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瓶春(40)

作者:奶油蒸酥 阅读记录

银瓶受不了他这样情真意切,急切间要找个理由推诿,抿了抿嘴,细声道,“老太太成日和我哭,说二爷不娶妻,不仅叫人看笑话,她将来下世,也没脸见祖宗。我和二爷略提一提,又惹得你不高兴,前儿让二爷见陈姑娘,二爷不去,转天老太太又把我快眉眼好扫了几眼,叫我怎么办……”

裴容廷恨铁不成钢似的打断了她,脸色肃杀,“理他们作甚!以后上房再叫你,你托病不去就罢了。我和你说过多少次,别说他们不敢逼我,就是将来上头有旨意传出来,我也照样有办法应付。你是没记性,还是铁心石的肠子?难道你信他们,不信我?”

他难得咄咄逼人一次,银瓶忙摇头,蹙着眉,动了动唇,又说不出话来。清凌凌的月眼,眼泪还没消散,看上去很有点少女的羞赧,裴容廷似乎得到了点鼓励,瘦长的手扶着她的下颏,慢慢俯下身来,像是要吻她。

银瓶心头一窒,慌不择路偏过了头。

寂寂的一刹那,她眼梢瞥见他眼底的微怔与落寞,一时鼻子发酸,咬了咬牙,又扭过头来吻上了他的唇。

白铜莲花更漏沉沉,一滴,两滴……真长。

转天一早,银瓶头一件事就是去告诉桂娘。桂娘早已是知道的了,也不得不配合她把戏演下去,俩人抱头痛哭了一场。

姊妹们分别,一般都得送彼此点东西,“留个念想”,银瓶既舍不得桂娘也舍不得珠宝,很快选了几样首饰,甚至把裴容廷给她打的一副点翠金头面都送给了桂娘,不免钝刀子割肉一样加倍地心疼。

等过了两天,桂娘的弟弟风尘仆仆到了裴府,被安顿在门房上。

银瓶跟着桂娘一起去瞧了,只见是个穿旧青棉袄的小子,袖着两只手站在地上。年纪虽轻,脸上晒得紫红皮色,也看不出和桂娘有没有相似。有点愣头愣脑的,想是乍然来了天子脚下,又是这等诗礼繁华的府邸,见他姐姐出落成这样,银瓶更是个绫罗裹身的美人,一时等吓得魂飞魄散,缩在稀脏的袄子里不敢动弹。

一别七年,纵是乡音已改,纵是眉目不比幼时,可到底是快刀斩不断的血脉亲缘。这些年桂娘为了给爹还赌债,给弟弟省下一口饭吃,颠沛流离,受尽了屈辱心酸,想起他们,未必没有一点怨恨。但她强撑着眼泪向弟弟问起来,说起曾经冬天的辽东,高句丽的铁骑打进来,他们是怎么逃出命来,又讨饭到了河南;战火连天,同村的亲戚,老人小孩,尽有饿死的,扶余的兵进村搜刮,略有个平头正脸的姑娘媳妇,也一道掳走,她喜欢的那个村头的小木匠,入伍去再也没回来的——

兴也苦,亡也苦,都是苦命的人,她身边的人,现在听起来却恍如隔世,像梦里一样。

桂娘终于忍不住捧着脸大哭起来,弟弟想靠近,却又不敢,只能搓着手小声叫着“姐姐”。

银瓶在一旁,也哭得气噎,却还不忘狐假虎威,恐吓他道:“裴家在河南也是有地有人的,这回你姐姐和你走了,你们若是对她不好了,管叫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门房当中放着个小风炉,炉上炖着水,底下烧着煤球,当成个火盆用。水开了,水汽溢满了屋子,白腾腾蒸得窗纱上湿了一片。有个小厮悄悄打开了一点窗缝,风雪灌进来,给他吃了一嘴冰碴子。

这天是延乾四年的二月初六,如果后世的人翻开这一年的纪年典籍,大概会惊异于这场百年难遇的大雪。“大寒,雪积平地厚五尺”,“民冻馁者无算”,寥寥几笔勾勒出凋敝年景的恐怖。

这场雪下了半个月多也没有停歇的意思,桂娘和她弟弟原本是要立即回程,又不得不耽搁了下来。

那裴容廷对桂娘的去留本是无所谓的,却因为察觉出皇爷似乎有一意孤行攻打高句丽,派他再次出征监军的意思,又担心他走了,桂娘也不在,银瓶自己一个人孤单。既然已经解除了她和桂娘的嫌疑,他便在裴府后廊拨了间房子给桂娘和她弟弟,让他们暂且住下,叫桂娘白天进来陪着银瓶,晚间再家去。

至于桂娘的娘,那老太太身体其实好的很,加之时气不好,他便让河南的庄子给老太太送了粮食衣裳,让她先在乡下住着。在银瓶跟前,只骗她,说已经在当地找了大夫看护,等开了春再接上来。

由此,风波暂歇,日子也就这么过了下去。

皇爷到底点了张崇远与镇边将军孙庭发兵辽东,依旧由裴容廷监军,因着这三十万兵马里有许多征讨南越的军队,张裴二人领调娴熟,便于控制。原定等雪化尽了,那些鞑子蛰伏一冬,在粮草最短缺的时候发兵,在此之前,先在蓟州军营操练。

对于这场仗,朝中总是不赞成的居多,虽然裴容廷从不和银瓶说起朝堂上的事,她却隐隐约约听到些传闻,说是此前内阁与言官轮番上谏,上头却一味一意孤行,甚至为此杀了几个言官。

银瓶甚至听说下旨那天,裴容廷曾在紫禁城外书房的雪地里跪了三个时辰,请求皇爷为大梁苍生思虑,收回成命。不过这都是辗转着从大内传出些风闻,在京城刮了一圈又卷进二门来,也未必就是真的。

他不说,她也不问,只是一个人的时候想起来有点心酸。

初次见到他,是在江南的孟夏。窄窄的巷子,小小的勾栏,银蓝的夜晚开满了栀子蔷薇。这点虚幻的烟柳画桥就是她全部的世界,他来了,像濯濯的清风灌进濡湿的夏夜,好得不真实,是神仙下降了。

可当她被他带出了那纸醉金迷的小甜水巷,走过了这一路的曲折辛苦,她发现他竟也不是个坚不可摧的谪仙。他也有迫不得已,会爱而不得,会落寞,会痛苦;她不敢想象,在没找到她这个替代品之前,他又是怎样咽下对徐小姐苦涩的思念?漫长的黑夜里,迟迟的夜漏……

她的存在成全了他的相思,银瓶竟然觉得一丝庆幸。

爱一个人,难免千方百计为他开脱,即便他不爱她,也要为此找出合理的借口。

她本是这世上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土,在这天灾人祸不断的世道,能得到他的眷顾,有个安稳的地方容身,已经是求仁得仁了罢?又何必得寸进尺?

他爱徐小姐,她爱他,互不相扰,就像她发现了他的秘密之前那样,不是也很好么?

几个月来的大喜大悲,心酸怨恨都渐渐转为了妥协的释然。银瓶已经决意收起从前的冷淡,然而就在这个当口,裴容廷却到蓟州去了,一连一个月没有回来。

直到三月底。

往年都是开桃花的时节,而今年这场泼天连绵的雪却还没有结束。皇帝加紧了发兵的筹备,下诏使山东府养马以供军役,征调民夫运粮,存储于泸河,怀远二地;又使数千劳役在威海海口造船四百艘。那山东本就是此番雪灾最严重的地界,大内非但不着力赈灾,反增添赋税徭役;更是山东的官老爷只会讨上头喜欢,变本加厉掠夺百姓,不顾饥馑寒天,监管甚急,征调的民夫有十之六七死于劳役。

民怨积压不住,反叛者蜂拥而起,皇帝起初派了几只军队,并刑部侍郎、当地大理寺卿,以酷法镇压,捉住反贼满门皆抄,只想先以举国之力夺回城池,想是“众必胜寡”,不过半年光景打退高句丽,回头再安抚民心。不想这股子邪火愈压愈烈,大寒年岁,百姓本就不胜饥馁,财力俱竭,不是被征徭役,就是被连累冤杀,索性相聚为群盗,不出月余,竟已攻陷济南济宁两府,连为北征积压的粮草都被叛军抢夺大半。

皇爷震怒之下也别无他法,只得暂且按捺北上的筹谋,调遣蓟州的兵马前往山东平叛。

这火烧眉毛的当口,裴容廷临危受命,连夜赶回京师,只被准许回府辞别高堂,即刻就要南下。

银瓶从听见这消息到见着裴容廷,前后还不到半个时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