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387)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汪若海点了点头,心中有些明白了。王宵猎的整编,与以前宋朝军队不同,不再那么随便。而是根据战场实际,打仗行军的条件,计算出人数来。从道理上讲,这次整编与熙宁年间行将兵法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只是有不同的原则,不同的实际情况,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整编军队,是王宵猎想了许久的事情。只是不打仗,对军事实际不清楚,此事无法进行。不管是依这个时代,还是凭记忆中的前世,照猫画虎是不行的。

把军队的编制讲清楚,王宵猎又道:“我们军中,与以前相比军官会增加很多。依我估计,士卒与军官的比例,大约一比五。营以下的不谈了,在团及以上设司令部。司令部的人员,大约是七个人。以团一级为例。长官是统制,另设一都监与统制同为长官。统制指挥作战,都监则负责军功、军法及军中钱粮等事。直接点说,都监主要是对内。要让士卒自觉遵守命,不要有烦心事,能战,还要敢战!战时则与统制一起指挥,同样是长官。”

汪若海试着问道:“依镇抚所说,这不就是从前的监军?”

王宵猎点头:“不错,就是从监军变来。不过这个监军不是从上级临时派下来的,而是军队中的一级正常编制。最好能做到统制能做都监,都监能做统制,文武全能。初期吗,我们一步一步来。”

中国从先秦时的军队中就设监军,当然不是没来由。宋朝的武将官职中,像钤辖、都监等官职本来就是监军,只是随着时间演变,渐渐成了统兵官。

王宵猎设双主官,当然与以前的监军不同。监军是上级,甚至是皇帝派来,权威极重,慢慢侵夺指挥官的权力。设立双主官,只是分工不同,一起对上负责。

设立监军,王宵猎犹豫了很久。监军这个位置,历史上的非议极多,很多败仗都与他们有关。军中设监军很容易引起指挥官反感,觉得是来监视的。有这么多坏处,历朝还是要设,这就说明,这个职位有其存在的意义。

王宵猎道:“这一个职务,都一级为军使,营一级为监押,团一级为都监,师一级为钤辖。与统兵官都头、指挥使、统制、都统制一起,为军中的双主官。他们的决定,一般来说要经过司令部。这就是司令部存在的意义。军队不再是由统兵官一个人指挥,而是由司令部一起指挥。”

对于司令部,王宵猎讲过许多次。陈与义等人都是似懂非懂,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到现在,众人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虽然不能够十分理解,但大致明白。

王宵猎道:“除了双主官,团级司令部的第三人是副统制。一般来说,我现在计划的,是副统制兼中军营指挥使,同时兼提举一行事务。也就是说,如果战场上统制不幸战殁了,接替其统制位置的是副统制,而不是都监。这叫指挥序列,职务顺位。”

汪若海点了点头,看了看李彦仙。现在王宵猎军中,李彦仙是中军都统制,兼提举一行事务,就是王宵猎说的副长官,也就是副镇抚使了。镇抚使有很大的独立性,当然不会再设监军。

见众人没有说话。王宵猎又道:“副统制之下,是参谋官,主管军中训练、作战等事务。参谋官之下,则是左统领和右统领。除了司令部事务,左统领兼管前、左两营,右统领兼管右、后两营事务。这只是分工不同,左、右统领是团司令部官员,绝不是两营的统兵官,不能搞混!”

其余几人互相看了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角色。现在房间里的,王宵猎是镇抚使,同时是统兵官和监军。李彦仙是副职,汪若海是参谋官,邵凌和牛皋两人则是分管前后左右军的。说的是团司令部,其实王宵猎也把镇抚使司几个主官的职责讲明白了。

王宵猎道:“虽然是双主官,但一军最重要的责任在统兵官。战场上刀来枪往,指挥官出意外并不罕见。就团一级来说,统制出了意外,副统制接任。副统制再出意外,由左统领接任职务。左统领也出意外,就由右统领来接任。还出意外,则分别由中军副指挥使、前、左、右、后指挥使依次接任。”

众人点头。既然中军的统兵官是副职,则实际事务就由副统兵官负责。地位上,这位副统兵官跟其余四军的统兵官是一样的,而且排位还要靠前。

“团一级分管四军的是左、右统领,营一级的是左、右承局,都一级是左、右节级。师一级则是左、右虞候,军一级是左、右都虞候。我们军中,牛皋为左都虞候,邵凌则是右都虞候。”

牛皋和邵凌对视了一眼,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职务。从王宵猎的安排,两人是镇抚使司官员,只是各自分管两师日常事务。办公在镇抚使司,而不是在下面师里,更没有自己的衙门。

说到底,虽然王宵猎知道,这个时代最合适的编制是五五制,但对记忆中的三三制念念不忘。副统制和左、右统领的设置,有三三制的意思。

最后,王宵猎道:“每一级司令部,都还有一个人没有说,就是掌书记。掌书记负责日常杂事,包括公使钱的使用。有大事开会时,由其记录。司令部的印记,由其掌管。换句话说,这个掌书记做的事情多,权力却有限得很。镇抚使司的掌书记一直不得其人,你们多留意一番。”

众人左右看了一下,房间里五个人。王宵猎一分饰两角,也还差一个人。不用说,差的就是掌书记了。权力虽然不大,掌书记到底是司令部人员,品阶不低。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

第414章 要学习

坐下喝了一口茶,王宵猎道:“朝廷军队的编制,一直是三级。以前是厢、军、营,现在则变成了军、将、队。不只是名字变了,人数也变了,指挥方式也变了。但我一直觉得,有许多不便之处。不但是不利于指挥作战,也不利于平时训练,也不便于管理。此次整编与以前的整顿不同,全部大改,需要非常多的精力。军队整编,不只是编制变了,军官变了,更重要的是作战方式变了。”

李彦仙道:“作战方式如何变?还不是跟以前一样,遇有战事,各将领兵出战。”

王宵猎摇头:“不只如此。分这么多层级,首先是因为要面对不同的战争。完成什么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作战单位,将领指挥不能盲目。比如都一级,其实是一简单军阵。没有侦骑,没有指挥系统,没有辎重人员,实际不能单独作战。营一级同样没有辎重和指挥,独立作战时,要单独配备。只有到了团这一级,才有了独立作战的能力。这样设置,对于我军的组织、指挥,就有了不同的要求。”

说到这里,王宵猎想了一下。才道:“不同的战斗应该有分级,只是以前没有人提过。我是这样觉得,把军队的战斗笼统地分为战略行动和战术行动。哪一级军队适宜战略行动,哪一级适宜战术行动,应该有明确的分别。之所以把团这一级定为根本,是因为其可以独立完成战术行动。可以认为,团及其以下的部队为战术单位,军为战略单位,师则介于两者之间。原则上,团以下的营、都,是不可以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各级统兵官,对这一点必须明确。”

后世对军事力量的划分当然不是这样的。不过王宵猎不知道,只能按自己的理解来。经过这样的划分,各级就有了确切的含义,利于将领的指挥。

见其余几人还是一脸茫然。王宵猎吩咐门外的姜敏:“去取军中收集的阵图来。”

不多时,姜敏抱了一大卷阵图进来,交给王宵猎。

王宵猎把阵图铺在桌子上,对众人道:“自我带兵以来,多方努力,收集来了这些阵图。从太宗朝的平戎万全阵,到真宗朝常阵,再到神宗朝的八阵法,一应俱全。我们带兵打仗的人,都知道将领交战时依阵图列阵的弊端,这些不必多讲。那为什么收集阵图?因为这些阵图,是历朝军事经验的总结。既有对真实战例的总结与思考,也有一些奇思妙想。临战用阵图指导作战当然不对,但认为阵图无用,弃之如弊履也不对。我们应该利用这些阵图,对战争进行研究、思考。为什么阵图上这样列阵?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坏处呢?阵图到底讲述了战场上的什么内容?面对这些内容,将领应该怎么安排才对?阵图上的各种兵种,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应该怎么应用他们?一句话,把这些阵图研究透,学得通了,再从里面走出来,不被阵图束缚。对于统兵官来说,这是必须要学的理论课。”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