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54)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刚才毛澄等人骂的昏君仿佛成了个笑话。

一口气裁撤十二万多人,那会节省出多少钱粮?这值得吹捧一波了。

现在又把魏彬、谷大用贬到内官监、神宫监去了,这不又得吹一波?

巨宦得惩,这是陛下将要信重贤臣的信号!

只要魏彬、谷大用、张永等人不再能继续危害了,就“赏”他们一个体面晚年吧。现在他们都离了显要职位,不能再跟外臣打交道了,这就够了。

难道要不依不饶,继续刺激这个不知道又会出什么角度扣帽子的皇帝?

将来如果再有什么事由,一样可以再追究啊,陛下说不定也想再从他们身上抠出来一些。

是的,什么密库,所谓四百多万两白银,谁都知道那是陛下编的鬼话。

那当然是陛下从魏彬等人兜里抠出来的了,到底抠出来了多少也不清楚。

陛下他真的……群臣哭死。

他不是只砍文臣,他是连内臣、武臣一起砍啊!

可现在陛下砍完了毛澄与言官,毕竟还是砍了身边近臣和勋臣武将们的利益。

他明摆着想保魏彬他们一个晚年体面,文臣们难道还真能全部把他们抓起来抄家?又或者把这笔钱从被皇帝定性为“封桩库”的密库中掏到太仓库?

不是不想,是办不到。

今天已经够刺激了,谁都想快点顺着台阶过渡到比较缓和一点的节奏里。

等等,魏彬去了内官监,谷大用去了神宫监,张永呢?没去职?

杨廷和站了出来说道:“张永自先帝大行之夜起,至今以御马监掌印还提督京师九门。陛下,此乃非常时期非常举措,如今该另作安排了。”

朱厚熜点了点头:“朕已命张佐升任司礼监秉笔,此后司礼监专着一秉笔太监提督九门内官巡视城池,不得兼提督厂卫事。至于张永,裁撤冒滥官军诸事体大,朕严加责问,察其并无大过,宸濠之乱时也多方斡旋,不使王守仁被张忠诬告。前有安化王之功、倒刘瑾之功,后有兼督京营及诸多军功,再有宸濠之乱与朕入京继位的功劳,张永留用御马监掌印,仍领旧职。”

对于张永,诸多朝臣的态度还是复杂的。

虽然是八虎之一,但他可能是八虎之中唯一让众人都不能抹杀其功劳、一味贬低其品性的人。

至少现在是不宜对他大动干戈的,毕竟陛下刚刚登基,张永关系到京都军权大事。

朱厚熜这才把今天最主要的目的说出来:“裁撤十二余万人不是小事,还需张永多加协助。另外,这也牵扯到五军都督府。朕的意见,操练京营、提升战力是对的。这十二余万人,也有大量并非空饷。这些人,如何处置安排?裁撤冒滥并不能一裁了之,要真正解决在京官军的战力问题。朕有意改东西官厅原十二团营与新练选锋重设神机、三千、五军三大营,重设之后,恢复旧制。如何把这件事与裁撤冒滥一并办了,众卿各抒己见。”

杨廷和深深地看向了皇帝。

两事合一,陛下的目标再清晰不过。

今天这一切,只为两件事:法统,军权。

重设三大营,提升京营战力,目前来看当然不迫切,没那个必要去费钱费力。

但现在,有钱:四百余万两的密库,钱宁江彬的千万家资,裁撤十二万余冒滥后还能省钱。

勋臣武将刚才还被刺激了一番心气,正要表忠。

最主要的是:皇帝明明白白说自己是藩王继统,他要练一支强大京营,今天经历了这么多的文臣谁能站出来反对皇帝把保命的玩意练起来?

京营,防的从来都是自己人!

毛澄已经倒在忠字大旗下面了啊。

刚刚情绪低落的勋臣武将们眼睛亮了。

裁撤冒滥虽然会伤及勋臣武将的短期利益,但重设三大营是何等信号?

陛下圣明!

他不是拿咱们武臣当厕筹使,用完就扔掉了。

陛下心中有咱们!

恢复旧制,是恢复到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年间吗?

毕竟景泰之后就没三大营了啊!

那时候,那时候……勋臣武将们想着父辈在私底下的怀念,眼睛都快湿润了。

然后很快,他们红润的双眼看向警惕无比的文臣们,又变得红温起来。

是冲锋的时候了吗?

第57章 毛澄杀不杀

冲锋是不可能冲锋的,土木之变后勋臣就已经不能也不敢在战场上冲锋了。

但这里是朝堂。

现在的情况是:

有个意在根除边患的“封桩库”,存银四百余万两!

陛下有意重设三大营,恢复旧制。

有粮饷,不算少了。

缺精兵,但东西官厅多少有些底子。

有旧制,那时是武臣掌京营的,文臣主要只负责调令与粮草供应,手还没伸得那么长。

想起陛下之前对文臣的打压,想起陛下去晨跑了大半炷香的事实……啊,这该死的心动!

西角门内外顿时恢复成了许多人记忆当中的朝堂模样,因为这个议题,文臣武将迅速吵了起来。

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机会,如果陛下只是同意裁撤冒滥,那勋臣武将们上被天子压着,左被文臣压着,右得不到内臣抵腰,那还不就是捏着鼻子认了?

顶多将来天下真若有变,他们念及陛下时会衡量一二。

但现在不同了。

陛下这是给信号,让他们去争权。

既与文官争将来这三大营的控制权,又在勋臣武将内部划分大饼。

重设三大营,成功选练出来本身就是功劳一份,将来会不会上战场立功那都是后话了。

眼下,总要动动嘴皮子,大着胆子跟文臣们争一争。

须知只有勋爵没有官职的人,是不上常朝的。

此刻在这的勋臣武将,身上都当着五军都督府或者亲卫军体系下的官职差遣。

现在陛下的意思,将来可不一定还会由内臣督领京营,他说了张永是多加协助。

而更重要的是:有裁撤冒滥作为安抚文臣的筹码,他们今天都不好反对!

趁今天文臣先被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胆子大一点!

负责记录天子“起居”的严嵩与刘龙不用太留意朝臣们是怎么在争吵,他们只用多留意一些天子的反应。

陛下那是认真的眼神。

十五岁的陛下,认真地看群臣吵架。

之前还精明无比、颇显手段的天子,在毛澄硬着头皮死扛时都很放松,现在却认真了。

这才是他今天最关注的事吗?

短短的朝会上半场,严嵩觉得自己经历了太多。

这确实是朱厚熜最关注的事。

文臣们是不可能在今天这种氛围里还想尝试插手将来的京营大权的,但现在朱厚熜已经绑起了内臣这只手安文臣的心,勋臣武将能不能给力点?

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职权划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朱厚熜也知道急不来。

但目前京营的大权从内臣手里全部转移到勋臣武将手里,内臣的督军职权以后如何划分,那对文官来说也是一个进步。

在他们眼中,受信重的内臣毕竟比勋臣武将难对付多了。

勋臣武将,说难听点,比内臣怕死多了:内臣毕竟不可能有儿子,而很多家勋臣还有个世袭爵位呢。

勋臣武将能不在乎这块肉吗?

有陛下撑腰,再惨能比之前惨吗?

土木之变后,勋臣武将就像养得越来越肥、用处越来越少的猪,连走狗都不如!

除了因为军功新近封赏提拔的勋臣武将,那些世袭世禄的勋贵除了在礼部和宗人府安排的诸多事务里做个吉祥物,还有什么作用?

也就是仗着祖荫在五军都督府中把握住军籍,对各省军户及屯田有管理权。

而关系到武官铨叙升迁,他们也只负责转送武职袭替优给名单的转送工作,决定性的权力都被兵部的文臣拿走了!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