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178)

作者:东边的小周 阅读记录

谁知她这一念之差,却窥见一个惊天的秘密。

丽嫔笑盈盈坐到床榻边,温声道:“恭喜姐姐诞下皇子,臣妾方才在过来的路上瞧见嬷嬷抱着的太子殿下,太子白白胖胖的,五官大气,眉眼很像姐姐,嘴巴像陛下,一看就有着真龙面相。”

淑文皇后刚刚服用完汤药,额头戴着牡丹刺绣抹额,她脸上的笑意有些疲惫,容色却依旧明丽,轻声道:

“邺儿还这么小,那里能看出来什么面相,你方才说雍州大营出了事,可是羯族人又不安分了?”

丽嫔没有回应皇后的问题,依旧浅笑道:

“皇后娘娘是天生的贵人,当然不理解富贵之人的面相是何模样,臣妾当年怀胎期间,被陛下幽禁在冷宫,白日吃着残羹冷炙,夜里听着那些疯女子哭喊,终日惶惶不安,昭炎出生的时候,只有臣妾一双手那样瘦小,御医都说他活不过一个月...”

听到丽嫔提起那段过往,淑文皇后皱起黛眉,她愧意道:

“当年陛下太年轻,又刚刚登基,有些事他却是做错...好在大皇子如今身体康健,陛下在去往潩州前,还同本宫提起大皇子到了学习骑射的年纪,陛下准备亲自教他....”

丽嫔脸上笑容退去,眉眼低垂下来,整个人散发出冷漠气息,幽幽道:“是啊,陛下现在很喜欢昭炎,不过太子诞生后,陛下怕是再也想起不邵炎了...”

“丽嫔,你多虑了...”

“不少臣妾多虑,而是皇后娘娘被卓大将军和陛下保护得太好,想法过于天真!”

躲在紫檀屏风后的琬含心中感到震惊,不明白平日里对皇后毕恭毕敬的丽妃今日为何性情大变,在皇后虚弱的时候处处顶撞。

她正要从紫檀木屏风后走出来制止丽妃,却听到凤榻上的皇后发出了一声痛苦的低吟。

“丽嫔,本宫...本宫流了好多血,你快去让人传太医...”

淑文皇后看着身下的明黄色锦褥一点点染上血色,神色慌张向丽嫔求助。

可丽嫔却不为所动,她痴迷地盯着锦褥上晕染开的血迹,唇角浮起一丝诡异的笑容:

“臣妾就说娘娘太天真,事到如此,姐姐还想不透彻吗?”

淑文皇后看向桌案上空空的药碗,明眸微微睁大,不可置信看向素日里柔声唤她姐姐的女子。

“锦嫣,你...你为何要这样做?”

丽嫔缓缓蹲下身,目光平视女子娇丽的容颜,眸底泛起彻骨的寒意:

“姐姐可知,我无时无刻都在羡慕你,羡慕你高贵的出身,羡慕你有个顶天立的父亲,羡慕陛下对你的情深似海。我时常会想,如若姐姐不是卓家嫡女,没有战功显赫的父亲,陛下还会不会这般爱你...”

淑文皇后挣扎着从凤榻上爬起来,她伸手抓紧丽嫔的手腕,用尽一身力气质问:

“你...你对本宫的父亲做了什么?”

丽嫔脸上的笑容狰狞且阴冷,她瞥了眼桌案上的药碗,挑起细眉:“姐姐碗里加的东西,卓大将军昨夜就服下了,是我兄长亲手奉上的...”

“啪”

丽嫔右脸一歪,脸上火辣辣的疼意却不让她觉得恼火,她抚摸着脸颊,忽而咯咯笑起来,笑声像个森然的厉鬼。

“姐姐这一巴掌,早在我爬上陛下的龙榻的时候,就想赏给我了吧?”

明黄色锦褥上的血色越来越多,淑文皇后的脸色愈发苍白,她强撑着一口气,气息弱弱道:

“锦嫣,你恨我也好,怨我也罢,如若你尚有一丝人性,求你放过邺儿,我愿留下书信,恳请陛下册封劭炎为太子。”

丽嫔冷冷一笑:“姐姐当我傻吗?陛下看到姐姐留下的书信,岂不会对我生疑心。姐姐安心,太子的储君之位,我不会去动,亦不会伤害他的性命。”

言罢,她看向窗外明亮的天色,眸光如毒蛇般阴测,散发出恶毒与冰冷。

“姐姐这一世活得无忧无虑,殊不知有些人活着,却比死了还要痛苦!”

她一边说,一边慢悠悠凑到淑文皇后面前,唇角噙着残忍的笑意,细细打量着女子眼里流露出的惊恐和绝望,一字一顿道:

“我会让太子活得生不如死,姐姐可会瞑目?”

女子已经没有力气去回丽妃的话,她睁大双眼,眼角滑下两行泪,明亮的瞳仁渐渐失去光彩,变得灰暗,最终重重栽倒在血红的凤榻上。

屏风后,琬含瑟缩着身子躲在角落里,她紧紧捂住自己的嘴,迫使自己不发出一点动静。

直到丽嫔走出寝殿,惊惶失色地大喊起太医,她才颤抖着身子,手脚并用从屏风后爬出来,趁乱溜出坤宁宫。

当夜匆匆归来的耀灵帝得知皇后的死讯,愤怒之下处死坤宁宫里所有的人,这其中就有琬含的姐姐。

“当年,端嫔欲带我去皇上面前揭发丽嫔残害皇后的真相,可羯族人攻破雍州城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京城,紧接着南方闹起水灾,皇上根本无暇面见后宫嫔妃。等端嫔再见到皇上时,丽嫔的兄长已经成百姓口中的大英雄,而丽嫔亦被皇上册封为妃。 ”

“端妃清楚仅凭我的一面之词,根本不可能给皇贵妃定罪,十有八九还会引火上身,担心被皇贵妃发现我曾去过翊坤宫,我只得自毁容颜,隐姓埋名苟活...”

端妃和皇后素来交好,故而皇贵妃得势以后,一直在留意颐和轩的动静。

端妃装做什么知道,终日饮酒缅怀先皇后,对后宫之事漠不关心,这才让皇贵妃渐渐打消了疑心。

端妃虽然人在宫里,她却始终心系北凉的太子,得知太子要归京的消息,她便猜测皇贵妃恐怕要对太子下手了。

端妃命人潜入工部营缮司,果然发现翻修过的东宫有问题,原本用于地基的砖石全换成了易燃的松木。

端妃马上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宝华寺的一位故人,好在太子入京前送去提醒。

听完琬含讲述完二十年前的真相,詹灼邺黯淡的眸色像是泼上了一层墨,黑如点漆的深色之中,淬满了寒冰。

姜玉竹感到手中一空,她看到太子快步走至桌案后,抬臂摘下挂在墙上的龙源剑,遂转身离去。

她心生不安,急忙追了上去:“夜已经深了,殿下要去哪里?”

太子走得很快,姜玉竹需要小跑才能追得上。

月色下,男子剑眉淬冰,薄唇微抿,漆色眼底翻滚着浓烈的杀意。

“孤要去杀了她。”

第83章 东宫夜会

二十年来, 詹灼邺对自己天煞孤星的名声不以为意,不惜用手中利刃做实了他的恶名,用冷血凝结出一副铠甲, 任何流言蜚语都伤害不了他。

唯有足够狠戾嗜血的手段, 才会让敌人怕他,惧他,最终臣服于他。

甚至有时候,他觉得世人说得没有错,正是因他的出生, 母亲才会命丧黄泉。

他的母亲,在每个人口中都是如此完美。

女子在冯少师眼中聪明洒脱,在耀灵帝心中贤惠大度,在百官心中有母仪之德。

这样美好的女子, 却被他这个怪物害死了。

詹灼邺不止一次去想, 如若母亲没有生下他就好了, 女子能继续绚烂多彩的人生, 而他亦不必出生就面对世人的恶意。

怀揣这种愧疚, 詹灼邺活了二十载, 他从不敢奢望父爱, 因为他是害死父亲发妻的凶手, 他习惯了世人异样的目光,因为他生来就是一个罪人。

可今夜琬含披露的真相, 颠覆了他的世界。

无边无际的恨意在他心中不断积聚,如同滔天的巨浪,一波高过一波, 几欲将他吞噬,庞大的恨意彷佛一座沉重的大山, 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理智已然崩塌殆尽。

真正杀害他母亲的凶手,原来一直在宫中过着顺风顺水的日子。

浓烈的仇恨在心底滋生,随着流淌的血液不断蔓延开来,将男子一对狭长凤眸染成赤红色,此时此刻,詹灼邺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