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535)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战争啊……”朱厚熜喃喃自语。

陆炳奇怪地看着皇帝:“陛下,此等大捷,多年不曾有了,何必闷闷不乐?”

“朕什么时候才能有一桩大事做完之后,发现自己这次不算是急功近利了?”朱厚熜耿耿于怀的是这一点。

陆炳睁大了眼睛:“陛下,您才刚过二十岁呢!年轻人,急切一点不是很寻常吗?要我说,朝堂上都是老成的,陛下年轻,有谋算,敢对鞑子……额……亮剑,这多好啊!”

朱厚熜哑然失笑:“不年轻气盛,不叫年轻人吗?”

“就是这个理!”陆炳点头。

“行吧。这叫花了一百分的努力,得了五十分。”朱厚熜看着他,“下次一步步做到六十分、七十分、八十分吧。倒是耽误了你的婚期。”

随后这场战事的发展,充分给朱厚熜上了一课。

与他这个来自五百年后的灵魂不同,一样年轻的俺答向他诠释了什么叫自小在尔虞我诈中长大,什么叫合格的政治领袖。

不管他原本有着什么样的战局谋划、战略目标,当他知道了黄崖山之战的结果之后,他恐怕就另外有了想法。当他知道井坪之战的结果之后,他立刻就改变了想法。

宣府大军对虞台岭、万全右卫的反攻几乎没受到什么像样的阻力,只留下了百余断后之军。俺答早把那一带好好劫掠了一番,然后从容撤出。

途中,只有李瑾、何全安、严春生等人及时出现。虽然给土默特部造成了一点小麻烦,救下了一些他们掳掠走的人、留下了一些物资,但也向俺答暴露了大明有一些很特殊的部队和军器的情报。

“……鄂尔多斯部元气大伤,博迪将面临宣府将卒的反扑,在燕山中撤出不易。反倒俺答,有力克虞台岭和万全右卫、在洋河以北劫掠不少的收获。此消彼长,他在草原上的声望……”

朱厚熜一声长叹:“而朕得到了什么?劳师北征,耗费粮饷,谋算成空。”

杨一清沉默半天,最后说道:“大明诸边接敌,臣斗胆说一句,大明没败,便是大胜,何况有井坪大捷?此战虽耗费不少,损失不小,死伤众多,但草原上终究会开始争权夺利。右翼三万户间实力威望此消彼长,博迪与俺答之间会嫌隙更深,而陛下则赢了一革边镇旧弊的时机。”

“只怕博迪听闻消息也无心久战了。”朱厚熜挥了挥手,“尽快将鞑子完全赶出大明吧。”

两天之后,俺答的“老”谋深算才给了他真正的震撼,也是巨大的惊喜。

“陛下!陛下!”杨一清也失态地赶了过来,“伯安遣抚宁侯率奇兵自边墙一路西北去夺龙门所,准备堵住博迪!”

“古北口撤兵了?”朱厚熜震惊地站了起来。

“详细情形还不知,消息是从四海治所传来的。但如今只要出了边墙的那千五精兵和龙门卫能再次去堵住独石堡,那博迪就很难出去了!”

“……真神兵天降!”朱厚熜看着眼睛突然就血红的李全礼,“去吧!朕无忧矣!”

“末将领旨!”李全礼人还没出门就大声地喊着,“备马!备马!”

北元之主被俺答“卖”了。

是卖吗?战局不利,土默特部可是被宣府主力和大明皇帝的护驾大军一起攻击,迫不得已才撤出的啊。

是博迪自己过于深入,也推进不力,蓟州那边没牵制住明军。

朱厚熜本以为君臣谋划的这一局即将虎头蛇尾,谁知战局走向莫名其妙,俞大猷在西线痛击套虏之后的连锁反应竟然是博迪身陷燕山。

现在,独石堡中的朱麒苦苦支撑,两眼中都是疯狂。

“六年!六年了!”他大声喊着,“本侯在广西剿匪,在湖广拼命,现在就指望这一战了!鞑子不擅攻城,无论如何,给本侯顶住十日!大司马说了,十日之内,他必率援军到宣府!陛下和杨总参那边,也必会来合围!”

朱麒奇袭龙门所的消息是途径延庆边墙的四海治所传到宣府的,而这个时候王守仁的军情也终于从密云那边送到了宣府。

【臣闻井坪大捷后自作主张,已与古北口外朵颜卫都督花当密议好贸易之事,他允诺按兵不动。套虏元气大伤,俺答必会撤兵保存实力。若再陷博迪于燕山,北元纷乱不休,俺答大大有望逐鹿草原。臣已命抚宁侯自边墙急行军前往龙门所,盼陛下……】

朱厚熜还能说什么?

长城既是防卫设施,也是边镇的“高速公路”。

而王守仁不负他的赫赫名声,从一些情报里准确判断出了接下来的走势,然后做出了准确的决断,更能先跟墙头草花当谈好,保证蓟州那边不出大问题。

现在,宣府东北面的燕山里,有一条大鱼。

朱厚熜很快又见识到了如今边镇将卒的“士气”。

个个请战!

开什么玩笑……这是什么土木堡之变啊?

他们都想为大明也抓个留学生!

第340章 北元之主必须留在这!

郭勋是吃不上这口热乎的大功了,鬼知道俺答会不会去而复返,趁明军去抓大鱼而再从大同杀进去抢掠一番?

现在郭勋大难不死,立功上瘾,因此对俺答破口大骂。

博迪就没骂俺答。

已经骂累了。

眼前的问题更严峻,俺答撤走的时机太好了。

对这一点,在龙门所苦苦支撑着的朱麒也有体验。

“侯爷,若是古北口的鞑子从丰宁那边过来,我们如何能守住那么久?”

朱麒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围住北元大汗,有望擒住,那是何等功劳?

“他们一定会来!”朱麒咬牙切齿地说道,“所以一定要守住!”

如今这种局面,博迪脱离危险最快的方式,就是和古北口以外的麾下一同夹击龙门所,从这里出边墙。

等古北口那边的翻山越岭去护住坝上粮道再从独石口出去?大明龙门卫和张家口堡的军队不能沿着边墙更快机动到那边吗?

巧了,这一带是燕山,博迪的大军在山里尽管人均四条腿以上,却能快上多少?古北口那边的鞑子赶到龙门所也更近!

朱麒感觉自己站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四海治所、延庆州诸军必定正在全速赶来!泼天大功就在眼前!守住!”

此时此刻,唐顺之也赶到了宣府,毕竟怀来那个方向的粮道已经安全了。

何勳统帅的标兵营之前协守张家口堡,有一些损失。但现在面对如此功劳,也一个个红着眼,请求和那三千精壮工匠一起入燕山增援合围。

傅铎这个宣府总兵如何能置身事外?早已从龙门卫率军出发,统帅之前就回撤到龙门卫和增援过去的、出了边墙的那些边军。

出了边墙去为那一支之前计划里堵截俺答军队的边军筹措补给粮草的张镗,从张北东面的白庙滩最快速度往坝上那边转移,先行探查坝上那边的动静。

朱厚熜与杨一清、唐顺之、回到宣府的王宪等人研判着随后的局势变化。

“套虏这一战死伤了四千余,所获极少。俺答一部,损失最终在虞台岭之战,死伤千余,但其后却颇有所得。”王宪认真说道,“博迪若死或者被擒,俺答势必坐大。待其一统草原,又是另一个达延汗!”

出乎朱厚熜意料之外,现在边镇重臣却在力主把博迪放回草原。

“此战动静如此之大,俺答撤兵陷博迪于燕山,如何能服众?况且博迪有长子八岁,这汗位无论如何也落不到俺答头上。”唐顺之在反驳。

“套虏领主衮必里克是他亲兄长,此次折损虽大,却怨不得俺答。套虏之败,是大同西路守军一己之力。武定侯虽去了井坪,胜套虏之时却并未有大同其余诸路大军出力。正因如此,衮必里克威望更将一落千丈。”杨一清点了点河套一带,又点了点宣府、蓟州正北面的察哈尔部一带,“至于陷博迪于燕山……”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