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562)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顺势而为吧,无论怎样,朝廷不能乱。”

李靖点头,这条底线确实不能破,低声说道:“圣上对我们这些老臣起了猜忌之心,扶持一股新力抗衡可以理解,反正也老了,正好退休,你不觉得晋王遇刺有古怪?晋王安保森严,一般人根本无法靠近。”

“你的意思是自己人策划这起刺杀,目的在于拿下主持赈灾大权,从中牟利?”房玄龄何等人物,一点就透,见李靖点头,目光笃定,心中骇然,如果真是这样,那问题可就大了,脱口而出:“必须提醒圣上。”

李靖一把拉住转身回去的房玄龄,摇头说道:“圣上对我等本就有猜忌,无凭无据,只是猜测,你觉得圣上会信?”

房玄龄脸色一僵,苦笑道:“恐怕只会认为我等在挑拨离间,这叫什么事?”

“无妨,赵郡李氏再怎么跳也翻不起浪花,别忘了他们手上没军队,圣上也不傻,迟早会看破,先由着他闹腾,不过,户部那边必须盯紧,再让御史台魏征派人秘密赶去江南一带暗中收集证据,以备万一。”

“有道理,走。”房玄龄眼睛一亮,答应道。

两人走出皇宫,来到御史台官衙大门口,就看到一名信使从旁边大街急匆匆经过,直奔兵部方向,身背六百里加急信旗,两人交换一个眼神,顾不上进御史台官衙,追上去。

来到兵部,守门的卫兵认识两人,直接放行。

刚进门就看到牛进达急匆匆出来,脸色很难看,房玄龄问道:“出什么事了?”

“房公,李公。”牛进达对两人非常恭敬,行礼后说道:“刚接到利州六百里加急军报,利州参军司马侯明昊偷盗利州都督印信,伪造调兵文书,偷拿统兵信物,调府兵两千伏击护国公商队,护国公也在其中。”

“什么,怀道有没有事?”李靖大吃一惊。

“快说。”房玄龄也急了,调府兵伏击朝廷一品大员,这是造反的节奏。

牛进达理解两人心情,对秦怀道也一直心存感激,上次平乱要不是秦怀道,自己恐怕已经死了,而且还得背上叛贼罪名,赶紧解释道:“护国公没事,活捉侯明昊等人,镇住府兵,利州都督武士彟赶去战场请罪,护国公责令其戴罪立功,将侯家上下拿下,炒家,押送回长安等候处置。”

“没事就好,去禀告圣上吧。”房玄龄摆摆手,暗自松了口气。

出了兵部,两人直奔御史台官衙。

心情莫名有些沉重,感受到一股山雨欲来的不安。

但谁也不说话,眉头紧蹙。

第426章 :变数

五天后,长安下起了小雨。

淅淅沥沥,烟雨飘渺,随风往人的脖子里钻。

大街变得空旷起来,行人匆匆,城门口更是冷清,几名守门卫兵打着哈欠,斜靠着城墙闲聊,忽然看到一支长长的队伍过来,顿时困意全无,迅速敲锣示警,无数士卒从隐蔽处冲过来,关闭城门。

没多久,长长的队伍过来,一名校尉高举令牌高声喝道:“我等是利州府兵,奉命押送叛贼入城,这是凭证。”

守城将领早已接到消息,但不敢轻易开门放进来,那可是兵,不是百姓,谨慎地喊道:“利州都督何在?”

“哒哒哒!”

利州都督武士彟骑马上前,撑着把油纸伞说道:“老夫在此!”

守城将领认出是武士彟,暗自松了口气,马上让人开城门,一边安排人去皇城报信,之后大声喝道:“职责所在,还请武都督体谅,入城吧。”

“谢将军。”武士彟客气一句。

队伍押着叛贼入城,囚车里满是侯家亲属,一个个面如死灰,但押送的府兵可不会同情,侯明昊带兵杀官夺财,大家跟着倒霉,死伤无数,还背个造反嫌疑,这可气一直憋在心里。

风吹雨大脸颊,武士彟感受到一阵凉意,但心里更冷,一入长安,生死难料,但又不得不来,悔不当初,只希望女儿在宫中能帮着说些话,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往前走去,信马由缰,心乱如麻。

队伍顺着朱雀大街一路往前,不觉来到皇城门口。

内侍总管王德出来说道:“反贼带去刑部,打入天牢三司会审,武都督,圣上有请,走吧。”

听到这番话武士彟眼睛一亮,心思活泛起来,如此清楚的大案,人证物证俱全,根本用不着三司会审,而且圣上要见自己,这背后意思耐人寻味,或许有转机,赶紧答应一声,跟着进去。

车队改道,直奔刑部。

三司会审和进殿面圣的消息很快传开。

房玄龄在衙房当值,听到这个消息脸色一怔,摆摆手,示意过来汇报的下属离开后看着窗外沉吟起来,猜不透圣上这是要干什么?

“难不成想翻案?”

想到这儿房玄龄不淡定了,匆匆离开衙房。

一盏茶的功夫,房玄龄来到科学院,在正厅房找到正在处理公务的李靖,将情况简单说明,李靖也脸色微变,沉吟起来。

“圣上到底是何用意?”房玄龄催促道。

“别慌,这事透着蹊跷,以圣上之才不可能看不出真相,三司会审的目的恐怕不是翻案,而是想将事情做在明处,明着给秦怀道一个罪名,目的有二,其一,敲打秦怀道,当然,也敲打我们这些老家伙;其二,那批盐,沿海闹匪,海盐运不过来,整个京兆尹都缺盐,但秦怀道要那批盐,圣上不能直接下手,也不好暗中下手,只能假借三司会审达到目的。”

房玄龄一听有道理,沉吟着说道:“整个京兆府缺盐已经好几天,长此下去会闹出大乱,朝廷急需要一批盐来稳住居民,可以说这批盐是及时雨,如果通过秦怀道之手流入民间百姓,则百姓感激怀道,如果通过圣上之手流出,则民意在朝,圣上必然要掌控在手,李公分析的对,圣上对怀道越来越不满了。”

“应该说对我们这帮老人都开始不满了,圣上这是在替新君铺路。”李靖说道,目光凝重无比,想到什么,补充道:“老夫年迈,身体越来越差,不如请辞回家,颐养天年吧。”

“你想以退为进,试探圣上?”房玄龄不傻,看穿李靖心思。

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李靖也不隐瞒,点头道:“身体不适,无法适应每天朝政也是真,而且李德謇跟着秦怀道,我退出或许能安圣上之心。”

军中第一人的影响力太大,如果退出,确实能让李二安心不少,房玄龄也明白其中道理,想了想,说道:“不可,越是猜忌越不能退,否则适得其反,让人以为心虚,可以在其位,不谋其政,坐看风云变化。”

“也有道理。”李靖一点就透,看着窗外沉思不语。

房玄龄也不再说什么,都是人杰,很多事不需要点破,心照不宣。

片刻后,房玄龄心中有底,叮嘱道:“那就按这个方略来,你去提醒他们几个老伙计,非常时期一定要稳住,不能自乱阵脚,秦怀道有大才,心思缜密,行事稳重,不可能留下把柄,三司会审奈何不了他,等他回来自行处理,咱们这些老东西只需要站在他身后就足够。”

“有理!我去找尉迟恭,宝林生死不明,他又是暴脾气,最容易出事,得先稳住他”李靖起身,朝外走去。

“我去跟长孙无忌聊聊,这头老狐狸的态度也很关键。”房玄龄跟上去。

两人分道扬镳。

李靖急匆匆来到鄂国公府,正好一辆马车过来,赶车的是尉迟宝琪,脸色阴沉的可怕,赶紧上前问道:“宝琪,车内可是你兄长?”

“见过卫国公,正是兄长。”

“他……人没事吧?”

“谢李公关心,兄长还在昏迷中,恐……”后面的话尉迟宝琪说不出口。

这时,府上大批下人冲出来,李靖沉声说道:“进去说话。”

马车入府后直奔后院,尉迟恭和起夫人都围过来,哭声一片,大家手忙脚乱地将人抬到房间,御医早已在等候,上前把脉,沉着脸不说话,看得大家紧张不已,李靖也担忧地看向尉迟恭。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