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814)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琉球堪比一府吧?朝鲜更是形同一省吧?

当真能做了实权国主,以前的俸禄、赐田赐宅转成的股份所收的分润能算什么?

争请二字……实则就是让他们此刻就先下定决心,至少暂时放弃分润去排队。

粮储号的运作空间自然更大。

计划真正推进到这一步,为了搭架构,确实还有相当多的事情需要做。

唐顺之所说的把当地权贵全都推干净、打权贵分田地自然不可能如此粗暴,但规模同样不会小。

既要让外藩百姓获得一次大规模利益分配的机会,也要为大明迁去的王公、文武、商人、百姓让出空间。

而怎么搭配当地的亲明派、怎么去建立新制度、怎么保障与大明的关系稳固,最终被皇帝选出来的辽王和肃王听得极为头大。

要学的确实有很多。

……

已经累计逃到大明这边来的三万余朝鲜难民,眼下就变成了民壮辅兵,带路、协助转运;剩下也有许多人,则变成了宣传员。

龚用卿又回到了这边,卖力地动员。

“王师当真平定了兵乱,就不允朝鲜上下再同过去一样祸害你们了!那些权贵奸臣,杀头抄家之后,要给你们分更多田地。将来,也要像大明百姓一样,不担那么重的徭役。当官的,大户,都得纳粮!你们看看,这都是本官向陛下奏请来的好粮种、铁农具……”

他如今跟打了鸡血一样。

在朝鲜做过多年宣交使、这次又恰逢其会,这就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

如果这一次顺顺利利,难道他这个大明正三品礼交部右侍郎做不得将来朝鲜的总理国务大臣?

现在他又看着“安东公”李山希:“朝鲜群臣、地方大族,谁忠谁奸,本官也只知道大概,其余就要李大人指引了。”

“同为明臣,我自当效力!”

李山希说得正义凛然。

受封安东公后从北京启程,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到达这里,李山希又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心头大石终于是落了地。

尹任和朝鲜王世子是真的被围杀了,消息已经传来。

这也证明了文定王后和尹元衡此次本来应该是很有把握的,只不过终究失控了而已。

在另外一个历史里,李怿死后,朝鲜王世子是只做了一年国王就蹊跷地死了。

文定王后和小尹兄弟没什么不敢的。

而这一回,引爆矛盾的压力更大,他们反倒不能做得那么周密、帮文定王后的亲儿子夺位夺得那么顺利。

眼下,已经手刃了尹元老的李山希倒处在了相当有利的位置上。

他以李怿现存诸子之首的身份,已经向南面发去檄文。

献土称臣的事情,还没大肆传开。

但消灭了王世子,又冒出了个李山希,只会让文定王后与小尹派更抓狂。

同时……为免后患,李山希其他那些仍然身处朝鲜的弟弟们,只怕都危险了。

尹元衡敢保证没有第二个李山希吗?

只要文定王后和尹元衡当真发狂到这种程度,那么朝鲜就必然人人自危了。

此刻,李山希倒也没那么狠毒。既然下定了决心,他就坚决地开始往这个方向走。

这个路,带得越早越好。

檄文当先,宋良臣早已准备了一个冬,眼下旨意即到,他哪里还按捺得住?

“相信朝廷的粮草转运!趁江面解冻之前,过江!”

这是一次从前年就开始酝酿的大战略,中间还有将卒兵种调动、合练,本就是为了各个方向的征战需要定制的。

如今启动的时间早了一些,但那也要看对手怎么样。

现在的对手,根本就无法形成合力,各自为战彼此提防。

而在军械和操练水平上,早已是清一色募兵的满饷大明军,加上将来能各得封赏、在大明或者朝鲜都能有一官半职的前途,都如同娇美少女在面前招摇。

李山希看着明军精神抖擞却秩序井然过鸭绿江的样子,心情很复杂。

早就有如此精锐大军,但是这么多年都按捺下来了四处征伐的欲望,大明的图谋实在超出他的想象。

去年他从这里去北京时,辽东还是一派和平安宁景象,没有要大动兵戈的意思。

现在他回到了这里,几个月之间,辽东就已经像是全速运转的机器。从文官到武将,人人各司其职,做着对于尽快平定朝鲜有利的事情。

一些具体的小做法,调度起来通过海陆两路转运的车辆、船只、物资,背后都反映的是超出他想象的组织能力和效率。

在李山希根本不知道的背后,是朱厚熜刚刚敲了皇明资产局下诸宗室勋戚一记重锤带来的刺激,是如今又放两个国主之位让自己儿子以外的藩王去做的诱惑。

属于朝鲜的框架在搭,包括将来要依托朝鲜人力、物产来做生意的企业。与辽王捆绑,会有那么几家勋戚可以分流过去,助辽王掌稳朝鲜钱袋子。

而对马岛那边,严世蕃也终于收到了来自朱厚熜的最新命令。

他看完之后哈哈大笑:“果然这样更痛快!宗桑,有了朝鲜,何必还纠结于这对马岛守不守得住?你先好好守着,老汪,奉旨,我们自东南夹击去也!”

汪直兴奋异常,宗晴康却当即面色惨白跪了下来:“严桑,汪桑,你们不能走啊!只留下我们,如何抵挡得住御守联军?”

“已经运到的粮食,本伯爷又不会全带走。再有那铳枪队,你还怕守不住这金石城?”严世蕃看似无奈,“我乃陛下钦封东瀛伯,岂能抗旨不遵?”

“守不住……至少,您的战舰可以抵挡住他们不会那么快就登岸,这才是对他们更大的消耗啊!”宗晴康苦苦哀求,“您受封东瀛伯,您的基业在这里啊!能多消耗他们一些,难道对将来不也是有利的吗?”

“……圣旨不可违!”

汪直看了这模样倒是笑了笑:“伯爷,旨意只是给你的。宗桑说得也有道理,要不这样吧,我带三条小船留下来。”

严世蕃眼神微眯,看了看他。

汪直点了点头:“听陛下旨意,朝鲜自然是要速战速决,甚至想不误夏粮。伯爷封锁朝鲜东南,很快就能凯旋而归。大内义隆刚刚经略了尼子氏领地,虽然大肆叫嚣进攻对马岛,但论功行赏稳固新领地的事没做好之前,他也不愿冒险的。在这里稍微受挫,那就是声威骤降了。”

严世蕃还是没说话:所以大明战舰才要都撤走,让那什么狗屁御守联军攻来啊。区区对马岛,到时只有倭敌,那就可以放心一顿轰了。正面打了下来,狗屁御守联军大败,那才是乌合之众立马要作鸟兽散。

“倭国毕竟很大。”汪直又看着宗晴康,“宗桑既投靠大明,岂能不护着宗家基业?伯爷,当真只靠打,全部打下来要多久?速战速决,让海贸重新兴旺起来,才是为陛下解忧、更有利于陛下大计!”

严世蕃思索了一会之后,也就不再啰嗦。

“好!老汪,那这边就交给你了。本伯爷去去就回!”

辽东与山东之间,薛翰也站在座舰上遥望东面。

他的前后,帆影遮天。

第480章 援朝官员

相比起朝鲜,琉球那边的战事自然更无悬念。

最可能的变数,反倒是路途中不要遭遇什么海上风暴。

所幸像是国运正昌隆,东洋海师的舰队顺利到达。

毛龙吟在船头甲板上无力跪倒,失声痛哭。

从御书房被任职到军务会议、担任随军参谋的胡宗宪望着不远处的那霸港、首里城一带,心头沉重,眉头紧锁。

在他身后,牵着弟弟和妹妹手的琉球祝女原先是被称作阿应利屋惠按司加那志,号德大。

她的妹妹桂月也幸存了下来,如今看着那里的断壁残垣不禁啼哭:“父王和哥哥弟弟们……”

“倭贼丧心病狂!”胡宗宪转身扶起毛龙吟,又对德大祝女和台东公尚元行了行礼,“八重山岛、宫古岛那边都频遭抢掠,更不提这里了。当此之时毋庸讳言,倭贼是知道了大明将有征讨之意,这才先行灭杀人力,毁港坏路,掳掠资财。如今琉球遭此大难,实同国灭。台东公、德大祝女请放心,大明必擒杀罪酋倭贼,以慰琉球上下英灵。”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