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785)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由于银山开采技术和产量突然提高、又直接可以靠买而实力骤然膨胀的尼子晴久,这才能够提前两年让大内义隆吃了闷亏,甚至让他的养子大内晴持也战死了。

那可是他唯一的儿子。

大内义隆也没有儿子,所以同样准备收养子将来继承家督之位。这下子,既吃败仗,又失去了继承人,大受打击是理所当然的。

如今岛津贵久还觊觎起大内氏目前控制着的北九州,毕竟他的野望就是“制霸九州”。

不除掉大内氏升到九州的触角,那最强状态也只能制霸南九州。

就在他们商议之时,岛津贵久的家臣武士带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人双手还紧握着一杆他们没见过的火铳。

“贵久大人,有漂泊到萨摩的大明义军将军,带来了了不得的消息!”

“大明义军?”岛津贵久疑惑地看着这个人,目光盯着他的武器。

这时,他身旁那个人开口说话了:“潘大人本是台元贵族,如今被大明军队入侵。武士大人说潘大人是大明义军,并不准确。潘大人乃是台元反抗军首领之一,现在由小人为城主大人和潘大人通译。”

“……你是哪里人?”

“小人是奄美大岛人,尚清王攻取奄美大岛之后,小人一直在岛上讨生活。”

“尚清王?”岛津贵久若有所思,“你是琉球人?”

台湾至日本九州之间,琉球群岛这些年也是风云突变,出了一个雄主。

在九州岛最西南端的萨摩国,对琉球并不陌生。

现在,琉球是一个独立的国。而原本,大明在琉球一带册封了三个王,分别是中山王、山南王和山北王,琉球实际有三国。百年前琉球三国归一,但如今的尚清王却非昔年一统琉球三国的第一尚氏之后,因此第二尚氏继位后其实又经内乱。

尚清王率军北伐攻取奄美群岛,那还只是四年前的事。

岛津贵久这才继续看向那翻译口中的“潘大人”,开口问道:“听说你带来了特别的消息?我的家臣说你是漂泊到萨摩的,那么应该是被大明军队击败,逃亡到这里的吧?难道你想求助三国守护,帮助你抵御明军?”

那个姓潘的举起了手中的火枪:“我虽战败,但麾下还有百余精兵!台元岛上,义军无数!我们的勇武,这样的战利品就是明证!这是暴明精兵作用火枪,这样的火枪,我们夺到了六杆!现在,台元岛上手持火枪之暴明精兵,足有三千余众!我来拜见城主,不是求援,而是结盟!城主大人,您不出兵助我们,下一个就是你们!”

岛津贵久听到有足足三千多火器兵,心里其实顿时一热,但又感到很恐怖。

听姓潘的说到后面,他却笑了:“危言耸听!那个岛,还在琉球西南面吧?难道是你在琉球没有说动尚清王,又到了我这里?什么下一个就是我们,真是胡说八道。”

他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想到了宗晴康麾下的五十铁炮兵。在对马岛的大明商人,宗晴康突然爆发的野心……

姓潘的只是冷笑一声:“城主大人知道追击我们的明军叫嚣着什么吗?拿下我们的头颅,他们就有资格追随侯爵征讨日本,在日本也做个大官了。暴明大军如果从西面来,难道九州不是首当其冲?”

岛津贵久笑容一敛:“你带来的消息,就是这个?”

“愿以此枪为礼,我绝无一字虚言!城主大人若不信,可遣家臣一二,随我返回台元。只要城主大人相助我们,歼俘明军所得利器,可尽归城主大人!”

岛津贵久看着家臣从他手里接来的火枪,然后看向了此人:“还有五杆?”

“能夺得六杆,全凭我的袍泽武勇。我们山野义军都能夺得,城主大人麾下精锐,自然更加骁勇善战。城主大人若愿出兵助我们,只需两百人,三五船随我归还,这六杆火枪便为凭证。将来尽歼岛上明军,驱逐暴明,台元与城主大人便永为盟友。城主大人将来若有志于琉球,台元也能作为臂助!”

那琉球翻译本就是新近被尚清王征服的“前朝遗民”,眼下对这番言论也毫无波动,如实转述。

岛津贵久默不作声,而是先吩咐道:“试一试,这大明的火枪,和我们的铁保谁强谁弱。”

这一试,自然让岛津贵久瞠目结舌。

朱厚熜重视火器后,大明军械部门如今不仅仅是工艺技术,在生产管理层面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而大明火器本就是在欧洲火器和自身基础上再行研制改进的,从射程、精准度、杀伤力上,都与此前的火铳不可同日而语。

发觉那姓潘的竟能从装备有如此精良火器的明军那里夺得六杆,岛津贵久对他也不由得尊重了不少。

其实,无非是仗着对地形的熟悉,在逃亡时设计埋伏了立功心切、追击过深的一小支军队。

如果他们的实力当真很强,也不至于落荒而逃,漂泊到琉球、日本求援。

现在,岛津贵久需要面临重大选择了。

大明,真的要亲自出兵征讨日本?如果属实,这可是了不得的消息,而萨摩必定是最前线。

怎么办?

第464章 自寻取死之道

不可一世的蒙元,两度在日本折戟。

在岛津贵久内心深处,他并不相信大明当真能征服日本,但萨摩恐怕要经历苦战。

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转危为机?

一日之后,从萨摩出去了很多人。

有人远赴琉球,要再从那边证实一些消息。

有人去了北面大内氏、尼子氏和毛利氏的领地,确认那边的形势。

还有人,去往了天皇和幕府所在。

如果真要做什么,也许通过已经式微的天皇、幕府将军的委任,他会获得明面上的重要职位,至少可以借机名义上统帅九州抗御外地的大军。

琉球那边,国王尚清在首里城的王宫正殿里坐着。

此刻,殿内一片寂静。

琉球国的王宫虽然规模小了些、建筑风格略有差异,但仿的是紫禁城形制。不同的是,他们的正殿朝着西面。

此中原因,除了首里城南北有山、东西通风之外,另外则是“事大”。

这种事大,体现在今天上午:尚清带着群臣,在首里城正门欢会门那里跪着欢送了大明宣交使启程回大明。一起同行的,还有他的嫡子尚元、重臣毛龙吟。

现在回到了王宫里,四十五岁的尚清心头沉重。

“孤见过那台元人的事,只怕上国宣交使也知道了。最近这一两个月,从那边漂洋过海逃难至此的人已经不少。琉球万国津梁,全凭海贸。如今上国设边区剿抚台元,又传来将征讨日本的消息。琉球首尾两端战火一起,商路断绝。更不知将来……”

大明要把台元纳为实土,琉球当然没什么话敢说。

大明要征讨日本,琉球也没有置喙的资格。

但万国津梁这个说法的由来,就源于琉球所处的位置。

过去,由于大明市舶司限制颇多,琉球实际是东洋一带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大明的走私商人,来自日本、朝鲜、吕宋、暹罗、亚齐、爪哇、满剌加等不知多少小国的海商,很多都会到琉球汇聚。

现在,大明大兴海贸、边贸,琉球的地位虽然下降了一些,但只要日本这个目前唯一被排除在大明边贸体系之外的国家还有需求,琉球的存在价值仍然不算小。

八十三年前铸造的万国津梁钟,还悬挂于王宫正殿的门口。

可后面呢?大明究竟有什么目的?

尚清身为小国之主,是有自知之明的。

多年以来,对大明的恭顺堪称大明诸藩国之中最诚心的。

大明开国时,琉球就接受了太祖赐闽人三十六姓、迁徙到琉球的三十六姓大明子民。这么多年来,明人之后甚至有做琉球国相的。

每一年,大明都会把次年历法从福建颁到琉球。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