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426)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工会这种组织,若是没有,受雇的人就要受雇主欺负。若是太强,就会不服官府管束。必须维持一个合适的度,不加大官府管理的难度。

王宵猎治下,绝大部分这种民间组织,是由官府督办的。正式的叫法,是官督民办。民办而不是官办,减少官府的支出。由官府监督,防止成为某些势力的附庸。

其他人在忙碌,王宵猎与姐姐坐在院子里,闲聊家常。

说过了几句闲话,王青秀道:“大郎已经二十二岁了,正常人家,该要娶妻生子了。前两年有重孝在身,不好催你。现在除了孝,应该要考虑了。”

王宵猎笑道:“你是姐姐,不先成亲,我如何娶妻?”

王青秀道:“这两年除了孝后,从汝州到襄阳,我耽误了些日子。不是我不想,而是没有办法。你说过,要我找个喜欢的人,恩恩爱爱一辈子。找什么样的人,你不会干涉,一切随我心意。今年,我应该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嫁为人妻。我出嫁后,大郎也就该成亲了。”

王宵猎想了想。道:“这种事情,不是该随缘吗?”

王青秀听了就笑:“随缘?怎么随?若是缘分迟迟不来,难道一辈子不娶妻?大郎,你也是为人子的人,不能任性。年纪到了,就该要谈婚论嫁。实话跟我说,有没有意中人?”

王宵猎不说话。想想自己这两辈子,见过许多美丽的女人。其中有的特别漂亮,看过一眼便就念念不忘。但真正说起娶妻生子,这些人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女人。

突心中一动。两辈子的人生中,还是有两个女人不一样。

一个是前一世与自己同村的小女孩。两个人的家一个在村东,一个在村西,很少见面。有一次忘了什么原因,两人玩在一起。那个下午的阳光很好,天空很蓝,吹着微风。两个人在村头。路的这边是几棵大桑对,路的那一边是一排灌木杂草,边上一丛酸枣。

王宵猎爬到树上,给那个小女孩摘桑葚吃。自己在树上,树下小女孩拍着手笑。后来又到路的另一边,给小女孩摘酸枣吃。小女孩跟上去,自己摘酸枣,被刺扎了掉眼泪。

那个下午到底发生了什么,王宵猎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在树上,小女孩在树下笑。自己钻进草丛里,小女孩站在草丛边,被扎了掉眼泪。

那一天之后,两人很少见面,再没有说一句话。可世事就是这么奇怪,王宵猎一直觉得,如果有命中注定,那个小女孩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爱人。

还有一个,就是在鹿门寺中,偶尔见过的青裙子。那个人只是惊鸿一瞥,什么样子王宵猎都没有看清。可就是有一种感觉,这个女子与自己命中注定。

如果再见到童年的小女孩,或许王宵猎会失望,发现她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如果真地见到鹿门寺中的青衣女子,也很难会一见钟情。或许在自己的灵魂之中,有一种影子。这两个人,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展现出了那个影子的样子。

又或许,什么都没有。只是人类的感觉很奇怪,自己也说不清楚。

第456章 红尘道场(一)

西天的一轮弯月,慢慢地滑到了天的尽头。凉风起来了,吹到人的身上,带着凉意。

王青秀看着眼前的弟弟,那么熟悉,可一种陌生的感觉又挥之不去。

叹了口气,王青秀道:“这两年弟弟做了许多大事,也变了许多。看在我眼里,你仍然是从前的样子。可有时候想起来,你又那么陌生,再不是从前的样子了。小时候父亲读书、考试、做官,很少有时间管我们,你都是随着我长大。现在我觉得陌生,是因为你长大了,还是因为做了官?”

王宵猎道:“姐姐,世间的事,大多都说不清楚。或许是因为我长大了,或许是因为做了官,或许是两者兼有,又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说不清楚的事情,就说不清楚,不要自寻烦恼。”

王青秀笑道:“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不对,或许是含有禅机,只是我资质太浅,悟不了。”

王宵猎摇了摇头:“姐弟说话,哪里来的什么禅机。我说的是实话,只是实话,经常不是人们想听到的罢了。这个世界,说实话,做实事,本来就没几个人能办到。”

王青秀笑着摇头:“怎么会没人办到?世间的人,谁不想听实话?”

王宵猎道:“其实世间的人,真没有几个想听到实话。说要听实话的,只是说说而已。这其中的道理,也是我做官之后,慢慢才体悟出来。”

王青秀想了想,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喝了口酒,道:“你做了官,便就有这许多歪道理。”

王宵猎也想了想。最后笑道:“偏偏这些都不是歪道理。只是世人不喜欢听,不喜欢这样想,有什么办法呢?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世界,人世间就是这样的人世间,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生活。只是大部分人,都觉得世界不是这样的世界,人世间不是这样的人世间,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想象出一个世界,想象出一个人世间,想象出人应该怎么生活。”

“好拗口!”王青摇了摇头。“你做了官之后,便就要讲这样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吗?在我听来,这说的都是废话。可又难懂,好似有禅机。”

王宵猎饮了一口酒,看着天边的残月,好久没有说话。

禅机,哪来的什么禅机。不过是当你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研究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与认识的世界有很大不同。不是世界变了,而是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认识世界。

对于很多人来说,听到这样的说法都会大笑。我活在这世界上,吃饭、穿衣、工作、睡觉,无一不是我真正感受到的,怎么会不认识这个世界?而事实是,一个人真正感受到的世界只是一部分,认识的绝大部分,是听来的、学来的,甚至想象出来的。

前世的时候,网上有些关于知识的游戏。经常出的一道常识题,是中国有多少相对的省份。比如南北相对、东西相对。这是最基本的地理知识题,但还是经常有人答错,大家哈哈一笑。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想过,地理知识中没有这种说法,只有各个省份而已。有的老师从网上看了这视频,觉得是很好的教学题材,才教给学生。课堂上学过,不是来自于正规的地理教材,而来自于老师。

其实这些南北、东西相对,有一部分是确实如此。如广东、广西,来自于宋朝,把广南路一分为二的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如湖南、湖北,同样是宋朝把荆湖路一分二,为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

但是还有一部分,不是如此,只是巧合而已。比如山东、山西,并不是从一个政区一分为二,而是先后出现。是不是因为中间有太行山,也只是后人猜测而已。真正一分为二的山东、山西,按后世的说法,应该是唐朝的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两个政区。

比如河南、河北。唐朝的时候,确实依黄河而分有河北道和河南道。宋朝继承河北道,改称为河北路。但是河南道并没有继承,而是因为京城在开封,分为了京东路和京西路两部分。伪齐建立,京东路改称为山东路,京西路的大部分则改称为河南府路。此时河南府路,名称明确来自于河南府。而河南府的名称,则来自于河南县在洛河之南。河南与河北不是相对的,名称只是巧合。

不研究来历,很容易就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一样,当成了一样的省命名形式。一般的人,这也没有什么。但对专家学者来说,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至于拿来考别人就是笑话。答不上来的人或许知识不丰富,出题的也同样如此。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这样的问题。以至于对普通人来说,他们认识的世界,实际与真正的世界已经相去甚远。专家学者,本来应该去伪存真,把这些误会一点一点去除,还原世界本来面目。但当专家学者不这样做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