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瓶春(83)

作者:奶油蒸酥 阅读记录

地方上效忠李氏王朝,而这又是皇室间的征战,江山易主也总是姓李,实在无须同他们苦缠。

李延琮几乎全盘接纳了裴容廷的计策,仍代领主军蛰伏在山东北部,消停了些时日,等到中秋当夜,北军饮酒不备之时,突袭沧州,生擒了赵王软禁,收缴了他旗下兵马,直趋京师。

京中大震,承德皇帝急命关闭九门,囤二十万兵马于北京城中,又急调关中精锐赶来救驾。

可是太晚了,戍守西直门的武臣之中,有位都督孙瓒,正是那位在山东被斩首的大元帅的长子。

早在李延琮驻军河北时,他便已与他暗渡陈仓。至京郊,李延琮使大部分兵马集结在左顺门外,自己却轻骑简从来到西直门,孙瓒远远望见崇熙麾盖,随即反叛斩杀了总兵,开门迎降。

那天是承德八年的九月初三,风雨大作。

入城来,纵有内应勾结,自然也动了兵戈。

早有那滑不溜手的文臣武将,赶到长安街,跪迎道旁向新帝拜谒,倒是内廷銮仪卫里有承德皇帝的亲信,抵死恪守紫禁城,一番浴血争战之后,也终被屠杀殆尽。

雨越下越大,琉璃瓦的飞檐将暴雨打成无数乱溅的飞花,噼里啪啦落入白玉阶上流淌的赤红,流向太极殿后广袤的苍茫。

李延琮艰难地从死尸的心口拔出剑来——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曾是銮仪卫的首领,临死,也没有出卖承德皇帝的下落。

“搜宫!”

李延琮咬牙切齿地下了诏令,却随即看到阴茫的远处亮起了一点昏黄的光。慢慢趋近,才看出是一个女人逶迤而来,穿着桂粉穿花百蝶通袖袍,鹅黄银挑线的纱裙,云鬓高耸簪一朵银红牡丹。

没有宫女,也没有伞,她只提着一盏琉璃明瓦灯,在雨中映亮了彼此的脸。远山眉,桃花妆,珍珠花钿点在她的眼下,像是一滴泪——

还是先帝年间时兴的装束,于少女与贵妇之间寻求到的巧妙平衡,让李延琮骤然恍惚。

女人随即下跪,纱裙浸透在血污里,端恭叩首,柔声口中道:“妾周氏,恭迎崇熙皇帝入朝。”

是周贵嫔。

她自袖中捻出一把钥匙,跪行到李延琮跟前,双手捧过头顶,低低噙泪道,“妾拘于深宫多年,无一日不感怀陛下厚谊……今日只愿尽微薄之力,以报陛下当、当日恩情。”

李延琮怔了一怔,猛然明白了过来。急走的闪电照亮了他的铠甲,压城的骇人巨响里,青的,白的——他用剑锋直逼到周娘娘纤弱的咽喉,厉声大喝:“他在哪儿!”

周娘娘打了个哆嗦,碎发乱贴在脸上,暗地里咬碎了牙,“……乾、乾清宫……昭仁……”

李延琮心跳乱战,提剑挑过了那把钥匙,疾步往乾清宫去。沿途的宫人纷纷跪倒路边,一片片天青色的宫袍,在这个瓢泼的暴雨里成为青烟似的鬼魂。

他走得跌跌撞撞,穿过层层巍峨宫殿,逼仄的红墙,来到昭仁殿前。

将钥匙随手扔在地上,便有小太监爬过来,把头磕得砰砰响,然后手忙脚乱地为他打开锁,推开了门。

沉重的殿门,吱呀声响,里面又是另一个世界。

古老,肃穆,平安。

外面风雨满楼,这里倒是永远檀香缭绕,沉静到没有活人的声气儿——

高敞的穹顶,房梁上栓下白绫带,他的弟弟已经吊在书案上,长发覆面,悄然没了声音。

织金的袍角映在雷鸣电闪里,季祯赤着一只青色的脚,金丝燕履掉在了龙凤团花湖绿地衣上。帷帐从四面八方翻飞而来,裹上来,又散了回去,万般的寂寞中,一只灰鹦鹉架在步步莲花紫铜架上,窸窸窣窣啄着脚上的银链,见到来人,举着苍嘎的喉咙叫了起来——

“万岁——”

“万岁——”

……

“万岁。”

身后响起轻柔的脚步声,李延琮没有回头,用很平淡地声音叫她,“曼娘。”

周贵嫔闺名单一个曼字。

他说,“曼娘,是你杀了他。”

贵嫔慌忙跪下,快步跪行到李延琮身后,伸出一只冷香的手来,抓住他明光铠下的袍角,“六郎,不是的,是他——是他杀了他自己!”

她仓皇地讨好,做出惹人怜惜的样子,“他不像你,六郎,他不是一个好皇帝,这天下本就该是你的,我是在帮你,我把他关在这里,献给你——六郎,我知道你的心,就像、像你知道我的心。”

“我自然知道你的心。”李延琮笑了,桃花眼眯得像柳叶尖尖,媚得瘆人,“自从五年前先帝晏驾,你在宝灵宫和他一起守了一夜的孝,我便知道了。”

“不,不。”贵嫔愈发放低了声音,“当年是、是他逼迫我的,那时我见不到你,六郎,我没有别的办法——”

李延琮转过身来,执着滴血的剑鞘挑起了她的下颏,扬眉看着她。

她没怎么变,鹅子脸,弯弯的眉,竟似乎与徐令婉有三分相似。初见的厌恶忽然有了来源,他怔了一怔,心里像是给针扎了一下。

李延琮渐渐收敛了笑意,“你大概不知道罢,曼娘,从前太后身边的赵成海,也伺候过我。你同季祯独处了一夜,闹得沸沸扬扬,太后找季祯过去问话,他说的明明白白,是你自荐的枕席,他动了心,说什么都要纳你。赵成海听见,告诉了我。”

“曼娘,当年我曾以为你也喜欢我,算我自作多情;可后来你跟了季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以为,你总会对他有点真心。”

飞瀑似的暴雨隔绝了外面的流血与纷乱,他们在这里,寂静的宫殿,安宁得像是白马寺的春天。

李延琮最终抬头,声音冷了下去,褪掉了最后一丝温情,纯粹是一个权谋家对另一个权谋家的处决。“来人。”他大呵,叫来战战兢兢的宫人,“即日起,晋周氏为皇后。”

一口气冲上贵嫔的心肺,她猛然怔住了。

“赐鸩酒,陪葬承德皇帝陵寝。”

他不再看她,收剑转回了身。贵嫔骤然苍白了脸色,脸上的胭脂被雨水冲洗过,像血泪斑驳。她往前扑着身子,随即被小太监拦腰托住,可她仍挣着,挣着,叫着六郎,到最后没了希望了,才从胀痛的腔子里大叫出来,“真心!在这宫里,什么是真心?我对他没有心,难道他对我就有么?——他宠幸我,不过因为我曾是你的女人——他妒忌你到何等地步,你所有的一切,他都要!这吃人的皇宫,我若有心,早就不知死了多少回,你生长在紫禁城,难道得到过谁的真心么!”

她渐渐放弃了反抗,只是捧着脸号啕,女人尖利的哭声,凄厉得像是一支挽歌。

“六郎,我前世造了什么冤孽,今生遇上了你!是你给了我妄想,做王妃,做皇妃……掀开宫禁的一角让我窥探,看到数不清的权利荣华,一点点,扼死了我……倘若没有白马寺的一遭儿,没有见过你,我又何至于沦落成现在这样子!——”

她的嗓子越哭越敞,可是文武百官,宫人奴仆也纷纷赶来了乾清宫,他们跪倒在门外山呼万岁,与雨声一起,压没了她的哭声。

所有人都在哭喊,肝脑涂地地请求李延琮即刻即位,承继大统。

连鹦鹉都不甘示弱,骄矜地捋着自己的羽毛,一递一声叫起了万岁。

可以想见,这场暴雨过后,大梁又将迎来下一个清平盛世。

可是贵嫔悄无声息地被拖走了,连同他在这紫禁城最后一个付出过感情的人,也不在了。喧躁的刹那,李延琮独对着亲弟弟微微摇晃的尸首,淌下一行泪来。

————————

体顺堂暖阁外头,两个圆下颏的小太监喜眉笑眼低头站着,守着那大红猩猩毡软帘。两只手温驯地垂着,准备万岁爷出来,随时打个千儿请安。

天下太平,百废待兴,已经是崇熙元年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