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813)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李山希这是卖他们所有人!

至少他们会这么认为,而不知道大明将采用一种新的过渡模式。将来不管是并为实土还是源出同宗的兄弟之国,都将因形势而定。至少在这个过渡阶段内,必将全力通过贸易、内政、文教和文化交流来进一步削除认同差异。

而他的存在价值……就只是帮大明收一收朝鲜民心。毕竟是王室里难得有孝名的人,愿意为了报仇而放弃王位的真性情之人,能够放下身段向百姓请罪、冒险与他们同住难民营的人。

一通宣扬,至少此刻在大明百姓和那些逃难的朝鲜子民心里,其实他已经是朝鲜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了。

他自己主动放弃这一切,那大明何必推脱?

朱厚熜无奈地摆了摆手让严嵩坐了下来:“倒让他牵着鼻子走了。孙元,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想告罪的事没有。但之前行凶时,动静极大,大同馆内人也不少,自然是传出去了。”

朱厚熜想了想,开口说道:“那就让他去吧。那些难民本也恨李家入骨,能不能接纳他的诚意,就看他去了那怎么演了。京城百姓要瞧热闹,你得把秩序稳住。这下子,他倒是翻手之间把自己变成了大明在朝鲜不可或缺之人。”

“如此心计,此人要防!”夏言说道。

“防他收民心所图更大?”朱厚熜摇了摇头,“他比朕也小不了几岁。改变了思路好好经营,若是一二十年间朝鲜百姓不能齐声称颂大明治下更加幸福安康,那他所图也就是应该的了。朕会留着他,保着他,鼓励他,也好给将来去经营朝鲜的皇子及群臣提个醒!”

杨慎不由得看向朱厚熜。

看来,皇帝当真不是只为了开疆拓土的虚名,而是当真要将新外藩的子民也放在心上。

为人作嫁的事陛下肯定是不会干的。

“又闹了这么一出,那就当真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了。传令西宁侯、阳武侯,整军备战吧。海陆并进,先平了朝鲜。用修,这件事要办漂亮。军粮并赈济粮,开春后新粮种、新农具,也都多备一些,运往朝鲜。”

杨慎先领了这个旨意,而后却问道:“陛下,若平了朝鲜,则以何人为王?”

众人闻声心头一凛,看向皇帝。

第479章 大明战争机器,启动!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皇长子越王早与黔国公结亲,他的将来在西南。

太子自不必说,而后皇三子乃澳王,他的将来在南。皇四子和王,原本的计划也不言而喻。

其余皇子,最大的问题是年纪尚幼。

如今朝鲜竟率先冒出大问题,根本就没给大明先行讨倭、南北合围朝鲜的机会。

朱厚熜考虑过这个问题。

从去年底消息从鸭绿江边传来,朱厚熜就一直在思考可能的机会和随后的处置。

而此时,他很直接地说道:“辽王年已弱冠,自幼受朕教诲。其母毛氏明书史,沉毅有断,贤声闻天下。”

“陛下,万万不可!”严嵩吓了一跳,“此例一开,不患寡而患不均!宗室诸王虽感陛下恩德,但……”

一句话,藩王那么多家,谁不想能够得到这个机会逍遥自在?

“利大于弊。”朱厚熜却心意已决,“不给朕拖后腿,就都有机会。除立大功外,允为外藩之主,便是不降等之唯一出路。”

这下子众臣才有点明白,原来去年底严办两藩王、一公一侯一伯时,陛下大概也准备好了给这个甜枣?

很明显,这是让一些人看到饼越来越大。这样的话,兴许不仅不拖后腿,还会积极支持大明的新战略。

也许还留了个将来若做不好或者有异心,皇帝能在恰当时机将几个关键位置收归实土的伏笔……

成为实土实权藩王……虽然自在逍遥,却也不一定好做啊。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只是通一下气。

李山希那边,还真的带着尹元老的头颅前去请罪了。

连元宵节都还没过,朝鲜王子悍而手刃仇凶,虽然当得起看热闹的大明百姓一句“孝顺”称赞,但终归还是“不讲究”。

大过年的动刀,不吉啊!

果真是蛮夷,哪怕是所谓王室子弟。

但极有可能继位为王的他情愿献土称臣,还是让京城百姓炸了锅。

有心人早在准备,自正月初十之后,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士子、商人帮着请命。

倒不提什么纳为实土,只是从文教的角度、从百姓生计的角度,请朝廷下决心解朝鲜倒悬之急。

而这种变化为尚元、毛龙吟“想通”最后一步也带来了刺激。

当正月十五,尚元、毛龙吟也在新年第一次望日朝会时,跪于午门外来了这么一出之后达到高潮。

他们的实力更孱弱,尚元的王储身份更明确,已经久无音讯的琉球国王定然是不在人世了。

新年伊始,两国献土称臣。

国议殿上,大明皇帝终于降下明旨。

朝鲜王子李山希封安东公,协辽东边军、北洋海师入朝平乱,朝鲜国计待平定内乱后再议。

琉球王储尚元封台东公,琉球法司毛龙吟封台东游击将军,协东洋海师赴琉球驱逐倭寇,琉球国计待首里光复、倭寇远遁后再议。

多年之后,除宣宁边区对蒙元汗庭的袭扰之外,大明再次举起战旗。

天津直沽,山海关内外,宁波泉州,很快就将热闹起来。

崔元这个大明银行总裁在配合财税部及国库筹备旧的十年国债兑付及新的十年国债发售,余承业则再次召集着皇明资产局下诸企业做动员。

成国公朱希忠还没定罪,但建设局总裁的位子他是坐不了了。

要推选新人。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以兼任的宗人府宗正这个辅助宗人令的身份,与粮储号中的诸藩王的商议。

“去年收入及统计还未完成,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储号需全力运转了。”

与陆炳、郭勋等人配合一举搞了两家藩王的余承业现在说话管用了些,至少这些藩王们此刻战战兢兢。

蜀王朱让栩还活着,顿时极为老实地说道:“自当为陛下分忧。”

余承业又说道:“如今,还需要两家就此退出粮储号,将来不再领俸、分润。其中一家,陛下钦定了辽藩。”

本身就是因罪差点除藩、过继到毛氏名下才承袭了辽王之位的弱势藩王,年轻的他现在只是心中一颤,难以置信地问道:“不知……小王有何罪?”

余承业面容严肃摇了摇头:“非罪!此陛下之恩。另一家,则需主动争请了。”

大家都不明所以,余承业则凝重地说道:“这次再有走漏风声,陛下有明旨,那就真是死罪了!以旧时赐田所占粮储号及其余诸企业之股份,换的是堂堂正正一国之主之位。诸位王爷,还记得去年初春,陛下降旨考较诸藩世子,明言德才皆备、深明大义者将来皆有可能分封诸国为主一事吗?”

殿内鸦雀无声。

余承业向辽王行了行礼:“辽王爷为其一,如今还有一国献土称臣,王主正虚位以待!”

于是殿内又躁动了起来。

难道当初说的话是当真的?

也许是之前的风雨搞得人太害怕了,又或者皇帝本就把他们这些宗藩诸王都圈在了京城不像是能那么放心他们的样子,所以当时冷静下来之后就没当一回事了。

现在竟真要这么做?

诸位皇子也有已经成年可以就藩了的啊!

余承业终于微笑了起来:“陛下说了,忠君体国,机会还很多。天下这么大,大明周边容得下几十藩国。今日,就需要诸位王爷再下定决心了。先表态争请,再到御驾前聆听圣谕。辽王爷外再选定一王,还有诸多事宜要与陛下及诸公商定。做了真正的一国之主,如何教化治理外藩,又是新课程。”

于是殿内彻底炸了锅。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