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313)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臣妾?”

“简单,你先帮着做个大概。下一步,朕自会安排你父亲与翰林院一起完成。”

朱厚熜要文素云帮着做的,也就是为这一版简化字把偏旁部首与笔画数量相结合的新字典样式做出个模子,把已经完全的这一批简化字誊抄一遍。

自从秦始皇把各国文字统一简化,之后从小篆、隶书到楷书,已经近两千年了,文字并没有更大规模的简化。

而更简单易学的文字才是下一步扩大教育规模的基础。

如今,纸张、印刷的技术都相比秦汉唐时进步了不少。竖版的排版除了竹简这个历史原因,剩下的就是强大的使用惯性。

排版习惯倒是可改可不改,只不过若要推广算学,这件事还是要试一试。没有一批有一定算学素养的人,各种技术的推广恐怕还是会存在一道阻碍。

而一定要把字再简化一下的原因,是未来的大明对于识字之人数量的需求。

在朱厚熜的目标里,将来的整个官吏系统内部,不允许再存在文盲,军队之中也一样。

因为不识字,这才让读书人可以对诏令、律例、公文等各种解释,使百姓、兵卒懵懂无知。

刚好,新法之后整个大明对于官吏数量的需求也很多,是推行这一套新东西的时机。

文素云磨完了这一点点墨,抿着嘴站到了一旁翻看着朱厚熜已经书写好的很多张纸,然后转头看着仍旧流畅而专注地书写着新字的皇帝。

要把形体各异的这么多文字一个个都简化出来,这里面所需要的功底是文素云难以想象的。

因为已经定好的这么多字,每一个看起来都那么自然而然、合情合理。

若每个字都能少上三五画甚至更多,那么再书写起来自然会快上不少,学起来也更简单。

他说已经忙了几个月,好像这事情很难一样。可这种事哪怕让大儒来做,也是慎之又慎,动辄需要不知道多少人花费多少年功夫。

在陛下这里,倒像是他刚才又喝了一口茶那么简单。

朱厚熜照常只是打了个样,根据自己这几年来的感受,筛选出了一批数百个常用字,把自己记忆里与之对应的简体字写了出来。

他搁下了笔活动了一下手腕:“黄锦,搬个软凳过来。朕今天写的这些不是字,而是字旁。”

“字旁?”文素云疑惑地说了一句,然后说道,“臣妾就坐这里嘛。”

指了指朱厚熜的腿,朱厚熜瞪了瞪眼。

成何体统?

“……”文素云只是越来越喜欢跟他撒撒娇而已,而且,都大婚一年多了,难道说自己还没熟吗?

黄锦笑呵呵地搬来了软凳,朱厚熜这才跟她讲着这筹划中的《大明字典》的体例。

如今没有所谓拼音,那就只用偏旁部首和笔画查字的方法。

这套字典,还要有简繁对照。

既然要做这件事,标点符号及断句这种事自然也要容纳进去。

因为周诏逝世,朱厚熜为了表达尊重,这两日是辍朝不视事的,也等一等四川的新消息。

养心殿内,文素云就这么接受着一套系统的文字标准培训,而且要在这里面发挥作用。

“……臣妾怕做不好。”她天然地感觉这件事没有她这一介女子参与的份。

“都说了,你就是帮朕做些费时费力的事,把朕刚才说的那些做出个样子来。”朱厚熜说着说着,文素云其实也已经半靠在他怀里,“要不是之前这部分只能朕自己来,朕也就安排你们或者黄锦去做了。”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给她们各自找点事做,免得在后宫里无聊起来,只知道争风吃醋。

孙茗和林清萍都有孩子带,那九嫔,朱厚熜安排了每人学好学精一两样乐器、舞蹈。皇帝时不时去“考察”一下,也算一种PUA了。

颇有一种按学习效果耕田的意思,顺带还享受一下专属“女团”。

但文素云的精力过于旺盛,朱厚熜决定用类似这样的事来消磨她。

“让卡萝丽娜和曲梅也好好学。”朱厚熜又吩咐道,“学好之后,你们再把养心殿和乾清宫、长乐宫里办事的人教会,选几个学得好的去内书堂。”

黄锦在一旁说道:“陛下,您教奴婢就行了啊。”

“你还嫌不够忙吗?”朱厚熜瞥了他一眼,“除了韦霖、谷大用和麦福,各地镇守,尤其是南京守备,去问问张锦和张佐议出名单了没有。”

与参策齐赴各地相对应的,是这一轮各个要地镇守太监的大调换。

登基之后,朱厚熜一方面挡住了当时杨廷和他们关于撤除各地镇守太监的请求,另一方面还没对各地镇守太监大肆更换。

在这个过程了,出了两广镇守太监傅伦的自尽,还有甘州兵变中那个镇守太监的事。

而接下来的这个阶段,各地镇守太监的职能将逐步转变,最主要的一件事会变成只是帮助皇帝在地方作为锦衣卫、内厂系统的情报与各省总督、总兵官之间的沟通人。

在将来,其余的工作恐怕会变成皇明记的各地的一个“运营负责人”。

像这样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内臣身份,还要有一定的账法基础。

黄锦去了司礼监,回来时候喜上眉梢,带来了最新的消息:“陛下,成安伯已经擒住了高克威!”

朱厚熜精神一振,拍了拍文素云的屁股:“你把这些都带去,照朕说的做!”

说罢就往养心殿前院的御书房走去:“传参策过来!”

……

得知高克威已被擒获,杨廷和等人都松了一小口气,然后齐声称呼陛下圣明,布置得当,用人得宜。

朱厚熜笑着说道:“正如此前所说,天下没那么容易乱,真想谋逆,需要的胆子不小。如今,主动权在朝廷。阳武侯没问出太多东西,只是高克威落网之后,杨君林又吓破了胆说了一些情况。”

顿了一下之后他收起了笑脸:“五军营城守十营之所以哗变,是因为其中千总、把总有几人是经高克威走了张伟的门路铨选进去的。这几人,便算是某些人布置在京营中的暗子了。不用想,必定是地方上田土等诸多利益牵连颇深。”

崔元立刻表态:“臣必定再与定国公等商议,好好清查一下京营诸将。”

“不必!”朱厚熜摇了摇头,“都是墙头草罢了,难道是当真早就策划好了谋反?无非看看新党声势、朕意动摇与否。如今,更需要对准的目标却是杨君林这样的人物,他又供出了一人:应天府尹孟春。”

众人神色凛然。

应天府尹,那是在南直隶心脏了。

“四川有变,高克威被擒,消息瞒不住。”朱厚熜说道,“蒋卿,郭勋、夏言都在南京,你直接去便是。眼下张伟、高克威两桩谋逆大案已查实是有关联的,那就不必再留手。传旨四川,械送杨君林、高克威入京,一路不必掩盖其罪行。谋逆之人顷刻便落网,且看天下还有几人胆大!”

经此一事,杨廷和胆气壮了不少。

锦衣卫和内厂之前在各省的布置,绝对是会让文武官员群体如芒在背的。

但此刻对新党而言,他们起到的作用却也显露无疑。

如今的主要矛盾只能是新法会不会成,至于皇权对文武百官的监视更加严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在帝师周诏去世后的第四天朝会上,在京朝参官率先知道了令人震撼的消息。

一共七位参策分赴各省就任总督,京营将累计选锋三万分赴各地。第一批,是蒋冕前往南直隶,神机营和五军营各三千选锋分赴湖广、四川。

多出来的一连串高官之位、新法煌煌之势已经显露的刀锋,都在重重敲打着许多人犹豫不决的心灵。

此时的山东曲阜,衍圣公孔闻韶刚刚接到旨意不久,他还不知道京营的利刃已经出鞘,更不知道一个喜欢持刀的张杀头即将总督山东。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