淡,以为他嫌价高,又补充道:“一两银子,包修复、裱褙,您是本肆第一位客人,算是优惠。”

众人心道:这还叫优惠?二十钱都嫌多了。

却不想男子竟点了头,“成交,不过我要看着你裱,裱坏了不要。”

胥姜莞尔一笑,“好。”

众人又是一阵吸气,这买卖就成了?

男子掏出两串钱,又问:“以二百钱为定,何时可裱?”

胥姜接过定钱,自店内拿出纸笔来写契书,一边写一边说道:“由于本肆酬业匆忙,器具不齐全,请先生容我准备准备,未时来监工装裱可好?”

“可以。”

“敢问先生贵姓?”

“免贵姓杜名回。”他盯着胥姜下笔,见她一手小楷写得端正秀丽,不由得点了点头。胥姜搁笔,将契书的墨轻轻吹干递给他,他接过之后揣进袖中,对她说了句“我未时再来”便转身离去了。

上一篇:公主的裙下宦 下一篇:熙熙攘攘见明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