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187)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戴着戒指颇为粗犷的那位雷兄咧着嘴:“这珍珠啊,广东若凑不出大头,那陛下的婚事可就难看了。张藩台担着责任,珠池那些阉货是死活不肯说什么内情的。老子估摸着,这次不知要逼死多少疍民,就算调兵去捞也捞不够!七年里大捞三次,哪那么多珍珠?”

“这么说,都愿意一起?”摇折扇的雅士微笑着,“真逼急了,说不定临时给各县加派本色珍珠。要做,就做到那一步。等乱子起来了,看张抚台是先继续杀陛下的家仆,还是去各家各户大索珍珠。”

“到张藩台那里就够了。”倒是有一人连连摇头,“我去四川进茶时,跟张藩台的侄子相熟。他从四川调任广东,不会不知轻重。先等珠池采捞的结果,张藩台眼见这坐办无法完成,自会请耆老出面。到时候,再把价钱谈妥就行。”

“不!”那折扇凛然一合,雅士脸色阴狠地说,“是为了那点银子吗?广东真要把新法推下去,你我谁家能幸免?天子赐剑虽利,又岂能尽斩广东良民?并非我等不满,广东百姓之苦之怨,陛下只怕还不知道!”

他盯着最先说话的那人:“老庞,你不妨先暗中散两颗好珠出去,卖给那喜好炫耀之人。不消你我出手,珠池太监自会找上门去威逼强买!闹出几桩命案,再请朝中之人把疍民死难、内臣盘剥、广东上下搜刮民财以邀君心之事都参上去!风一起,其余两京十二省自不需提醒,皆会一拥而上!”

遥远的紫禁城,与军情奏报一起递到的,是张孚敬请麦福那边传来,不会经过通政使司的密奏。

林清萍站在一旁,看到皇帝眼里平静的冰冷。

朱厚熜在习惯。

身为这个时代的皇帝,他要习惯许许多多的事在千里之外会变成什么样。

没有他,大明那些真正的老百姓还是会这样苦。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真正能把刀砍到那些把广东二十三万多顷应赋田地变成七万多顷的人头上。

还不能生砍,因为那代表着目前最强大的一个阶层。

朱厚熜甚至都怪不了杨潭他们,因为他们只是非常正常的一个官僚。

皇帝的大婚,历来确实是这样的。

哪怕朱厚熜先只娶一个孙茗,帝后大婚也不可能不大肆操办。

如果不办,反而又是让他们无所适从,让地方乱猜的情形。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以之为引子,再往前迈一步。

只是这一步,会先沾上老百姓的血。

朱厚熜放下了密奏之后就对黄锦说:“告诉麦福,让他转告朱麒。去年没立下的功,今年有机会,好好练兵!”

他往后面的龙榻走去,林清萍跟在身后。

身为皇帝,每天不知道多少子民正在各地因为各种原因死去,他不能被这些情绪左右思绪。

他不可能跨越时代去走什么别的路,他只能走他越来越冷酷的帝王之路。

“你知道朕为什么一定要要了你吗?”

林清萍默然摇了摇头。

是啊,她年龄大了,出身卑贱,仅仅是因为生养更安全吗?

“朕要给天下许多子民以尊严、体面,就从你开始。”朱厚熜又调整好了心情笑起来,“你在朕身边,朕就会时常记得这一点。”

他继续提枪上阵,而让朱麒厉兵秣马的旨意,也随之南下。

第156章 这样闹喜,朕很不喜欢

“那些西洋人知道的海外物产,就是这些了?”

乾清宫里,朱厚熜饶有兴致地看着一叠画纸,比对着形状,然后看祝允明标注在上面的名字。

“奴婢把每个西洋人都问了一遍,让他们好生回想。待画样出来好,又让他们都看了一遍再指正,就是这些了。”

魏彬和祝允明等候在一旁。

朱厚熜点了点头,看完之后就递给了高忠:“把这些都整理一下,刊印成册子。”

魏彬知道要怎么做,之前陛下说过了。海贸行开始经营之后,就要开始担负起为陛下搜罗海外物产的责任。

朱厚熜又看向了祝允明,只见他神情颇为疲惫。

也不知道在这件具体工作中他是不是受到了什么惊吓和刺激,也许是魏彬问那些欧洲人的手段?

“旨意到南边,他们再乘船过来还要些时日。”朱厚熜笑了笑,“吴中四大才子京城再聚首,倒也算是一桩盛事,可惜已经去了一个。”

祝允明每天都心惊胆颤的,也不知道皇帝对于《野记》一事究竟要怎么处理。

“陛下,臣等才疏学浅,那都是旁人闲谈,让臣等担此虚名。”

朱厚熜不置可否,又问魏彬:“西苑那边收拾得如何了?”

“依陛下旨意,都收拾出来了。”魏彬回禀道,“万寿宫以北,虎城、羊房、豹房、天鹏房都做了清理,已建好的殿宇、屋舍都已经重新布置过,适宜起居了。”

“祝允明,你就先去那边住着吧。高忠,你带他去,让他挑个雅居,要什么陈设都先简单配一点。”

祝允明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他听到了豹房两个字。

惴惴不安地被高忠带着往西走,出了宫门之后看到了太液池,他才忍不住问道:“高公公,不知陛下让我住到这西苑,是有什么安排?”

高忠笑眯眯地回答:“恭喜祝先生,您可是第一个有幸住到这里的名士。去年朝臣们请奏将先帝设置在这里的豹房拆除,是陛下惜民力钱财,这才定了下来不如另做他用。魏公公调任内官监后,倒有大半时间在拾掇这里。如今咱家也不知道陛下要将此处作何用途,但既然是陛下亲自谋划,自然是十分重要,没想到陛下竟让祝先生住过去,看来这谜底也快揭晓了。”

祝允明一头雾水地随他过了玉河桥,高忠指着右手边介绍道:“这是玉熙宫,前面就是西十库,酒房、花房也都在这。左手边那就是光明殿、万寿宫了。咱家听魏公公说,将来这皇城之内,西苑这一带恐怕都会用上。”

怔怔地看着这规模巨大的皇家园林。要论占地面积,这西苑加上水面,比三个紫禁城都大。

陛下要用这西苑来做什么?

朱厚熜现在也出了紫禁城,他到的地方是紫禁城西墙外。

这里贴着宫墙的是很多直房,尚膳监在这里设了甜食房等诸多不需热食的糕点房。它们的南面是专门为皇宫制造各种器具的御用监,它们的北面则是兵仗局。

作为十二监四司八局之一,兵仗局有“小御用监”之称。

在普通人看来,兵仗局与工部军器局是朝廷制造军器的两大部门,但实则兵仗局还负责禁宫之中其他铜铁器具的制造。

比如锤子、钳子、剪刀、针……一切方便杀人的利器。

又比如宫里的锁,锣鼓,钟鼓……

兵仗局的地盘其实不小,现在这个位置只是掌印等人的办公地方和一些宫中小物件的制造场地。在紫禁城东边,兵仗局还有横跨六条胡同的地盘,它辖下的火药局也在那边。

“奴婢叩问陛下圣安。”

天子驾临,兵仗局掌印赵运发带着底下人一起在门口跪迎着。

“起来吧,进屋说话。”

朱厚熜进屋坐好,随侍的乾清宫太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茶点都默默地放到一旁桌子上。

赵运发则上前弯腰说道:“陛下大婚所需礼器,奴婢正命底下人和匠户们加紧造办……”

“……好,这些你照常安排就是。”朱厚熜却问道,“听张锦说,广东运来的西洋人枪炮、弹药,你这边想要仿造出来有些麻烦?”

赵运发这才恭谨地回答:“回禀陛下,正是如此。其实自宣德以来,匠户逃籍者便越来越多,军器匠役日渐不堪用。若非如此,正统年间也不会开各边自造铜将军神铳之例。弘治四年,湖广、广西获准自造。正德六年,青州左卫获准自造。七年,徐州。十二年,凉州。”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