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858)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马背上,一个人激动地喊了起来:“是……是汉人的大官!大大的大官!”

叽里呱啦一阵后,是那三千骑的齐声高喊,想把信息传到后面去。

集宁城,经过大明修缮之后的城墙上,守将果然如毛伯温所说的一样用望远镜看到了他的将旗。

而这个时候,东南面行进到一半的鞑子大军已经有了躁动。

“快!快出城接应,务必守住南门!”

守将面色难看,心情紧张无比。

军务总参谋岂能见死不救?而城门一开,又将何等凶险?

“不要省弹药!随我前去接应,他们还没准备好,不会乱糟糟攻来,城东城北,也出城门诈一诈!”

只有一个小小的时间差,鞑子本没有做好发起攻击的准备,大规模的行动必定要等俺答下令。

只有这一线生机。

突然的情况让集宁守军把大敌逼近的恐惧先压了下来,开始执行军令。

而城南则开始上演着生死时速。

好在毛伯温离得近了一些,他们的喊声也传到了城里。

“大明军务总参谋在此!天子御驾已进抵得胜堡,五万京营来援!大明万胜!”

这是及时的消息。

面对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敌军,集宁城中的军民知道了三个信息。

大明军务总参谋亲自过来了。

天子也到了离集宁不到百里的得胜堡。

五万援军正在路上。

“大明万胜!”

宣泄情绪,鼓舞士气。

就在集宁城中的这种喧嚣里,明军竟然出了东面和北面的城门,在城墙下摆出了军阵。

远远的,俺答有点莫名其妙又有点凝重地看着这一切。

疯了?

可他确实还没准备好,传信的骑兵也还在从集宁海北面奔赴这里的路上。

毛伯温看着越来越近的鞑靼骑兵,想起皇帝的那句话:只能进,不能退。

现在他真的是这样了。

暂时,只有城南的敌我双方最前锋知道是什么情况。

毛伯温现在顾不上怕不怕死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死。

大战未起,大明军务总参谋先死在了这里,那会怎么样?

不该这样的,可他劝阻不了皇帝,就只能身先士卒。

况且,不就只是三千骑吗?

大家都有马!

“冲!冲过去!先射箭,关键机会只有一次!”

还离得够远的时候,是马上骑射。

箭矢之中,不需多说,已经是护卫在周围。

有人中箭,有人落马。

毛伯温咬着牙驱策马匹,他也不算年轻了,只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一点:生死存亡,岂无血战?

所幸距离尚远,除了极少数特别背时的,双方毕竟是接近了。

毛伯温已经看得到一些鞑子狂热贪婪的眼神,对面的骑兵宛如一道坝,想要挡住他们。

在他们身后,毛伯温也隐隐看得到集宁城南有烟尘。

“等再近一点!伏低,伏低准备!”

快速的接近之中,这一队标兵竟放下了弓箭,开始做着毛伯温所说的准备。

越来越近,很快便只数十步。

“听我将令!准备,三……”

斜插过来的鞑靼骑兵愕然看着这队明军忽然策骑散开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箭头,这可不算锋锐了。

但他们手上都端起了一样东西。

“放!”

只有五百人护卫,既为赶时间,也足证他们的不凡。

他们有一个名号:铳骑。

火铳声响起,这个箭头前面的鞑靼骑兵在已经不到三十步的距离上忽然倒下一大排,兵荒马乱。

其实在马上,几乎只有一轮齐射的机会。

没时间再次装弹。

可这是鞑靼骑兵没有遇到过的局面,他们只看见对面的明军双眼血红,仍旧举着那样东西指着他们。

上面既有长枪枪头,也有火铳的枪口。

功劳很诱人,但命是自己的。

谁阻截谁,谁凿穿谁?

结果将定,但对毛伯温来说,这一刻只有勇者能胜,能生还。

大明不是不能智取,只不过俺答选择了力敌。

终究要真刀真枪干完这一仗!

第504章 集宁攻防

仿佛是一条饿狼的腰被重重轰了一拳,截杀的鞑靼骑兵短时间躲避出一个小口子。

鞑靼骑兵打的好主意,是想尽歼这五百骑、捉住毛伯温。要不然,他们拦腰凿穿而非拦在前面侧身拉弓,明军之中最原始的枪骑兵不会取得这样的战果。

这一轮铳枪将近百骑打落下马,有的死有的伤。

倒有大半是因为前骑落马、战马混乱而躲避不及而撞上的。

马背上响起铳声,这触及了鞑靼骑兵的知识盲区。

仿佛很快之后又可能响起第二轮,在马背上方不方便装填弹药,同样触及大部分普通鞑靼兵卒的知识盲区。

尽管带队的将领有这个意思、大声呵斥指挥了起来,但毛伯温他们本就只需要短暂的时间凿穿完事。

一纵一横,鞑靼骑兵的拦截没能奏效,铳骑带来的冲击让他们的拦截队伍本能地露出了一个小口子,后面的骑兵为了躲避前面那坠马混乱的近百骑,也不得不拉出一个弧度,真正专为凿穿明军的中部。

反应是很快的,毛伯温就在明军的重重护卫之中。

“外围刺枪,中间改弓!你们的甲,比他们好得多!”

没有多余的废话,明军队伍的行进速度没改。

马蹄有踏过坠马鞑靼骑兵身体的,剩余四百多明军的每个人都被他们还不知道其存在的肾上激素刺激着,为自己的生存而搏命。

距离集宁城中自南门出来的军阵只有三里余的路,当毛伯温险险赶过鞑靼骑兵的凿穿线时,身后真有百余骑被截断了。

而之前奔行在被铳枪轰击的那部分骑兵之前的北虏,现在则绕了一个圈,又准备赶在前面再次拦截住他们。

“往右前,拖拖时间!”

毛伯温希望出城接应的明军之中带着炮。

大明的火炮又改进十年余,现在哪怕是便携的小炮,有效射程也有了旧时的里许、如今的五百距上下。

只要拉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出城明军就能通过炮击稍微阻止左前方绕过来的那一队北虏。

至于身后已经被截断的那百余骑明军……毛伯温心硬如铁:对于战局来说,自己安全抵达集宁城内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战争!

如果俺答是准备先倾尽全力拿下集宁城,那么自己在城中,可以守更久;如果俺答被已经出发要进驻得胜堡的大明天子所吸引,那堂堂大明军务总参谋在他身后的集宁城,也让他必须留下足够的力量压制住可能出城合围他的明军。

有阴山在,前套、后套都像个口袋。翻越阴山进入前套、后套,途中有巨大风险,战事不利又不好退出。

从阴山东端尽头的豁口进入集宁一带再进逼大同,确实更加符合这么大规模军队的展开、推进。

那么集宁就至关重要了。

马蹄急促,敌我双方都在马背上呼喝,最后令毛伯温心中稍微放心的,是出城守军的军阵里确实响起了炮声。

“绝不能让他跑了!不要躲,别怕死!长生天会庇佑你们!”

令毛伯温心中一沉的是,这一队可能有最后机会拦截住他们的鞑靼骑兵,仿佛不惜代价也要拦住他、抓住他。

谁让他喊出了身份呢?

就算这三千骑死伤大半,但杀了大明军务总参谋甚至是生擒了他,那又是何等功劳?

在这一刻,毛伯温有一些后悔之前提前喊了出来。

虽说是为了及早引起城中守军注意,但既然知道明军有望远镜而鞑靼没有,何不让他们先不这么亢奋呢?

果然还是因为身陷险境、自知绝不能在此先丧了大明士气而考虑不周了。

想起巡抚甘肃时、比他更年轻却总制三边的唐顺之,毛伯温更加感觉自己还是差上一筹。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