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163)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本……本侯爷忽然想起账目不对。”他仓促期间来不及多想,“调转马头,回通州!”

去了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艘船南下,然后随便找个地方靠岸躲一躲,看看形势。

万一呢?

此时此刻,方沐贤也得到了回报。

他很自信张鹤龄会被吓得不回城,那就够了。

“二信,去跟侯爷汇合。带着他,尽量躲,躲得越久越好!”

他嘴角挂着一丝有趣的笑意,如此行事,应该不会有任何一人能想到。

《野记》,日精门的一把火,东南莫名其妙的两刀四箭,现在就该由他自己再去燃最后一把火了。

应该都觉得就算自己异常聪明警惕,但应该所图甚大、必定惜命吧?

那可就错了!

“干爹!”中年模样的汉子眼含热泪。

“我这一生能做成这几桩大事已经足够了。”方沐贤微笑着,“和四悌见机行事,如果情势不对,就留着有用之身弃他而去,出海找我二哥。放心,只看现在城里都静悄悄,就说明要么只是我多虑了,要么则是不愿生出乱来。你只要出了城,就会有法子,干爹信你。”

中年汉子跪下来磕了几个头,抹了抹泪掉头出门。

方沐贤开始整理衣服,他慢条斯理地梳好了头发之后,又对着铜镜端详了一下自己的容貌。

随后,他施施然出了门,就像一个悠然闲逛的中年读书人,还脸带微笑地时不时看看这里的店,那里的行人。

一路走到了承天门附近,仍旧是什么事都没有。

但他知道,应该有许多人在盯着他。

寿宁侯如果没入城、突然返回通州,应该也有人盯着他。

可是没关系,都一样。

寿宁侯就是张太后的亲弟弟,皇帝就是张太后的亲侄子,他就是张太后选立的。

很为难吧?

想到这里,方沐贤就更开心了。

寿宁侯、建昌候跋扈这么多年,他方沐贤参与了多少事?

户部?方沐贤不屑地看了看远处的户部,反而在官吏们来来往往、时刻有人盯着的承天门外金水桥畔站住了。

随后,他郑重又严肃地理了理衣袖,大礼跪拜后挺直了腰杆朗声大喊:“罪民寿宁侯府管事方沐贤,有不法事自愿出首!”

从他在那里站住开始准备行礼时,暗中留意着他的骆安、承天门楼上的陆松就变了脸色。

但他们的人赶过去需要时间,而方沐贤的喊声已经响彻六部五府与承天门附近。

日已西斜,他消瘦的身影里骤然就生出一团令人感觉刺骨冰寒的风暴,席卷开来。

……

范廷瑟瑟发抖地看着被押向锦衣卫的方沐贤,他没敢大胆地走出户部大门去看热闹,但方沐贤竟然发现了他,并且冲他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

……你妈,范廷缩回了头,冷汗淋漓,满脸发白。

放值之后要不要先回去安顿好家小?虽然没任何牵连,他只是办事的,但万一呢?

天杀的!到底出了什么事?

这个疑问盘旋在很多人心头,直到六部九卿还有崔元等都出现了,告诉他们该干嘛就干嘛,放值后照常回家。

可那是寿宁侯府的方管事啊!他到底有什么不法事要出首,还是在承天门外跪禀?

国策大臣们出来安抚了一下人心之后,又重新往承天门内走去,不就说明发生大事了吗?

可是京城又没有宣布宵禁,城门还开着!

藩王继统的刺激,都已经半年过去了,还没结束吗?

但御书房里,君臣是放松的,而且表情古怪。

那极富仪式感的一跪,竟让此时的君臣感到滑稽。

“朕与众卿有定力,京城官民就会有定力。”中圆殿里,朱厚熜说道,“虽然确实很意外,但现在反倒越来越明显了:那个方沐贤越是刻意做这些,越证明其实并没有已经很强横的勾连。他的目的,只是想制造猜疑混乱。”

疑惑也笼罩在国策大臣们的头上,崔元说道:“寿宁侯急匆匆赶返通州,不用管吗?”

“不用管,他难道敢起事?建昌候不是还在城中吗?”朱厚熜脸色古怪,“先看看这个方沐贤要出首哪些事。”

蒋冕凝重地说:“臣倒是大约有揣测了。连月来看似四处火起,逆贼既然只是希望我大明乱起来,这几桩事自阴谋起,贼子是以阳谋自诩。”

有几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随后神情复杂地看着皇帝。

“蒋阁老,说说。”

现在大家都在等着骆安那边把方沐贤的自首内容呈过来,但蒋冕一开口,又显得他的呈奏内容根本不重要。

“日精门之事,寿宁侯知或不知,不重要。”蒋冕叹了一口气,“其时陛下不愿继嗣,初次视朝又锋芒毕露,杨阁老哭谏、毛澄贬官为民,君臣似成水火之势。日精门之火发于雷雨之夜,虽可托辞天灾,然既然意不在陛下,自然还是希望朝堂乱起来。观其今日承天门外出首,这贼子本就有死志,根本不怕陛下怒而彻查,只怕是盼着彻查。”

归根结底一句话,张太后身份超然。

“不意陛下极为持重。”毛纪也开了口,“其后慈寿太后面前,晨昏定省无有缺失,朝堂渐趋稳定。然陛下策问富国、钱宁江彬案再起波折、追谥于忠武公、王侍郎于经筵剖讲经义,暗流又起。待到张孚敬南下,陛下令天下官吏论海,贼子又以为觅得良机,借东南偶有因仇因匪杀官之时悍然出手。所凭恃者,是杀官大案不得不查,而东南官绅本就因学问之争、新法之忧、海禁之变而人心惶惶。”

杨廷和无奈地摇头:“朝堂亦如是,东南事起,其时臣等也顾忌重重。贼子以为此乃阳谋,盖因陛下御极以来确实风急雨骤。”

朱厚熜默默地听着。

王佐和张子麟的密报,东南那九起命案中蓄意杀官的几起,从迹象来看确实就像是随机动手,目的只有一个:短期内凑数,显得东南已经要炸了一样。

借新法、海禁以及心学理学之争给东南带来的担忧,挑拨生事。只有这样大规模的杀官,朝廷无论如何不能置之不理。案情很难查,就得查很久。查得越久,神经越紧绷。

“及至今日一经传召,贼子径直挑拨寿宁侯返转通州,再到承天门外出首……”王琼脸色古怪,“这个方沐贤,实在是早存死志,一环扣一环。看来……日精门之事,寿宁侯恐怕真脱不开干系。陛下,难办了。惊弓之鸟,那寿宁侯为活命,恐怕极难轻信,难道调兵捉拿?”

于是纠结点又回来了:张太后身份超然。

“可见德才与地位不相配,危害多大。”

许多人都表情复杂地看着皇帝: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调侃这一点,难道明年选后妃真准备改改祖制?

眼下的事情不够麻烦吗?

朱厚熜笑了笑:“古来刺驾者不知多少,朕既为帝,此生只怕也必然会遇到,不会因此怒极失去理智。但寿宁侯如果真是那般愚蠢,慈寿太后岂能不识大体?许多问题啊,其实往往都要靠坦诚沟通来解决。朕现在虽然还不明白这方沐贤生乱是图什么,但总算知道他并非已经暗中纠集了难以想象的力量,那有什么可怕的?”

顿了顿之后,他严肃了一些:“朕今年登基之后,朝政的新气象可能会令人不安,因此给了贼子机会。但是,只要是朝政有新气象,终归会让一些人不安,终归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如今可喜的是,朕是懂得这一点的,众卿也知道朕确实懂得。之所以显得风急雨骤,无非藩王继统、新旧之际的大背景而已。改元之后,自会渐渐安定下来。”

说完之后,朱厚熜神情略显悲伤:“若无袁师,今日恐怕局面相当不同。”

袁宗皋病重,听到皇帝提起他,杨廷和也沉默了。

如果没有袁宗皋在刑部大堂上以身作保,让王琼等人能够戴罪立功依旧担任九卿,那件事当时就失控了。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