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63)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而朱元璋原本兴致勃勃,忽然看到了还在地上趴着谢恩的朱祁镇,一时之间不由感到有些恶心反胃,当即摆了摆手,开口道:“来人,将统庶人带下去,发往仁寿宫!”

伴随着朱元璋的雷霆震怒,几名锦衣卫立马便奉命而来,朝着朱祁镇的方向走去,望着朱祁镇的情况,他们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下手,最后在朱祁钰的示意之下,左右架着朱祁镇,朝着殿外拖去。

而整个乾清宫,也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血色划痕。

虽然乾清宫里变得脏乱差了起来,但朱祁镇消失在他们面前之后,倒是让大家觉得整个乾清宫再度变得乾清了起来。

舒服多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身旁太监捧着的沙漏,确定了时间之后,朱元璋当即问道:“差不多到点儿了,你的朝臣都来了吧?”

听到朱元璋的话语之后,朱祁钰便拱了拱手,苍白的脸上多出了几缕红润之色:“官员们元宵节休沐十日,虽然昨晚通知了,但难免有所耽误……”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眉头一皱:“咱规定,一年只有春节、冬至和咱的生日放假,这元宵节为啥休沐十日,谁定的臭规矩?”

对于这些官员,朱元璋是向来没啥好脸色的,尤其是贪官污吏。

毕竟幼年时的悲惨境遇让朱元璋对于这些官员,难以有什么好感。

既然拥有了权力,那就给咱往死里工作,放什么假啊?!

而听到朱元璋的话语,朱祁钰有些讪讪一笑,看向了一旁脸色有些尴尬的朱棣:“太祖爷,是太宗皇帝制定的休沐规矩。”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看向了一脸尴尬的朱棣,紧接着竟出奇的阴阳怪气道:“咱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咱的那个好大儿朱棣啊,难怪,毕竟是永乐大帝,咱这个糟老头子定的国策早就过时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语,朱棣连忙下拜请罪,对着朱元璋诚恳道:“陛下,官员也是人,若是一味的紧逼,反而对江山社稷不利,古人云‘堵不如疏’,正是这样的道理啊。”

“得了吧老四,你连咱留下来的皇位都能篡了,还有什么不能改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接着便看向了朱祁钰,进而道:“再派人催一次,半个时辰后,若有没到者,以后也就不用来了。”

还是那句话。

你不想干就别干了,还有不少的诸生没有功名,我大明还有不少进士举人正在等补呢!

听到朱元璋的话语,朱祁钰立马点头,紧接着立马召来景泰朝的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对其进行吩咐,然后卢忠立马点头,火速派人去传达旨意了。

而在锦衣卫离去之后,忽然间,朱元璋再度道:“说到这个朱祁镇,他身边的太监王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咱也看到了这个司礼监……啧啧,这是怎么回事儿?”

“咱严令禁止宦官读书习字,是谁又毁了咱的命令?!”

一语言毕,朱元璋将目光转移到了朱棣身上,意思非常明显了。

我的好大儿朱棣,不会又是你吧?

而看到朱元璋这般目光,朱棣一时之间也有些心乱如麻。

这是未来的我干的吗?我不知道啊。

朱棣刚才忙着和大哥、二哥聊天,完全没注意史书,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而朱元璋则是一字一句看了土木堡之变的全过程和景泰这七年来的大事件,倒也没有看中间的内容。

一时之间,朱棣慌得一批。

对于官员休沐这种小事儿,朱元璋不是很在意,但对于这种宦官不得干政的大事件,朱元璋却尤为愤怒!

这王振,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例子!

就算不是朱棣搞的,肯定也是朱棣这一支搞的,既然不知道具体是谁做的,那么算在朱棣头上,没毛病!

就在朱元璋目光愈发愈不善,而朱棣越来越心虚之时,朱厚熜便轻咳一声,开口道:“太祖、太宗,关于宦官干政是宣宗皇帝时期搞的事情。”

“宣宗皇帝在位时,内阁大学士等人的权力越来越大,他需要其他的力量来制衡他们,因此宣宗皇帝选择了与皇子们朝夕相处的太监,设立司礼监,让内阁学士来教导太监们读书写字,从此之后,司礼监的地位越来越高,最后成为了后宫之中最为重要的机构。”

朱厚熜笑着开口,不过同时也为部分太监辩解了一番:“并且宦官也是有不同的,那郑和也是位宦官,但率领宝船七次下西洋,将我大明威名远扬,三宝太监与这大逆不道的王振相比,孰是孰非一眼便知。”

宣宗皇帝,教太监读书写字?

听到了这一句话后,朱棣先是重重地松了口气,但紧接着又转过头来看向了朱瞻基,给予了朱瞻基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后,便又转了回去。

而感受到这个目光之后,朱瞻基身子一颤,心里绝望万分。

回永乐朝之后,都难以想象自己会遭受什么样的毒打。

第六十七章 早朝

“咚~”

卯时,午门城楼上的古朴凝重钟声在整个紫禁城上响起,一声接着一声,唤醒了大地,迎来了新的一天,也迎来了崭新的大明朝。

寒风拂过金水桥,水波粼粼之下,众官员裹紧了身上的官袍,虽然在休沐中被召集,但他们却没有任何的烦闷。

因为他们都知道,昨天夜里,紫禁城内发生了大事件!

空气之中传来了一股血腥味儿,群臣们隐隐能够看到,东华门前残存的血迹,以及周围……满脸肃杀的士兵!

众臣面面相觑。

“昨夜发生了什么事情,莫非是于少保带兵平乱了?”

“看来孙太后、太上皇想要趁着陛下病重,发动一次突袭……不过究竟是谁赢了,咱们要去拜见陛下,还是迎立新君啊?新君是沂王,还是襄王世子?”

“哼,无论如何,这群贼丘八又要掌权了!我辈读书人,岂能被这些泥腿子骑在头上、吆五喝六,当真是乾坤颠倒,朝纲倒转啊!”

“……”

群臣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在太和门前响起,按照常理来说,早朝时其实不能窃窃私语,纠察御史会在一旁记录,然后给皇帝打小报告。

不过今天的情况显然是不一样的:毕竟就连御史都很好奇发生了什么,自然同样窃窃私语,对于当前的局势进行自己的看法。

内阁学士王文气定神闲地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对于昨晚的动荡他自然知晓,身为景泰帝的嫡系,天还没亮王文便已经来到了殿外等候,正好看到了朱祁镇被锦衣卫拖着往仁寿宫方向去。

看到这一幕,王文便已经胸有成竹,自信了起来。

而其他臣子还在议论纷纷,消息显然是没有王文如此灵通。

“陛下驾到!”

伴随着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周围的大臣们纷纷俯首,山呼三声万岁后,方才高声呼喊道:“臣等参拜陛下,恭祝陛下圣安!”

“朕安!”

忽然,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他们耳畔响起,这道声音十分熟悉,但又有些陌生,让臣子们为之一愣。

“太宗陛下……”

礼部尚书胡濙(ying)更是精神一震,喃喃自语,老迈昏聩的眼光下,思绪似乎被飘到了很远。

他想到了多年以前,在那个明媚阳光之下,见到的杀气腾腾的新君!

他是建文二年进士出身,曾奉太宗皇帝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乃是朱棣极为信任的臣子,后来宣宗临终前,他也是和三杨并列的托孤大臣。

只不过当年的他年轻气盛,现在的他垂垂老矣!

若是太宗皇帝在,焉能有土木堡之变?!

这几年来,他常常如此愤懑不平的想着,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今日竟然在这里,再一次见到了太宗皇帝!

王翱也是感到震惊无比。

他乃是永乐朝的进士,自然是清楚这道声音的主人到底是谁!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