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刀,逍遥扇,绝代双骄江湖行(328)

作者:云兮风流 阅读记录

风流不要钟锷投降,又总是去劝降,却是何意?

钟锷不肯投降,那他所统领的三万多兵马,就暂归汪忠平统领了,汪忠平才能一般,钟锷原属部下对他恐多有不服,城中八万多兵马尽数统领,只怕是才不堪用,接下来却又如何行事?

这一日,算起来正是汪忠平说的乔迁之吉日,一大早,风流便起来了,换做了新衣服,又喊了江雨欣,要她也打扮一番,说道今日便搬到新家去。江雨欣虽然心中对此并无兴趣,但也故作开心,配合风流准备了一下。

二人带了行李,去了汪忠平送予风流的宅院。

路上,风流低声对江雨欣道:“今日汪忠平会来,也会带上东营西营的一些文武官员前来道贺,这些官员自然不会空手,你且留意他们都带了什么,那些礼物带的越好的人……”

风流没有说下去,江雨欣便问道:“这些人怎么了?记下来以后多亲近亲近?”

风流道:“你傻啊,这西北贫瘠之地,田地稀少,也没什么矿产,赋税不多,朝廷划拨的款项,若是尽数抚恤了城中士卒和阵亡的将士,再置办粮草军械,想来也所剩无几。那些富贵之人,携带重金者,肯定不是什么好官,这些就是蛀虫,是躲在粮仓里吃粮食的大老鼠,你帮我留意点这些人,我日后要提防着点。”

二人一路说着,不多时,到了新宅邸前,只见宅门大开,门口站着六七个家丁模样打扮的人物,有的十五六岁丫鬟模样,有的是厨子模样,看来是汪忠平派来服侍二人的仆人了,此刻便早早的在这里恭迎二人。

当前一人三十多岁,带着身后一众人,向着风流一揖,道:“恭迎何公子,恭迎江小姐,在下姓方,是汪将军府上派来的总管,帮着何公子打理府上。”

那日汪忠平也曾问过江雨欣名字,想来也已嘱咐了家丁这些主人的名讳,是以他知晓江雨欣姓氏。

风流向着众人摆摆手,道:“方总管辛苦了,大家不必客气,走,咱们进去。”

便有人帮二人接过了行李,迎进了院子,放置好行李后,二人在主厅休息,便有丫鬟沏了香茶。

江雨欣也只是幼年时候,在栖霞山庄,彼时江天南尚在,才有一些丫鬟仆人服侍,这些年也是孤单一人,自己照顾着自己,此时有着丫鬟服侍,倒颇有些不自在。

过不多时,外面脚步声响,便有仆人来报说是汪忠平来了。

风流便起了身,与江雨欣走出屋外,却见汪忠平也是换做了便装,又让两名随从抬了一口箱子进来,风流笑着迎了进来,汪忠平朗声道:“祝何兄弟乔迁大吉,一点点薄礼不成敬意。”

汪忠平示意随从将箱子掀开一道缝隙,映照着朝日,便有雪白澄亮的光线射过来,风流一看便知是一箱子白银,想来至少有千两之数了,可不是薄礼,正好可供风流日常用度,便谢道:“汪将军客气了,请坐,请坐。”

汪忠平的随从抬着箱子,随着风流和江雨欣刚来“何府”时恭迎的那总管模样人物带了下去,汪忠平则进了主厅坐下,复有丫鬟送上香茶。汪忠平取来钥匙,交给了风流道:“这是府上的钥匙,便交于何兄弟了。”

风流称谢,接了过来,交给了江雨欣收下,道:“这府上一直有人,钥匙倒也用不上了,你收下吧。”

汪忠平道:“正是,我从府上遴选了几个得力的家丁,来你这边先使唤着,有需要的可与方总管言语,他们的工钱还从我府上支取便是。”

不得不说,这汪忠平不但会享受,做事也高明,安排的也周全,连风流都几乎真的要被他收买了。可惜他并不算得上一个好官、好将军,这边关的防务,可不是与人为善就行了,还需要励精图治的。

二人交谈着,不多时,便有家丁报到阮大人前来道贺,众人迎出去时,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官模样人物,也是带了一名随从,抱着个大木盒。他见了汪忠平和风流二人,道:“汪将军,何公子,卑职来迟了。”

汪忠平笑着道:“不迟,不迟,我也是刚到,来来,快坐,咱们好一阵子不见,今儿个非得跟你好好喝两杯。”

那阮大人哈哈一笑,道:“汪将军军务繁忙,也不敢前去叨扰,今日幸会,理应如此。”说着时,进了厅堂,在汪将军边上坐下。

第422章 文武官员

汪忠平介绍了这阮大人的官职,却原来是文职,但官职竟也不低,彼时重文轻武,文官职位多在武馆之右,但这里是鄘延路军战略重地,汪忠平节制十万大军,更是不容小觑。

阮大人也是道贺风流乔迁之喜,示意随从将带来的接近半人高的木盒子打开,却见是二尺多的一株摇钱树,看那枝干,竟然是能工巧匠以纯金打造。这一株二尺多的金树,不说树干枝叶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便是纯金也得数斤之多了,价值自然不菲。

阮大人又祝风流府上财源广进,官运亨通,风流心中暗自叹息,却仍是连连称谢,便仍由那府内的方总管收了下去。

这文官比武官更是肥差,不必上阵厮杀,总管后勤事务即可。那军饷还有城中的赋税,朝廷的拨款,稍微动动文章,便是无可估量之财富。

随后,便陆续又有数位文武官员,俱是接到了汪忠平的知会,前来道贺,所携带的礼物也是各异,多有文玩字画等物,风流便也不客气,一一收了起来。各位文武官员而后入了厅堂,分主次坐下谈话。

连带汪忠平,便有五位文武官员前来道贺,除却早来的阮大人,还有谢大人、曹将军、包将军,风流暗自记了名讳与官职。

众人谈笑风生,将午时分,这才有三个人快步前来道贺,其中两人,风流是认得的,正是钟锷属下的高将军、常将军,另一位文官服饰的,却不认得。

风流见了,当先迎了出去,口中道:“你们也来了啊,看来我何某面子不小呢,不对,是汪将军面子大,哈哈。”

风流将“我何某”三个字说得很稳,很慢,很清晰,那高将军呆了呆,一时还未明白风流先时在钟锷营寨之中,明明报的是复姓“西门”,这怎么成了“何某”了,但他那日在东大营与风流交谈,风流已知晓钟锷此时的困境,知道他此时必然为了营救钟锷而上下打点,兴许是为了行事方便,便换了名讳?

高将军试探着道:“教各位久等了,实在是军中事务繁忙,接了汪将军的帖子,这快晌午了才赶得来,惭愧,惭愧。”

果然那高将军和常将军二人此刻还是穿着盔甲,来不及更换,更可笑的是,那盔甲还有些老旧,看起来很不雅观。

风流道:“无妨,二位将军百忙之中赶来,何某深感荣幸。”

高将军走到汪忠平近前,抱拳行礼,低声道:“汪将军,已按照阮大人裁定的名册,本月军饷和阵亡将士的抚恤已到位。另外这几日,加强了城外的哨探,敌人如有异动,必会提前知晓。”

汪忠平点了点头,道:“知道了,辛苦了,今日何兄弟乔迁之日,咱们也歇上一歇,不谈军事。”

高将军道:“是!”与另外的常将军,还有另一位文官模样人物,找了个下位坐了下来,又大致介绍了一番。而三人看破旧的铠甲,衣服冷酸之样,也没带什么好的礼物,不过是些茶叶,又有些砚台笔墨之类。

那文官模样的却是姓应,乃军中主簿,笑道:“与何公子初次见面,幸会之至,高常二位将军言道他二人只会打仗,此间事恐应付不来,非要拉我一道,不请自来,实属叨扰。”

风流道:“客气客气,肯来的都是朋友,好说,好说。”

此时已是午时,那方总管过来禀告酒席已经备好了,让大家移步。原来这“何府”闲置已久,厨房久未开火,今日来的都是有头脸的人物,酒席自然是不可慢待,便象征性的厨房开了火,炒了两个小菜,其余便是从隔了一道街的大酒楼采办送来的美酒珍馐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