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762)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不比以前外戚的诸多拘束,如今朱厚熜对外戚也是可以委以重任的。而皇明资产局这样的方向,更堪称掌握着大明的经济命脉,真实权柄不见得比做重臣小。

因此看上去是不因大选秀女而扰民害民,实则是各地高层把这样的机会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这一次,他们察荐到宫里的六人,整体水平明显比二十年前的那一次高多了。

特别是原先出身最卑微的“乐户”中的这些女子,呈上来的察荐档案里都说还只是好生培养,从未登台献艺。但看得出来,如果她们当真到了那一天,毫无疑问就是有实力成为当地头牌、台柱子的人。

原先的军户也一样。从嘉靖五年起就有了治安司的体系,他们已经跟民政官吏相似,没有过多打打杀杀和替上官在军屯里劳作的压力了。住在安稳的城中,察荐上来的旧军户女儿又跟读书人家出来的有什么两样?

商人出身的就更加尽心竭力了,只怕是纷纷自荐。一旦被选立为妃嫔,立刻就能直接进入诸国企的核心利益圈。

即便是农家、原先的匠户出身的女儿,也不知道他们如何在不大肆扰民的情况下察荐出这样的秀色来。

朱厚熜看着平均姿容都如此出色的诸人,心里只感慨着拿这个来考验皇帝。

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如何在没惊扰大量百姓的情况下,在短短两三月里就做到了这些。

看来地方上,国企、商人、乡贤、官员……由于过去这么多年诸多徭役和工程、公物采买,已经各有一张消息灵通的网络了。

“陛下?”

听到黄锦的提醒,朱厚熜这才回过神来,哑然失笑。

明明是在挑选可人儿,心里又不自觉地走神到了国事之上。

如今他已经只在“商籍方阵”里犹豫不定了,随后看向了面前的这个:“你姓什么?哪里人氏?”

“回陛下,民女姓方,南京江宁人氏。”

“方?江宁人?”

朱厚熜仔细打量了一下她,脑海中浮现出一些印象来。

嘉靖本身好像就是有个姓方的皇后,是嘉靖十九年被选的九嫔之一,而且也是南京应天府江宁人。

朱厚熜记得这个,是因为嘉靖那场宫女的宫变似乎就是方皇后处置得力才没挂,但后来似乎又有放任大火烧死了这位皇后的传闻。

她出身商人家庭?

朱厚熜不知道是原本如此,还是因为自己如今松了商禁,所以她家从商了。

实际上,这方氏确实原本就出身富户。

朱厚熜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微微低着头的她,想着嘉靖那么不当人还是被她救过,点了点头就说道:“去前面吧。”

至此,他把六人都选了出来,其他人就由黄锦和宫中女官去安排添设到各宫担任后备女官了。

乾清宫殿门前的云台上,六个人齐齐站一排。

朱厚熜坐了下来,先看了看孙岚,随后说道:“这次选秀女,实为立新后。这新后,孝洁圣皇后再有遗愿,盼朕立其妹为后。小岚,你过来。”

“……是。”

其他五人看着孙岚缓缓上前,然后都低下了头,心里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后宫多有是非,新后年轻,宫里其余妃嫔主要都是二十年前就在宫里的,朕担心新后年幼,没些同龄的能伴着。”朱厚熜上来就是直球,“你们五人,俱先封为嫔。二十年来,朕后宫争端极少,朕是极厌烦明争暗斗的,盼你们记在心上。”

“……臣妾谢陛下隆恩,臣妾记住了。”

“还有许多话,朕会一一对你们讲。今日先安排下宫阁,你们五人就先去歇下,择日授宝册。小岚,你先回府,准备大婚典仪吧。”

孙岚心头一喜:“陛下,臣妾……也有吗?”

朱厚熜笑了笑:“立后何等大事,岂能没有典仪?”

“臣妾遵旨,谢陛下隆恩……”

朱厚熜站了起来,再次看了看其余五人:“宫里与你们想的大概不一样。朕勤勉理政,天下皆知。朕放下国事到了后宫里,便是为了放松心神。你们入宫前,兴许有不少人对你们叮嘱过什么,但入了宫,就都听朕的,听皇后的。朕还有事要办,现在就不对你们多说了。稍后安顿下来后,先去诸宫拜见一下两位贵妃和其他妃嫔。黄锦,你安排好。”

“奴婢明白。”

朱厚熜就此先离开,孙岚受了她们一礼之后先行回到靖安侯府,而其余五人则被黄锦安排着先去到她们被分配的宫院偏殿。

都在两位贵妃、新进的妃子院里,这让她们有些拘谨不安:陛下这么安排,难道是为了让她们帮着新皇后留意这些位份最尊贵、也有皇子的妃嫔的动静?

但是黄锦对着林清萍、文素云等人时,却只是恭敬地说道:“娘娘,陛下忙着去重工园。宫里的规矩和道理,就先劳烦娘娘说一说、教一教了。”

“公公放心。”

过年前后,朱厚熜其实又跟她们说过交心话。

大明的情况已经不同了,诸位皇子,将来都有妥善安排,是要做一国之主、实土实兵藩王的。

在她们心目中,既然将来不至于因为皇储之争有什么隐忧,那又何须担惊受怕呢?

反倒是二十年来,皇帝喜欢什么,厌烦什么,她们也都清楚了。

生事的端嫔,如今就像是住在冷宫里。

“妹妹坐吧,不必这么紧张。”林清萍端庄地坐在那,对着方氏说道,“还不知道妹妹的名号……”

“……回贵妃娘娘,妹妹姓方,南京江宁人氏。”

“南京啊,那可是好地方……”

后宫里多了六位新人,多了一批还心存希望的女官,朱厚熜满足了自己想要的享受,又开始了社畜般的工作。

今天在重工园这边的研讨,是针对去年万寿圣节前蒸汽机出来之后的具体应用研发。

目前最成熟的应用,都是在固定位置里提供不局限于水力、风力的机械力。

比如说矿山。采矿时,矿洞挖得深了,积水是个很麻烦的问题。用蒸汽机带动去抽水,能解决很大的麻烦。

还有冶炼、锻铸、制造,再加上如今随着朱厚熜的要求初步开始研制好的车床。

在过去,怀来军械园那边有桑干河水库泄水堤的水力,重工园这边有永定河水库泄水堤的水力。蒸汽机在固定场所可以提供持续动力,那就大大减少了新的工业园区选址的约束。

可是蒸汽机的功率和体量,目前还很难完全应用在移动的东西上。

之前那个蒸汽机车能用,只不过是因为良乡到京师站那一段,铁轨铺得极为平坦,维护也从不懈怠。

但真正想要翻山越岭,那现在可还保障不了。

上舰遇到的问题则更多。

“宝船监多年来已经记录了许多数据。”来自宝船监的工程师开口禀报,“主要是桨轮耐用的问题。若要可比风帆,桨轮只能以精铁铸成。这精铁桨轮本就极重,如今的蒸汽机也极重。区区一台,只怕还派不上大用。若要两台、三台,再加上还得随船储煤,船就需要造得更大。”

“要造得更大,且不说那巨木难寻,单是龙骨过大,船也受不得风浪。若依陛下所言,以钢铁铸接龙骨,那这铁甲舰纵然只是木舷包铁,那也太重了。就算能行,吃水极深,只怕大多都只能用于远洋。而要到了汪洋大海上,就要储更多煤。另外,海水锈蚀,如何把煤储好不致失火……”

听着他絮絮叨叨地罗列现在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朱厚熜一直皱着眉头。

他上下嘴唇一搭确实容易,具体实现起来,却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这铁甲舰,自然只能是战舰。

目前的战舰,已经开始脱离接舷跳帮的战斗模式,而是火炮对轰。

木船的扛炮击能力,相比包铁甚至纯钢铁的战舰自然要差着档次。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