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1155)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听过这些人的故事后,薛元超先是让画师将此地景象全部刻画,又带着报社府几人记录下工匠们干活的瞬间,处理完一切之后,才返回长安。

随后便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报道问世。

最新一期的长安日报中,记载着这篇名为《工业城:未来城池发展革新之景》,里面详细描述了他在工业城看到的各种繁荣和高效生产,与此同时将画师所画作为配图放置在文章之中成为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文章还展望未来,生动形象书写了工业城全面建成之后十年二十年后的景象,引起诸多学子世家议论纷纷。

国乐府的裴仙竹拿到长安日报,第一时间便关注起来,她他虽是女流之辈,可也关心那位在国宴之上欣赏她,给她带来莫大荣耀的那位大汉陛下的一举一动。

“陛下之工业城,非一朝一夕之产物,实乃千秋万代之基业,此城之内,各类生产远超普通工匠,银钱收入亦能增收数倍,至秦家庄,诸君人人皆能住起青砖大屋,食上等肉,饮贞观醉,日出做工,日落享乐,有如误入桃源之境。”

正听着裴仙竹念日报上的内容,上官仪感叹不已。

“工业城乃陛下亲自打造之重城,内里之人生活之乐,已然不弱于长安权贵。”

裴仙竹笑道:“上官先生何故叹气?你若是得知城庄之人都是秦家旧部,退伍后早年无力养活自己之人,陛下从山匪手中救下的苦命女子,还有众多为生计离家做工,赚点微薄银钱养家的百姓,你便知道陛下此城,给这些望族世家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闻言上官仪眼前一亮:“裴姑娘说的可是真的?”

裴仙竹笑道:“你我认识数月有余,何曾见过我与你开一次玩笑?”

心下确定的上官仪不由仰天狂笑不止,内心的喜悦,难以用文字形容。

“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若以此为案例推向整个大汉,岂不是真如陛下在报中所言,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工做,人人住大瓦房?若是真能实现如此富饶国度,说不定陛下口中那个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真能实现。”

裴仙竹的目光不由望向远方。

她想起了童年时的悲惨境遇,若不是遇到第一楼的青凤姐,此刻她指不定在哪个世家望族中被人凌辱,正是青凤姐从小教他技艺,才让她他成为长安数一数二的花魁,更保住了自己的贞洁,才有机会于国宴上大展身手,引来陛下侧目,成为国乐府首,领天下曲乐,走向不一样的天地。

陛下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她们也该为陛下做些什么才是。

想到这,她不禁看向上官仪。

“上官先生,陛下曾经在长安日报专栏中说过,想要构建一个人人平等国度和时代,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我们,也为此做些什么吧。”

上官仪神色一震,看向这位美若惊鸿的奇女子。

“你的意思是?”

“上次陛下所定的乐曲《我和我的大汉》无论是风格还是词意都有一种绝妙的美感,在国乐府教学之时深受众多年轻人喜爱,只是独曲难支,上官先生,不如就由你我共同筹措创作,共同拓展此类新曲风,让大汉形成潮流的同时,又能将陛下所思所想传递给众多百姓,如何?”裴仙竹转头望向上官仪,神色闪烁。

那份理想,目前只是陛下和少数人的理想,可若是人人歌唱传颂,或许会加速理想的实现。

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工人还是权贵,人人生而平等,这意味着不会再有欺压,不会再有苦难,万贯家财的富家翁可以与家徒四壁之人坐而论道,一品大员走入民间,亦如普通百姓一般,没有任何特权。

此时此刻,上官仪思绪万千。

他仿佛已然看见那个美好的世界,无数诗词话语在脑海中不断涌出,形成一个个创意与字符在思绪中跳动,他们既像难以捉摸的精灵,时而上蹿下跳,时而整齐排列,又像是某些神秘力量将那个时代的光芒映射于此,借用上官仪之口述说着未来的故事。

再看向裴仙竹双眸时,上官仪毅然点头。

“新曲风吗?我明白了,那就将此事定为‘新世国风’,由你我二人借陛下之理念,掀起一阵完全不同的浪潮吧。”

敲定新世国风事宜,上官仪立刻拜别裴仙竹,他要立马将脑海中的灵光一闪记录下来,身为文人,他深知此类灵光转瞬即逝,若不马上用纸笔记录,很快便会消散。

谁能想到,在某个平静无奇的日子,某位狂士会遇到顿悟的光辉。

第1090章 :落到实处

在他笔下,很快就书写了四五首词,内容各异。

有描绘未来城池设想的《天工》,有传播陛下理念的《自由羽翼》,还有歌颂百姓的《太平歌》等,系列曲词的谱写,让上官仪兴致勃勃,又找来三五好友,皆是如同他一般的狂悖之士,共同参与修改调整,直到十日之后,才拿着这些曲词来找裴仙竹。

拿到词后的裴仙竹,着手谱曲。

按照《我和我的大汉》这首旋律,她他打开了谱曲创作新的大门,就在创作初期,她的脑中还时不时浮现这首乐曲的曲词。

“我和我的大汉,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你来自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顺着这种曲风,裴仙竹谱下第一个音符,而后如同水到渠成,将上官仪所作之词很快便谱曲完毕,手下的乐师们再各自领唱,提出修改建议。

国乐府的动作,很快就在长安流传开来,得知消息的薛学元超,特意跑到国乐府拜访裴仙竹与上官仪,为此撰写文章登上长安日报。

而国事部四老与薛仁贵,亦非常支持国乐府的曲乐革新,这种新颖的唱颂手法与技巧,无一不让人耳目一新。

等曲乐事项准备接近齐全之时,秦怀道带着几名将军,百名警备军,八百狙击团还有墨门众人,浩浩荡荡接近长安。

得知陛下临近长安,以房玄龄为主的大汉国事部携百官出城迎接。

“老臣房玄龄,恭迎陛下回朝!”

“老臣李靖,恭迎陛下回朝!”

“老臣程咬金、魏征。”

“薛仁贵。”

“恭迎陛下回朝!”

“臣等恭迎。”

一声声恭迎之声,象征着大汉上下齐心,尤其是在秦怀道此番下江南铲除江南东道毒瘤震慑其余州道,更是有着天大的功绩,此番回朝,自然志得意满,百官无一不顶礼膜拜,佩服之至。

跟随秦怀道来到长安的墨门诸子何时见过此等阵仗?光是看着那些铠甲刀兵精良的警备军队伍就已经气势如虹,再观大汉百官,无一不是德高望重,面露威严之辈,如今却全部臣服于面前之人,此等场面,如何不让他们心神激荡?

看到这等阵势之时,巨子墨宰才发现,之前他们的坚持有多么可笑。

偏安于一隅确能保全自己的墨门子弟,可也将失去进步与创新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不断接触的新事物与新思想。

好在他们在面对韩岐提议之时,主动作出改变,否则墨门终有一天,会消失于时代浪潮之中。

见百官朝拜,秦怀道立于马车之上,高声大喝:“诸卿请起。”

众臣这才起身,四老同薛仁贵一道上前将秦怀道扶下马来,秦怀道逐渐向百官走去,约还有数十步时,突然停住。

他看向四老,又看向百官,朗声提问:“诸位爱卿,此番朕巡视江南东道,遭遇许多,也看见许多,朕想请诸卿回答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朕为何要提出普天之下人人平等?”

众官员一愣。

他们不解陛下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该讨论的,在之前的大朝会上不是已经讨论过了吗?长安日报发了文章,百官中认同的不认同的都没有再提出异议,此内容定为国策向下实施,不就可以了吗?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