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63)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那天朝会时,天子把礼和钱挂在一起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每年军饷二百万的重担,还有今后那些大事,哪一样都得用钱。

第一件事是查账的皇帝,后来那么多事也着重强调钱的皇帝,从户部尚书做到兵部尚书又担任着吏部尚书的王琼,在财权、兵权、人事权这三大重事上都有经验。

现在皇帝保下了他,王琼必须要真正能做事。

这样的话,所谓品性上的瑕疵才能被容忍。

当然了,现在这个关口,一个礼也不能收,他不能让皇帝难做。

若被带着实据来弹劾,还真能指望皇帝每次巧妙布置、压得杨廷和没话说?

……

“……小侯爷,非是不才推辞,现在殿试在即,不才实在无心他事。”

寄居的客栈内,黄佐愁眉苦脸地推辞了仇鸾的“美言相劝”。

还简在帝心呢,现在黄佐是真心觉得自己命苦。

去年为他开了特例,让他在丢了路引的情况下参加了会试的毛澄,现在以不忠不敬之罪被贬官为民了,这事已经传遍京城。

首次朝会上的事毫不意外地传到坊间,议论纷纷的何止是百官?

回到房间里,敲门声响起,黄佐打开门之后,是同科的张璁。

“希斋还在忧心能否应殿试?”张璁坐下之后又望了望门,“勋臣们竟要到贡生中寻人捉刀草拟方略,真是闻所未闻。”

作为这一科贡生里才名比较盛的,张璁也被找了。

但眼下,黄佐被许多人避而远之,张璁却过来安慰他:“陛下圣明,必不致因此牵连你的。王济美是毛澄之婿,他惶惶不安也就罢了。你与梁阁老是同乡,他老人家岂会不帮你美言几句?”

黄佐只是愁眉苦脸:我的科举路,怎么就这么坎坷?

毛澄被贬官为民,对朝堂来说是一场风浪,对有些人来说就是会左右命运的海啸了。

他牵涉到的是陛下继位法统的敏感大事,梁储这个一贯被认为是“老好人”的阁老,又怎么方便帮他去触皇帝逆鳞呢?

……

冒雨在外奔走了一天的仇鸾先去了武定侯府,进门时就见郭勋正在接旨,他赶紧跪了下来。

“……臣郭勋领旨,叩谢陛下天恩!”

郭勋热泪盈眶地接过了圣旨,宣旨的张佐把他扶了起来,笑眯眯地说道:“侯爷,陛下这是为你又恢复了旧制啊。”

“臣感激莫名,唯有肝脑涂地以报君恩!”郭勋手里拿着圣旨,神情相当激动,眼里是真有泪光闪烁。

“陛下还让咱家转告侯爷。”

“臣听圣谕!”

“陛下说,武臣不要多跪,站着听。”

郭勋更加感动地站了起来。

“圣谕:朕看奏疏,不看文采,只看内容。”张佐笑眯眯地说完又问,“侯爷,听明白了吗?”

第66章 皇宫火起

听到这口谕,郭勋害臊羞愧不已:“……臣明白了,臣闹了笑话,有罪!”

“侯爷若有罪,何来这让侯爷知经筵事的旨意呢?”张佐拱了拱手,“咱家还要回去复旨。”

郭勋赶紧客套着想留留他,又赶紧把备好的谢仪拿来。

张佐却看到了仇鸾,停下了脚步:“这是……咸宁侯嫡孙吧?”

“……仇鸾见过张公公!”仇鸾立刻机灵地行礼。

张佐脸带微笑点了点头:“陛下今日命太医院安排太医去侯府为老侯爷视疾了,陛下说,咸宁侯劳苦功高,也有个好孙子。”

“仇鸾叩谢天恩!”仇鸾跪了下来,眼泪也出来了,“仇鸾必是陛下忠心效死之臣!”

仇钺病重,这一次恐怕是挺不过去了。仇家心心念念的,就是因安化王之乱立功受封的爵位能不能延续下去。

万一文臣们捣乱呢?

现在得到皇帝一句“仇钺有个好孙子”的评价,还遣御医视疾,仇鸾一颗心终于定了下来。

那是与他年龄相近的皇帝,要是简在帝心了,他仇鸾是能伴皇帝一整朝的!

送走张佐后,郭勋和仇鸾都激动莫名。

“吃酒吃酒!”郭勋热血沸腾,“陛下竟再行旧例,让勋臣知经筵事!小球儿,不,仇小侯爷,咱们这回做对了!”

……

京城一处小宅之中,主人书房的油灯一直亮到了后半夜。

听到外面更鼓声和淅淅沥沥的夜雨声中,夏言紧紧挤了挤眼睛搁下了笔。

喝了一口冷茶之后,他将面前已经写好了大半的奏疏再次从头到尾检查起来。

那场让毛澄贬官为民的朝会后,言官短时间内不敢再轻易上疏。

但从那天开始,得知了杨一清即将还朝的夏言,在听到皇帝说要重设三大营之后就开始准备这道奏疏。

《请实边储以防虏患疏》。

如果今后数年把重设三大营作为一个重要事务,那边患怎么办?

作为兵科给事中,夏言这是在做自己的分内事。

皇帝希望言官言之有物、注重奏疏的质量,夏言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官人。”他的妾室有些幽怨的端来了一杯热茶,“都这么晚了。”

年已三十九的夏言微笑起来,端过了她手里的茶,然后习惯地递到嘴边眯上了眼睛。

肩膀和脖子那里,一双柔嫩的手已经伸过去缓缓地拿捏起来。

睁眼放下茶杯后,他再次闭上了眼睛轻声说道:“陛下初登大宝,常朝一日未歇。陛下志存高远,是希望百官多言要事的,就是要言之有物。我辛苦几天,不等我了,等会直接去上朝。”

“……那天听官人说陛下一口气罢了十七个言官,可吓坏奴家和姐姐了。”

听到她语气里的担忧,夏言自信地翘起嘴角:“怕你官人我这个言官惹恼了皇上?这些事情你们不懂!”

“官人自然是一等一的能臣!忙了这么多天,定会一鸣惊人,简在帝心!”

“行啦。”夏言伸手到肩膀上捏住了那只柔荑,拉过来在膝上坐好,“还有几条没写完,先去歇着,我要让陛下尽快能看到我的奏疏。”

这封奏疏,一定要赶在重设三大营的方略定下来之前!

温存片刻暂作休息,夏言又继续完成最后收尾的部分。

马上就是朔日大朝会。

……

五月初一的凌晨,京城更多的官员也在为朔日大朝会做着准备。

张鹤龄张延龄这对勋戚兄弟,今天也是可以上朝的。

朔日大朝会,一般只是礼仪式的,能上朝的人数远比常朝多。

从新收美妾的床上爬起来后,张鹤龄就时不时地走到房门口,远远遥望皇宫的方向,又时不时看看天。

谷雨已过,春夏交替,这几日阴雨绵绵,而从昨夜开始雷声震震,张鹤龄也是被雷声吵醒,这才赶紧提前起来的。

倒是赶巧了,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今夜出事?

“侯爷,就算是大朝会,也不用这么急着起来嘛。”年方十七的美妾还贪睡,跟着他起床伺候他穿好衣服之后打着哈欠。

“你懂什么!”张鹤龄的目光只是看着皇宫那边。

另一处,夏言也已经写好了奏疏。

今天大朝会后,就可以递到通政司去了。

他穿好了朝服,黑色腰带的角他系得很认真。

京城还沉睡在夜色中,此时亮起了灯的人家,大多是官宦府宅。

有些品级低的官员住在外城,他们得更早起床。

按规制,低品官员不能坐轿。入了城中之后,也不能纵马。

到了城门处,勘验官身才得以入城。

时不时一道闪电刺亮夜空,隆隆闷雷声中,许多官员在仆人打开的伞下往皇城走去。

苦也!今日大朝会,那么多人还是得在西角门外。

廊下位置本就不多,今天还有许多勋戚要站进去。

杨廷和倒是不担忧,他反正是站在前面的。

但谁不是风吹雨打走过来的呢?

出门坐入轿中,雨点打在轿顶和轿帘上,杨廷和闭目养神着。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