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蝉鸣+番外(15)

作者:一明觉书 阅读记录

除夕这天依旧下雪,他又独自一人坐在门槛上看,可是已经没有了要等的人。

日子再难还是得一天天的过,新年过后便又要上书院了,宣郑狄宁四人约好同行,到了山脚下沉默的往上走。

漫长的山路不知为何变得异常崎岖难行。

远山传来清脆的几声鸟叫,几人抬头看,斗转星移四季新,草青草黄又一春。

第9章 欲上青天揽明月

(1)

“砰!”演武台上一个纤细的身影再次被掼在地上,身体与地面碰撞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游照仪费力的爬起来,和周星潭触了触拳,认命道:“我又输了。”

周星潭是真的很强,虽然在赫明山之时她只排在他之后一名,但中间的差距比她想象中的更大,一些在驻京营中待了三年的师兄都打不过他。

周星潭性格和宁康朝有点像,都有点直愣愣的,闻言真诚说:“你进步很大了。”

游照仪承情,跳下了演武台,与他挥手说:“放饭了,吃饭去。”

周星潭便也跳下来,与她并行。

驻京营的伙食比赫明山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就连游照仪都咬着牙适应了好几天,心想若是宣峋与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在现在倒是习惯了,见今日还有白面,忙捡了两个放在自己碗里。

一转眼在营中马上一年,下月初九便要随军出征。

游照仪与周星潭坐下来后,一个女子走到了她身边坐下,正是她在营中认识的一位师姐,叫做岱渊,大她三岁,是两年前自己来投的军。

见她坐下,游照仪便问:“师姐,下月初九咱们走前能回家吗?”

岱渊咽了一口白面,摇了摇头,说:“不行,可以来送。”

她心底叹了一口气,问:“怎么送?”

岱渊说:“通常来说咱都是午时三刻走,太子殿下或者陛下来送,不知道今年是哪个皇亲国戚,总之从早上到午时之前,咱可以和家人告个别,”她伸手在空中画了个圈,说:“仅限营外一里之内,重兵把守。”

游照仪狐疑的问:“怎么还重兵把守?”

岱渊说:“怕有人见了家人做逃兵吧,每年都有,”她想了想继续说:“宜光帝姬都去和亲了,叱蛮还要我们十五城,战事没平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是个人都会怕。”

四月之时,今上敲定宜光帝姬和亲,叱蛮嘴上答应,接到人后却开口说要并州十五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堂都一连声的反对,今上也震怒,连发三道诏书要广邑王打出胜仗,还要救回宜光帝姬,一时间战火蔓延,并州延边的城池几乎空置,百姓都在四处奔逃。

游照仪若有所思,没再说话了。

转眼到了六月初九,也是个晴朗的好天气,游照仪想起去年今天自己正在赫明山演武台上和周星潭等人打架,宣峋与和焦十安打还输了,黏着自己不说话,宁康朝也被周星潭打的没撑过十招,狄却非……

她不再想了,只觉得在赫明山上的日子美好的和一场梦似的。

军营外很快就热闹了起来,她与周、岱二人往外走,果然看远处围了一圈士兵,探查了每个人的身份才放其进来,与自己马上要上战场的家人再见一面。

岱渊的父母很快就来了,她与游、周二人挥手示意了一下,朝那边跑去。

游照仪便问周星潭:“你家谁来?”

周星潭说:“大约是我母亲吧,还有我姐姐。”

正说着,他便看见了周家的马车,也与游照仪挥了挥手朝那边去了。

她点头,也转头看了看,却没见着广邑王府的马车。

又等了一刻,才看见徐襄理策马而来,她连忙走上去,问:“裴王妃和世子没来吗?”

徐襄理说:“今晨应士正考最后一门,现在估摸着才刚考完,裴王妃昨日被宣召入宫了,让我替她来送你。”

她这才想起来今日是应士正考,失落的说:“我都忘了,那怕是来不及了。”

徐襄理说:“你来府上才七岁,一转眼都这么大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你上战场要小心,别逞强,你是赫明山点兵去的学子,一去就要授官,若是手底下有人不服,也要注意方式,你自小寡言,我真是怕你嘴皮子上被占便宜……”

他嘴上说没什么好说的,却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游照仪一直耐心听,直到他终于没什么可说的了,才叹了口气说:“你都不知道,才一年,世子都长得比我高了,你们俩自小一起长大,他却不能来送你。”

游照仪心想,他今晚肯定又要在被子里哭了。

再叙话也有终了的时候,游照仪能见了徐襄理,心里已经满足了,午时还差一刻,便有锣响,众人便依依不舍的归队。

谁知正在整队之时,真有人往外跑,被把守的士兵抓住扭在地上,游照仪看了一眼,一个身着常服的青年正趴在地上挣扎,涕泪横流的朝人群外面喊:“娘!我不想去了!娘!我不想去!我想回家!我想回家…呜呜!”

青年很快被官兵堵住了嘴,往营中拖去,一个官兵喊道:“临阵脱逃者,打三十军棍!”便在众目睽睽之下立刻行刑。

由他做样,营中其他人立刻归好了队,无人再敢往前走一步。

到了午时,剑南铁骑的队伍整装待发,两面巨大的暗红色旗帜在两边飘扬,一面绣着“中衢”二字,一面绣着“宣”字,在风中猎猎作响,气势磅礴。

一行三千士兵,晁白骑马站在最前方,后面跟着几个副都统,再就是赫明山学子和兵卒,都是统一的铜色兵甲,众人队列整齐,表情肃穆,目光直视前方,随着晁白行军到城墙下受阅。

城墙之上点起了香案,一个明黄色的身影走出来,为众将士上香祈福。

过了一会儿他转过身,众人齐声高拜千岁,正是中衢太子宣荐与。

太子挥袖,高声道:“剑南铁骑征战无数!望众将士率虎狼之师,踏破叱蛮,扬我中衢国威!”

闻言,底下一片磅礴的震兵声,众兵士齐声喊道:“踏破叱蛮!踏破叱蛮!”

宣荐与洒下临行酒,身边两行侍卫立刻开始敲鼓,鼓声震天鸣,两边的帅旗立刻挥舞了起来,晁白策马扬蹄,带领他们走出城门。

直到这一刻,游照仪才真的有了要离开家的感觉。

她忍住心中酸涩,目视前方,突然见到远方策马而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游照仪忙定睛远远看去。

正是宣峋与。

他骑着映雪,疾驰而来,徐襄理说的不错,他长大了,面容舒展,原本带着殊艳的容貌多了几分英气,可仍旧漂亮的不可方物。

映雪轻轻扬蹄,走近队伍,他没有出声,在她右前方远远的与她并骑,方便她看他。自己边骑马边扭头,眼眶红的不行,可是没哭。

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约莫行军了半刻钟,他便不再往前了,无声了喊了一声灼灼,队伍与他错身而过,便只能看着她的远去的背影。

游照仪最后还是扭头看了一眼,看了一眼宣峋与,九年时光宛若沧海桑田,在二人对视间倏忽而过。

幼年不敢拿的那串爆竹,好似此刻在二人中间炸响。

她又看了一眼上京的城门,天子脚下,中衢皇城,自是巍峨磅礴,她每回休沐,和宣峋与便策马回城,这城门她看了无数遍,也走了无数遍。

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不知何年,才能归家。

从京城始,剑南铁骑一路向北,途径谭州、广邑,便到了战事最为严重的并州,焦十安所在的河西军则需要向西北,途径谭、郴二州,到达与并州接壤的钕州驻扎。

因两军前半段的行军路线相同,游照仪有时还能和焦十安见上面,聊以慰藉。

到了潭州之后,两军便要分开行军,游照仪也没时间和焦十安告别,在人群中匆匆看了对方一眼,便整军上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