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刀,逍遥扇,绝代双骄江湖行(378)

作者:云兮风流 阅读记录

阿云一振手中宝刀,血珠便被甩了干净,接着收刀入鞘,走到了这两个丫鬟近前,道:“我姓云,江湖上名号是‘云十三郎’,今日见这姓方的强抢民女,便了结了他。”

两个丫鬟也不敢说话,只是不住的点头如捣蒜。

阿云又道:“我在一本古书秘笈上记得有一个运功的法门,可以消除人的记忆,便消去你们这几日的记忆吧——他日若是你们不幸忽然回忆起来今日之事,那就要记得,是江湖上一个叫‘云十三郎’的人,杀了方公子一行人,然后不知所踪,把董老汉的女儿也不知道救去了何方,其他的,你们什么也不知道了。”

两个丫鬟终于明白阿云说的是什么了,其中一个便大着胆子,道:“是,奴婢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看到……不,不对,是一个江湖上的大侠,杀光了所有人,然后带着董木匠女儿不知道哪里去了。”

阿云点了点头,道:“好。”忽然双手探出,摁在了两个丫鬟的天灵盖上,接着依照昔日曾在断魂密窟里见到的一本古书上记载的法门,逆运真气,倒灌两名丫鬟体内——他知道这两名丫鬟丝毫不会武功,没有内力根基,所以运功也很浅,否则二人记忆力只怕大受损伤,成为痴傻之人,也未可知。

他倒从未用过这个消除记忆,控人心智的邪术,也没把握,所以他便担心这两名丫鬟又恢复了记忆,向官家透露了实情,那便对董老汉一家不利。

而阿云报了名号,若当真官府中人知晓,稍微打听一下云十三郎的名号,便也不再追查此事了。

阿云松开手,两名丫鬟便晕倒了下去。

接着,阿云一步步走向了那顶轿子,轿子里的董芳芳,此刻已经稍稍缓和了几分,却仍是一阵的头晕目眩。阿云走到了轿子前,掀开了轿帷,沉声道:“下来吧,我师父在前面等你。”

董芳芳点了点头,扶着轿子,便要下去,却是脚下一软,几乎要摔倒,阿云便伸手拉住了她。董芳芳惊吓之余,小手本已僵硬冰凉,此番被阿云握着,心中一颤,几乎又要晕去,阿云便拉着她走了下去。

眼前,是血淋淋的一番景象,横尸遍野,血肉模糊,董芳芳只吓得心惊肉跳,几乎不敢睁眼去看,脚下也是软了几分,走路便有些颤颤巍巍。阿云便牵着她手,向前走出了数十步的距离后,董芳芳这才心情稍稍平复,阿云便松开了她。

董芳芳跟在阿云身后,看着眼前阿云高大的背影,心中也不知如何想法,或许这数十步的路程,转眼便过,却在她一生中,留下来一段最难忘的记忆了。

不知道这段回忆,是喜是悲,是难过,抑或是幸福与美好呢。

董芳芳也不知道该向何处,只是跟了阿云,向前走去,仿佛跟了他,便再无害怕之事。终于,董芳芳小心翼翼开了口,道:“云大哥,你是不是……江湖上的大侠?”

阿云在前面,缓缓开了口,道:“是,我是江湖中人,大侠之名却算不上,甚至我的名声都不怎么好的。”

董芳芳嗯了一声,道:“我爹爹说过,大侠的‘侠’字,是一个大人,在帮携着两个弱小的孩子。那些有能力的强者,肯为弱者发声,帮衬弱小者,站在强者的对立面,而不是去迎合强者欺凌弱者,便是大侠。”

这个世道,或许人们都更愿意强强联合,奉迎强者,为胜利者歌功颂德,谱写赞歌,这样便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对自己也更有益处。而鲜有人愿意去关注弱小者的生存吧,更极少有人为了去帮助那些弱小者,便为弱小者发声奔走,去得罪那些权贵,甚至付出代价的吧。

如果有,那便是真正的侠士,当得起一声“大侠”的称号了。

阿云并未答话,带着董芳芳向前走去。此刻还只是过了正月,寒冬并未远去,这般偏僻的地方,所幸并未有遇到行人,否则倒不好办了。当然,这也是阿云选择在这里截住了方公子一行人的缘故,而不是直接在董老汉家里动手。

二人走了不到一里路,只见前面的一个小路上,靠边停着一辆马车。那是一匹健硕的骏马拉着的一辆大马车,马车前的车辕上,此刻坐着一个人,头上还包着布条,却正是阿云的木匠师父,董老汉。

第486章 相见无期

见了董老汉,董芳芳终于控制不住情绪,叫了一声“爹”便跑了过去。董老汉也是从马车上下来,抱住了董芳芳,父女皆是忍不住痛哭起来。而阿云只是静静地立在一边,默默看着他父女二人再度重逢,也不多话。

过了片刻后,董老汉父女这才缓和了情绪,拉着董芳芳,道:“芳芳,我都老糊涂了,快来谢过大侠救命之恩。”说着时,便要拉着董芳芳一起向阿云跪拜。

阿云忙扶住了董老汉父女,沉声道:“万万使不得,你也算我的授业恩师,万不可如此,这里不安全,咱们走……”他顿了顿,接着道,“不过芳芳此刻一身大红喜服,实在是惹人注目,容易被人盯上,我让师父带了你的随身衣服。”

董老汉点点头,道:“嗯,我带着的。”

阿云看了看董芳芳,道:“你去车里换一下衣服,最好朴素一些,然后我带你们离开此地,否则方家势大,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董芳芳道了声:“好。”却忽然想到阿云说的要自己去马车里换一下衣服,不禁愣住了,随即羞得脸红,寻常人家女儿,自然与江湖女侠不同,做事还有些拘谨。

但阿云却不给她犹豫的机会,直接走出了二十余步,背对着了马车。董老汉也是跟着了阿云,走远了去。

董芳芳无奈,只得钻进了马车,拉下了车帷,然后在逼仄的马车内,快速的换好了衣服。换好了衣服后,这才下了马车,对着阿云喊道:“爹爹,云大哥,我好了。”

阿云和董老汉回了过来时,果见董芳芳已经换作了寻常的衣服,虽然脸上的妆容适才有些哭花了,但还是说不出的清丽动人。

阿云道:“把换下来的衣服给我。”

董芳芳虽不明白阿云何意,还是把换下来的大红喜服给了阿云,虽然时间仓促,竟还叠得整齐。

阿云接了过来,脚下一点,几起几落,便跃到了远处一处小桥下,接着拔出了背后的断魂刀,三下五下便挖好了一个深坑,把衣服埋了进去,接着又埋好了土,斩了些杂草覆盖上去。

阿云再次回到马车旁,让董老汉父女二人进了马车,自己则上了车辕,一挥马鞭,马车便出发了,向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马车一连行了三日,晓行夜宿,过了太湖,已近了苏州地界了。阿云找了个小镇,停下了马车,便不再赶路,将董老汉一家先安置在镇子上的客栈。

接下来的几日,阿云又在镇郊寻了一处房产,那是一处竹篱掩映的两间木屋,将董老汉父女安置好了之后,这一日,打扫干净了屋子,也简单吃过了晚饭之后,天色已是将黑了。

阿云将提前兑换好的数百两银子,都取了来,放在了桌子上,道:“我本想做个平凡之人,可惜……看来是做不成了。我江湖上仇家太多,被官府也盯着的,留下来,非但你们无法再平静的生活,还会连累你们。”

董老汉道:“云侄儿你可别这样说,我和小女都是你搭救的,这恩情,这辈子是无法报答了。倒是我老眼昏花,只觉得你不是寻常之人,没想到竟然是江湖上的……大侠,可笑还做了你的木匠师父。”

阿云微微摇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木匠这门手艺我是学不了了,不过学的这些,已经足够寻常之用了。”说到这里,不由得微微苦笑,又道:“这些银子你放好,应该够你和芳芳往后生活所用了。”

董老汉还待推辞,阿云摇头道:“便收下吧,对于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你和芳芳初来这里,平日里吃穿用度,还需要不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