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番外(24)

作者:杨弯月 阅读记录

士兵有狠狠地踩了他一脚,痛感从脸上传到大脑,胡大哆哆嗦嗦地张口,“在,在地牢。”

“地牢在哪儿?”

“寨主府邸后面的假山下。”

士兵没再说话,胡大被拖走了,地上留下一摊濡湿的痕迹。

司马绍带着几个侍卫,往寨主府邸去。

胡大被抓,胡二不知所踪,寨子里群龙无首,留下一部分士兵在寨子里四处搜寻这些残兵,剩下的,都跟着去了后花园地牢。

王桓不在这里!

司马绍从地牢里出来,迎面走来一个老者,身边的侍卫还在四处翻找新的机关入口。

“禀殿下,这位老者自称是寨子里的机关设计者,想见您。”

司马绍挥退侍卫,上前迎了几步。

“我知道殿下要问什么,我叫卢冬,这寨子里的机关都是出自我手,城外密林的迷阵自然也是。”

老者不知在这寨子里关了多久,形容十分狼狈,头发很长,胡子几乎盖住了整张脸。

“我是想问,这寨子里的机关是何人破坏?”

司马绍对他的回答不感兴趣,这些他早就猜到了。

“我也正想问,难道不是殿下?”

卢冬显然也被司马绍的问题问住了,有些惊讶,难道这寨子里还有第三股势力?

司马绍抿紧的嘴角因为听见老翁的回答不易察觉地一松,一定是王桓。

“殿下在找什么?”

熟悉的声音在司马绍耳边响起,他绷紧的肩背一下子放松下来,嘴角不自觉地噙着一点笑意,缓慢地转过身来,看着王桓。

“在找我的将军啊。”

王桓身上全是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头发高高的束成一个马尾,脸上却展露出一个大大的笑。

像是这世间最明艳畅快的少女,尽管浑身浴血,落在司马绍眼里,却是世上至纯至净。

这个女人,总是这样轻而易举地占尽别人的视线。

王桓身后跟着许多女子,还有几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王桓都还没来得及问他们从何处来,就开始并肩作战。

司马绍扫了眼王桓身后,“只是没想到,将军如此受欢迎,到哪儿就在哪儿组建一支新队伍。”

王桓懒得搭理司马绍的调侃,“外面怎么样了?”

“回将军,匪寨大半土匪已经全部歼灭,剩下的正在逐一清剿。”

王桓手下的一个将军站出来向王桓禀报战况。

“看见刘连了吗?”

司马绍只是微微睁愣了一秒,就反应过来,身后的士兵却都瞪大了眼睛,有些疑惑。

王桓没有解释,转头看向鸣翠,“麻烦你带他们走一趟密道。”

鸣翠连忙点头,她以为王桓只是一个军队中的小小将领,看如今样子,竟然是个大将军,一时间有点吓住了,又看王桓点名叫了自己,立马有些慌乱起来。

“好好,你们跟我来吧。”

“务必抓住刘连!”

小队人马跟着鸣翠一起去密道堵人。

找到王桓,事情就变的简单许多,至于她身后跟着的人,都被带回了军营安置,回到汉寿后需要挨个审查,以防有土匪混入。

善后的事情交由司马绍安排,王桓换了身干净衣服,在军营里闲转。如今整个军营,只有她一个闲人。

若说此次剿匪有什么遗漏,便是那胡二,不知所踪。

司马绍根据众人表述找画师描绘出他的画像四处张贴,在晋南全境搜寻此人。

第21章 卷一荆州风云 21-桃花源

王洋被救回来之后哭天抢地地抱着王桓抱怨了一通,“将军,他们从后面偷袭,我一招不慎,才叫他们得逞,耽误了将军的计划,呜呜呜~将军,你可不能怪我,下次我一定会小心,再也不会啦,将军。”

最后,还是军营里的一个小兵拉住他,告诉他此战已胜,他才惊愕地松开抱着王桓的手,收了声。

追着小兵头问,“啥,啥时候赢得啊,我咋睡了一觉就赢了呢?”

剿匪之后,士兵接连几天将山中城寨翻了个底朝天,另一边,司马绍请了最有经验的行刑人,挨个变着法地“伺候”那位胡大,短短几天,吐露了不少东西。

这两兄弟果然对刘连有防备之心,留下其不少罪证。

王桓火气大,懒得看这些东西,全扔给了司马绍,自己借着伤,安心休养,日日在军营招猫逗狗,好不快活。

一日,司马绍在营帐处理政务,守卫来报。

“禀殿下,将军说他晚饭不吃了。”

司马绍头也没抬,这几日,他已经习惯了王桓在军营里四处给他找事,“她又怎么了?”

“下午营地里有两只猫打架,将军在一旁给它们加油鼓劲,被猫抓了。”

侍卫显然也觉得此事说起来怪不好意思的,头悄悄地又低了一点。生怕一会儿就有东西要砸在他脑袋上。

“让军医去看看,把晚饭送到她房间。”

“是。”

士兵退出营帐前,还悄悄回过头看了一眼司马绍,见他表情丝毫不变,还在认真地看着面前成堆的文书和卷宗,没有半点不耐烦。

不愧是太子殿下,情绪真稳定。

直到武陵的事情处理地七七八八,拔营返回汉寿的前一天,王桓才又露面,径直来了主帐。没让人通报,自己扒拉开门帘,晃着手上新晋喜爱的小玩意儿,走进来。

“殿下,我听闻元亮先生近日新作一文,称武陵郡有桃花源,便想邀您前往一观,可愿拨冗?”

司马绍从案前抬起头,“桃花源?”

“就在这不远处,听闻哪里隔绝于世,与外界不通,殿下可愿随我一探?”

“走吧。”

司马绍很是利落地把笔搁下,站起身抖落了一下衣袍。

王桓本来只是来炫耀炫耀,本以为司马绍公务繁忙肯定会一口回绝,见他如此爽快反而有点惊讶,“那你事情处理完了?”

“没有。事情是处理不完的,人得学会给自己找点乐子。”

王桓有理由相信,憋在主帐这几天,把这人给憋坏了,好不容易有个机会溜出去玩乐一番,自然情愿得很。事后还能把责任推在王桓身上,可谓是一举两得。

只是这会儿,王桓悔之晚矣。

只能挑挑眉,小心询问,“要不你再考虑一下?”

“考虑好了。”

可是我没考虑好!!!

尽管王桓心中愤懑,但还是跟着他一起出了军营。

两人出门没带侍卫,各自骑了一匹马,朝着武陵郡城里去。

这几日,随着匪窝被端,刘连下狱的消息传出来,百姓们只觉大快人心,甚至许多商铺,食铺都为此欢庆,打出大红色的门帘,打折销售。

街上的百姓也对此津津乐道,不管哪家茶馆酒舍,剿匪的故事都是百听不厌,就连时兴的话本子都出了好几个版本,在坊间传阅。

王桓和司马绍没有在城里停留太久,一路朝着文赋中,捕鱼人捕鱼的溪边去。

两人把马拴在树下,往河边摆渡的渔翁走去,“阿翁,这船我们可否租赁?”

王桓拿下别在腰间的钱袋子,从里面拿出一块儿碎银递过去,目测在二两以上,“这些可够?”

“自然,自然够。”

那老翁没想到这客人出手如此大方,他不过一只小小的乌篷船,客人便肯出二两银子租下,自然高兴得紧,赶紧上前几步接住银子,用牙齿咬了咬,又放在手心掂量了几下,将船痛快地租给了王桓他们。

那日在山上剿匪,王桓的一侧肩膀受了伤,司马绍主动接过船桨,船缓缓离岸,往湖中心去了。

此时正是深秋,湖边只有枯枝断叶,风从水面上吹过来还有微微凉意,这里几乎没有旁人。

明明眼前算不上什么美景,王桓还是觉得异常舒心,躺在船边,没受伤的手臂垫在脑袋底下,一条腿翘在另一条支起的腿上,嘴里叼着随便在岸边拔下的芦苇,难得清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