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290)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说到这里,王宵猎叹了口气:“更不要说,以二打一,我们对金军也未必打赢。”

一路军队多少人合适?这跟军队、政权的能力有关。王宵猎估计,在自己治下的几州,支撑一路三万人比较轻松,五万人就有些吃力,超过五万人就会伤害地方经济。

金军不考虑军队对地方造成的后果,只要地方的粮食够吃,就能够大军。不过,现在的陕西一路也只能支撑不超过五万人。超过五万人,就要分成几路,只能短时间合军。

张浚在陕西集中二十万人,几乎耗尽了这几年川陕的积蓄,数州的百姓都被征调运输物资。可以说川陕两地的钱和物资,关中地区的人力,全部用到了极限。

李彦仙一直在守陕州,对于大军出击需要的物资没有概念。不过听王宵猎说若是三军合击,金军可以各处击破,还是觉得深以为然。三路中除了王宵猎,不管是李彦仙还是翟兴,都无法抵抗金军的主力进攻。到了最后,还是王宵猎独自面对兀术。

过了好一会,李彦仙道:“难道此次就看着兀术来去自如?”

王宵猎道:“时机未到,也只能如此了。再者说,张枢密在关中集结二十万大军,正要与金军决一死战。此是大军会战,枢密未必会允许我们参与。”

李彦仙道:“不瞒镇抚,张枢密现在正有此意。前些日子给我一封信,说如果兀术西进,命我不许阻拦。到时放弃陕州,先退到虢州。等到关中大战结束了,再出兵重占陕州就是。”

王宵猎沉默了一会。道:“枢密有此令,观察先撤出陕州岂不是好?”

李彦仙猛一击拳:“我如何心甘!数年前收复陕州,金军数次大军来攻,死了多少将士!年初若不是镇抚相救,差点与城共亡!这样一座城,我如何甘心让出去!”

王宵猎道:“观察不让城,关中大战之前,就会有数万大军围攻陕州!”

李彦仙明白,如果这次金军再围陕州,王宵猎未必救了。要张浚东进四百里与金军决战,失去地利,张浚也未必愿意。那个时候,自己又能守多久?

王宵猎道:“观察,实话有时候不好听。我们算是共患过难的,今日我实话实说,观察见谅。”

李彦仙道:“今日我来襄阳,就是想听听镇抚的看法。镇抚有话直说!”

王宵猎道:“自开封城破,金军不断南下,直入无人之地。经过去年一战,朝廷的大军已经支离破碎。不说我们这些各地的镇抚使,就是张枢密麾下的军队也不是铁板一块。各军各自为政,勉强一起出兵,也是破绽百出。说实话,现在不是与金军决战的时候。我估计,再有两三年的时间,各部把自己的军队整顿好,才有一战之力。”

李彦仙道:“枢密帐下的将领们,也是如此说。可我总是不甘心!”

王宵猎道:“为将者,不但要能迅猛出击,时机不利,也要能够忍得住。现在与金军决战,风险实在太大了。张枢密组织的关中之战,胜了自不必说,一旦败了该如何?到时陕西五路,还能够守住多少州县呢?陕西一失,金军直面川蜀,后面战事更加不乐观。两国交战,当从容布置,仔细安排,不能存一战决胜负的心思。此次张枢密太心急了,我们还是从旁观战的好。”

此次张浚是一意孤行,手下谋臣、将领大多都不同意。大多数人认为,此时与金军决战,过于仓促了。王宵猎也认为这个时机不好。内部没有整顿完毕,没有必胜的把握。

第305章 两军不同

太阳落下山去,凉风起来,吹在人身上,顿时觉得舒服了许多。

王宵猎道:“观察,张枢密命你暂弃陕州,等到关中大战结束了再重新占领。我认为,观察还是奉命而行的好。关中一战是决定两朝一路命运的大决战,这种大决战,我们还没实力参与。”

李彦仙愣了好一会。最后长叹一口气,只能点了点头。

不是王宵猎认为自己实力不足,没资格参战。而是张浚没有完成陕西兵马的整合,仓促决战。这种情况下,王宵猎、李彦仙和翟兴这些地方势力,还是不要参战的好。兀术有骑兵三万五千,再加上正向关中集结的娄宿和讹里朵,有兵近十万。一旦与张浚配合不好,就可能被金军围攻。

王宵猎对自己的军队有自信,但没有狂妄到认为可以以一当二的程度。离开自己的根据地,被优势金军包围的话,很可能就会实力大损。

看看天色渐渐黑下来,王宵猎起身道:“我备了几杯薄酒,为观察接风洗尘。看看就到八月,晚上凉风起来,不似前些日子那么热了。”

院子里点起灯,摆下了几张桌子。王宵猎、陈求道、陈与义、汪若海、邵凌、牛皋陪着李彦仙是一桌,旁边则是几位统制陪着随李彦仙来的吕圆登、宋炎两人。

宋朝的习惯,其实不习惯围桌而坐。宴请宾客,应该分桌而食,一边吃喝一边交谈。王宵猎是前世的习惯,熟悉这种方式。加上随着饭菜的变化,渐渐流行起来。

夜色渐渐深了,风吹在头顶的银杏树上,飒飒作响。众人酒兴起来,声音越来越高。

李彦仙仰头把酒一饮而尽。道:“自金虏南来,山河破碎,多少百姓蒙难!前几年不知金兵有多少人,有些怕他们。这几年看过来,其实金人不多。中原的大好河山,金人杀成了一片白地,也不见他们驻大军来守。我们汉人数千万,岂能让金狗如此猖狂!”

王宵猎道:“所以金人要立刘豫为儿皇帝,替他们守中原。”

李彦仙啐了一口:“刘豫这厮,甘愿做异族的狗,必然不得好死!”

王宵猎道:“与其咒刘豫不得好死,不如我们练出强军,杀到中原,刑场上砍了他的头!”

李彦仙点了点头。喝了一杯酒,突然有些落寞。道:“镇抚,从道理来说,我们汉人不知道是女真人的多少倍,中原又格外富庶。为何在战场上,就是打不赢金人呢?”

王宵猎道:“说战争,就要去专门研究战争。一支军队,怎么样才能战斗力更强?要招更加高大强壮的士卒,要有熟悉战争的指挥官,要进行有效的指挥。要有精良的装备,还要有足够的补给。在战场上能够拼死冲杀,追击要迅猛,行军要快速。其实真正说起来,一支强大的军队要求也不多。”

李彦仙听了连连摇头:“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也!与金军作战,能够保证血战到底不溃散的军队有几支?战场上都如此不济,其他的又何必讲!”

王宵猎笑了笑:“观察,知道一支军队需要什么,统兵者就该用心把这每一项练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军队,又有几支呢?靖康以来,朝廷对于军队,出来的办法就是十杀、二十杀、三十杀,有什么用处?你军法上写,临战回顾者杀。结果呢?临战一哄而散的,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李彦仙道:“镇抚说的是。现在的军法,确实是过于严厉了。”

王宵猎连连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军法不管是严厉还是宽松,都不是没有缘故,而是有来由的。为什么立军法?要使军队坚决、果断地完成任务。就要知道军队本来是什么样子,面对困难时是什么样子。对他们进行什么样的要求,能完成任务——”

李彦仙道:“镇抚说的过于复杂了。如此带兵,岂不是累死统兵官!”

王宵猎道:“莫非观察以为带兵容易吗?军队中设置许多军官是干什么用的?就是把军中的任务层层分派下去,让许多人去完成。而不是如放羊般,统兵官做牧羊人。要想带出能打的军队,就必须把军中的事务了解清楚,研究明白。再详加分解,招来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人事。”

李彦仙愣了一下。问王宵猎:“镇抚是如此带兵的?”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