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537)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在历史上,在此刻的现实中,博迪都比俺答差了一个层次,因此现在正在大汗偶像包袱的重压下浪费着宝贵的时间。

大明的长城确实有很多地方破破烂烂了,但相比于群山之中的崎岖小路,这长城此刻发挥起它重要的军事功能:军队调动。

宣府西北面仍旧在加强着防卫,但是李瑾、何全安、严春生这些机动力量,从居庸关外延庆州的四海治所甚至蓟州的援军,正沿着长城从东西两个方向去合围。

而在燕山西麓的山脉中,则是李全礼、傅铎统帅的大军分别从长安所、龙门卫的方向往赤城包围。

山中的行军路线更短,但走得要慢很多。

朱厚熜已经到了龙门卫城。想破龙门卫城,要么破两道长城,要么破了张家口堡从长城以南自西而来。

博迪与俺答最初商议的计划,就是由俺答先攻破宣府北面的这些边墙寨堡,从西往东攻龙门卫城。而博迪则亲率大军,从燕山西麓夹击,一举让大明丧失对宣府北面边墙的控制权。

战略若达成,宣府、大同都必须放弃。右翼离这里近,会得到实际的利益;博迪除了这一趟出兵劫掠到的利益,也能威望大涨,慑服诸部。

现在俺答已退,龙门卫很安全。

饶是如此,御驾到了龙门卫,傅铎所部和留下护驾的五千大军却不能过于深入了,只是都在龙门卫东面的山中安营扎寨——战线已经推到距离赤城三十里外的三岔口堡,还在往里面压缩。

“朕还以为博迪会夺路而逃。都这种局面了,他为什么还一定要从龙门所或者独石口出去?”

从俺答撤走到现在,又是十多天过去了。时间已经来到十一月,各路围追堵截的军队都已到位,现在才当真称得上水泄不通:再不紧要的边墙墩台上,也有超过原先配置的至少二三十人。一旦遇敌,旁边友军更能迅速前来增援。

王宪给了他答案:“一旦夺边墙而出不成,则赤城又先舍弃,人马都只能困守山上。留在赤城堡虽险,但粮草和此前所劫财货还可拒堡而守。边墙以外,则还有汗庭亲军正来援。拼死守住一个月,或有转机转败为胜。若就此北逃,则是大败已成,北元之主难承其重。”

朱厚熜明白了过来,就像他御驾亲征后如果南撤,就已成败势一样。这个道理,对北元之主是一样的。

这一战既然开始,总有一边要输得比较惨,毕竟都是国主亲征。

这一次运气站在大明这边,北元之主麾下有个雄心勃勃又雄才大略的俺答。

“除了龙门所外的古北口察哈尔所部援军,还有援兵来?”朱厚熜算了算,“那至少也要等到中旬以后了吧?”

“陛下,既要留博迪于此,得趁鞑子不擅守城,尽快攻取。”

朱厚熜点了点头:“边墙守住,西面、南面、北面大军推进到赤城五里,准备攻城。传令抚宁侯,别贪功分兵去赤城。他在东路守住龙门所,便是无上之功!”

机会留给了李全礼,留给了傅铎,留给了何勳,留给了本身就在宣府的这些将卒。

这一战,是明军士气空前高涨的一战。

包围圈虽然还不密集,但已经足够了,而圈中的鱼儿实在太大。

战得再怎么惨烈,明军将帅也知道:此生很难再遇到这么好的机会了。这样的机会都把握不住,以后更是难以在皇帝眼中有什么存在感了。

到这一刻,憋了这么久的李全礼终于让他麾下的京营、包括何勳所率领的那伪装成工匠的三千精壮,拿出了他们所能用到的大明最强火力。

赤城堡中,博迪终于后悔没能一开始就放下大汗的架子,找个边墙薄弱处突围算了。

眼下,他麾下还有最后的一点机会。

“大汗,从牧马堡和镇安堡之间冲出去吧!云州堡撑不住多长时间了!”

赤城堡北面的,龙门川旁还有一条通往松树堡的驰道可以出边墙,但是这条路,现在被傅铎率大军堵得死死的,正在猛攻那个扼守水陆两路要害的云州堡。

蒙古军队,确实只有通向东北面的一个出路,目前看来相对薄弱了。

“……别惜马力了,汉人追不上!”博迪终于下了令,“烧了赤城堡,动身之后,一路烧了这里的山,阻挡追兵!”

这一夜,燕山西麓火光冲天。

雪还没下,山间林木正燥,朱厚熜在龙门卫遥望着东北面红通通的夜间天光,双拳握得很紧。

放火烧山,这不得让博迪牢底坐穿?

准备用断壁残垣和入冬之后干燥的山火阻挡身后明军的博迪,很快就会后悔这个决定——它看起来又是错的。

他们是从赤城堡北面,沿着龙门川谷地东岸北走的。到了云州堡东南后,再准备走东北面那条沟谷,从镇安堡突出出去。

是的,走的时候,仍旧要从一个边墙寨堡出去。只不过这个镇安堡,距离明军东西两个方向的增援距离最远。而从云州堡到镇安堡,中间的山谷平均宽度在一里以上,比较利于骑兵行进。

镇安堡也位于这谷地上,南北两侧是群山。攻打镇安堡,没有被明军居高临下揍的风险。

可是居高临下揍他们的,却不是明军,而是山火。

众所周知,北方的冬季盛行偏北风,但那是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段内大抵如此。

但山间自有山间的小气候,而军队于山间行进,大多都是在山谷之中。

大火固然阻挡了李全礼所部的步伐,但更北面的傅铎所部却没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反,大火蔓延的速度,比人可能要快多了。山火带来的山间气流紊乱,更快。

而山火一旦发生,白天是从山谷吹向山坡。到了夜间,却会从山顶吹向谷底——带着浓烟。

兵呛,马乱。

李全礼与何勳在山火面前追之不及,只能破口大骂。

可这能让博迪溜了吗?

“追!”

他们只各带了一千五精锐,冒险追去。

傅铎的兵才刚刚拿下云川堡,现在也只能望火兴叹。

“将军,迎风坡上,山火夜里大概烧不下来。如果能绕到陀沟,可以从马家窑杀过去!”

“当真?你识得路?”

“识得!”巨货在前面,没有一个钓鱼佬忍得住,“卑职在猫儿峪和镇安堡都守过,这边的路熟得很!”

“点出两千老兵,快!传令松树堡、独石堡,这沿路四堡换防独石堡,独石堡、半壁店堡、猫儿峪堡都急行军赶去镇安堡,务必把鞑子留在边墙以内!”

博迪聚拢过来的近八千骑,此刻仍旧挤在从镇安堡通向云川的这条山谷间,冒着往下扑的山火卷起的风。

镇安堡上,墩台里的火也熊熊燃起,但实际上已经用不着它这里示警了——那西南面的山火就示着最大的警。

龙门所外,从古北口过来的察哈尔部援军连夜往西北翻山急驰,马蹄声震醒了抚宁侯朱麒。

“大司马!”他眼巴巴地看着王守仁。

稍微斟酌了一会,王守仁就笑了起来:“朱侯领三千兵去吧,这里有我。陛下那边,我也会为朱候分说,军情如火,不可稍等。”

朱麒大喜过望,顿时抱拳:“大恩不言谢!”

无眠之夜,山火照亮了燕山西麓。

已经不再是顾虑夜里急行军会有多少人掉队的问题了,每一路大明将卒都担心那条大鱼挣破了网,当真逃走。

好巧不巧,俺答撤走后就最先领到新命令赶到这一带增援边墙力量的,是李瑾、何全安、严春生。

如今看到了如此大的动静,他们及时赶到了镇安堡。

李瑾浑身都在激动得颤抖:没堵到俺答,堵到了北元大汗!

知道老子已经在荒郊野外憋了多久吗?

第341章 镇安堡之战

这条沟本无统一的名字,但今夜之后,它将因为这一战得名。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