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388)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李彦仙看了看桌上的阵图。不由摇头道:“这里面一些阵图我也见过,只是觉得无大用,并没有仔细研究。如镇抚所说,就要在上面花费许多精力了。”

王宵猎道:“一个统兵官,不打仗的时候干什么?除了管理军队,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事情。不但要有实战的经验,还要有理论的知识。最好的理论,就是阵图了。”

几个人中,只有邵凌对阵图了如指掌,其余几人多是见过,而没有深刻体会。

从太宗时候起,宋朝皇帝便就喜欢研究阵图。到了战时,赐阵图给将领,让他们依阵图布阵。甚至有时候会向前线派排阵使,监督布阵。前线将领深受其害,对此非常厌恶。

用阵图指导作战当然不对,但用阵图来学习却非常有用。将领的军事理论知识,一大半可以从阵图上学来。王宵猎收集阵图,是用于学习,不是用于作战。

看几个人的样子,王宵猎道:“这几年我命令军校的教头研究阵图。他们许多见解,都写在了旁边的备注当中。你们闲的时候,拿这些多看一看。过些日子,军校中专门派教头,你们都去学一学。不要小看了这些,把阵图学进去,走出来,对一个将领有非常大的好处。”

李彦仙等人称是。

王宵猎道:“要想真正懂得作战,不但要有经验,还要有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不否认,世界上存在天生良将。不怎么学习,就会指挥军队。上阵作战,总能够打胜仗。这种人可遇而不可求,不能等着送上门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办?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接下来的日子,一边进行军队整编,还要组织各级军官进行相应的学习。年初在渑池让兀术吃了大苦头,估计接下来的一两年内没有大战。没有大战不能闲着。一边要组织军队进行不断地演练,一边要努力地学习。”

见王宵猎说得极是认真,李彦仙、汪若海、牛皋和邵凌一起称是。

王宵猎道:“在开封府的时候,宗留守看重岳飞将军,曾经授以阵图。岳将军言,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话说得对,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说句心里话,我不是个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但到了这个位置上,又不得不必须能带兵打仗?怎么办呢?就只能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就必须比别人花更多的精力和功夫,仔细研究每一仗。学得多了,见得多了,仗打得多了,也就比一般人强了。我不敢奢望手下有多少天生良将,但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善于学习总结。天资这种事情没有办法,但更用功,更努力学习是可以自己掌握的。这句话,希望你们记住。”

王宵猎的态度非常诚恳。四人一起叉手,高声称诺。

喝了一口茶。王宵猎手抚茶杯,看着门外的春色。过了好一会,才道:“刘参议奉枢密命前来,不能怠慢了。但是我们的军队与枢密的军队不同,建军的理念不同,管理的方法不同,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也不同,打仗更不同。昨天你们看到了,实际上刘参议的想法许多与我不一样。以后你们接触,注意不要反对刘参议,说什么听着就是了。我的军中,必须以我的方法管理军队,这一点没有讨论的余地。有不同意见的,没关系,走就是了。天下有许多军队,其他地方也有大好的前程,不必拘泥于此。我这个人的心胸没有那么的狭隘。纵然是走了,也不会成了仇人。”

李彦仙道:“我既然同意两军合并,自然没有其他想法。镇抚放心!”

王宵猎笑了笑:“有其他想法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做就是了。这句话不是对都统说的,是对你们每一个人说的。不是让你们有什么想法,而是管理手下的时候,记着这句话。人的脑子啊,是个非常奇怪的东西,总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做上级的,管下级怎么做,不要去管他们怎么想。别人怎么想都要听你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说到这里,王宵猎看着众人道:“我就是提醒你们一句,不要在刘参议面前失了礼。记住,他是我们的上级,不能乱了规矩。还要记住,我们是独立的军队,要有自己的办法,不能什么都听别人的。”

汪若海道:“昨日为刘参议接风,我见镇抚也不是十分恭敬。”

王宵猎笑着道:“怎么才算十分恭敬?刘参议说什么,就是答应什么,事事顺着他?我这里十万大军,只会唯唯诺诺成什么样子!不必多想,你们只管把心思用在我们军中就是了。”

第415章 打烂它的狗头!

看看就要进入三月,寒风已经远去,春风扑面来了。春风中,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先绽放,到处都染上了鲜艳的颜色。襄阳城外,每大都有大群看花人。白天徜徉在花海中,日暮而归。

王宵猎备了酒,邀请刘子羽到花园赏花。花园是原京西南路转运使司的,王宵猎接手之后,重新进行了整理。现在百花盛开,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在几棵大玉兰掩映的亭子里坐下,士卒取了酒出来。紧靠着亭子,几株紫荆开得正艳。整棵树缀满花朵,好似几团火一样。

看了一会花,喝了几杯酒,话题还是回到军政上来。

刘子羽道:“这几日我听人说镇抚大军正在整编,不知是也不是?”

王宵猎点头:“不错。参议知道,我的军队起自勤王,一向比较杂乱。现在军队多了,必须要整编成正式的军队。不然不好管理。”

刘子羽道:“听人讲起镇抚整编的编制,与现在相比,层级过密,军官太多。恕我直言,养兵是非常费钱的事。其中最费钱的,是养军官。镇抚军中军官设的太密了,只怕费钱多。”

王宵猎笑道:“多吗?其实不算多的。我的军中又没有武功队,军官并不比其他军队多。”

听了这话,刘子羽顿了一下。此时军中封赏极滥,一些军队中中下级军官扎堆,武功郎了还跟士卒一样的很多,被戏称为武功队。这些人虽然做着士卒的活,却拿着军官的薪俸。

停了一会,刘子羽道:“镇抚打仗不少,有了战功岂能不赏?”

王宵猎道:“有功必然要赏。不过功与功不一样。有的是作战勇猛,武艺高强,还有的则表现出了领导才能。有领导才能的升官,否则只是记功,并不升官。记功的不一发赏钱,有许多奖励办法。”

见刘子羽还是满脸疑惑。王宵猎又加了一句:“与其他军中不同,我军中的士卒,是按照服兵役入军中的,他们的妻儿父母并不随军。大多数人,宁愿记功,提升自家的门楣,让父母妻儿好过,并不想要那几贯现钱。这一点,与以前的禁军不同。”

刘子羽听了忍不住问道:“不知镇抚军中士卒一月多少料钱?”

王宵猎道:“若是普通士卒,一个月三百文。不过他们的吃穿用度都在军中,不必自己花钱。”

宋军的士卒,上军一个月一贯钱,中军五百至七百文,下军三至四百文。不过禁军收入的大头是月粮,俸钱只是花用而已。王宵猎军中不同,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发到手的就是俸钱,不发粮食。

刘子羽想了一会,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叹了一口气。不管是招募还是组织,不管是训练还是作战,不管是生活还是钱粮,王宵猎的军队跟其他军队的差别太大,谁能一下说清楚?

过了一会,刘子羽道:“自靖康之难,本朝与金军打了五六年了。除了这两年镇抚几次胜仗,可以说是连战连败。败得太多了,慢慢就总结出金军的特点。总的来说,金朝是猛安谋克,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全民皆兵,与我们的招兵、募兵大为不同。猛安谋克的结构简单,一声令下,军队就能够立即聚集起来。与之相比,本朝的保甲之制差可相似。只是到如今,保甲已废,只能徒唤奈何了。”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