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622)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胡六郎道:“直娘贼,这是什么鬼主意!当兵吃粮,讲的是上阵杀敌,一刀一枪拼出军功来!统制的话,是个什么意思?不看一个人的军功了,还要看兄弟们怎么想?”

彭岳道:“按你现在的样子,根本不可能分到军队里去。怎么算军功与你有关吗?”

胡六郎道:“我身高体壮,怎么就不能分到军队里了?”

彭岳道:“宣抚常说,军队是有组织的暴力集团,核心是组织?什么是组织?组织是要讲纪律的!进军营以来,你犯了多少错误?你的眼里,有没有纪律?让你进了军队,战场上不遵守纪律,是什么后果?”

胡六郎只是冷笑:“我就是不遵守纪律,怎么了?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些撮鸟要怎么收拾我!”

彭岳道:“宣抚定的规矩,军中不许体罚。如果士卒犯了错误,可以令其站军姿、练动作,直至关禁闭。今天是第一天,就不惩罚你了。从明天开始,如果再犯错误,我们天会的时候,你就站到一边!”

胡六郎冷笑一声,不屑地扭过脸去。

官厅里,张均看着胡六郎的指挥使、都头、队正交来的报告,神情认真。

怎么教好胡六郎呢?张均想了许多办法。最早回来的时候,张均是想使用暴力的。当时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张均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想回到军营之后,利用自己的职权,让胡六郎吃些苦头。回到军营之后,思想一变再变,最后决定用集体的办量,来训练胡六郎。

张均是个聪明人。他的聪明跟姜敏那种过目不忘不一样,而是对人情世故的理解。

来到新兵营,张敏左思右想,慢慢回忆这几年王宵猎说过的话。通过点点滴滴,总结出来这种真正符合王宵猎的心意,而没有实行的训练方法。

最早建立军队的时候,王宵猎有些懵懂。心中有许多想法,但不能形成系统。总是这种方法试一试,那种方法试一试,用几年的时间才慢慢成形。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最后就是大的框架建起来了,细节许多问题。

便如新兵训练。王宵猎建立了新兵营,形成了制度。但是新兵营的细节,王宵猎就没有精力去管了。他提出了各种要求,比如要建立士兵的集体荣眷感,要让士兵养成主动遵守纪律的习惯。但怎么建立,怎么养成,王宵猎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找出具体的办法。

就从王宵猎这些零碎的想法中,张均总结出来这么一套办法。这套办法,首先用在了陆浑的新兵营里,用在了胡六郎的身上。张均要试一试,胡六郎这么难带的兵,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训练出来。

把报告放下,张均轻轻敲着桌子,仔细思考。

王宵猎要求军中不许体罚,不许使用污辱士卒尊严的方法,尽量少批评,多帮助,让许多人不屑。只是这支军队是由王宵猎一手建立起来,他在军中有巨大的威望,大家只能遵守。

张均也思考了很久,按照这些要求,怎么训练和管理士卒。

这上张均的长处。前几年自己一个人在外,没有人管,可以快意恩仇。那时做事坚决,杀伐果断,分外痛快。现在回到军队中来,不能再由着自己,凡事要遵守制度。张均就研究制度,分析制度,让制度能够为自己所用。

王宵猎限制了军官对士卒形成压力的手段,那么这个压力,就要从其他的方面来。从哪里来?当然最有效的办法是从集体来。军官的身份与集体结合起来,代替暴力,对士卒形成压力。

普通人面对王宵猎这种要求,往往会采用最简单的办法。要么放弃一部分不好管理的士卒,要么就是想办法绕过王宵猎限制。真正思考怎么能够做到的,张均是第一人。

正在这时,高信从外面进来。到自己位子坐下,对张均道:“我到新兵营里转了一圈,发现今天不同了。各级军官对自己集体的荣誉,还是很重视的。”

张均道:“他们当然得重视。军官的立功、受奖,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下面的士卒,如果立了功,还可以不管集体荣誉。军官立功,就要受集体荣誉影响。”

高信笑道:“你的这个办法真是不错。既不打骂士卒,宣抚那里喜欢。还能让将士人人用心,努力训练。比其他人的办法,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张均叹了口气:“只是要把这办法完善起来,并不容易。这些日子,我酒也少喝,连头发都掉了不少。”

高信大笑。道:“明日军中无事,我请你饮酒去!”

张均道:“如此多谢了。自从都监来,我许多日子不出军营了。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好。”

第687章 文化不高

晋州是河东南部的第一大州,位于交通要道上,往年十分繁华。金军南侵,大量掳掠京西人口,没有来得及北迁的,大多在晋州和隆德府。王宵猎北上迅速,这些人口大多都归到治下。此时的晋州相比京西路的州军,繁华许多。

六月十三,王宵猎在城中的长庆楼设了酒宴,宴请李宋臣和梁青等河东义军首领。

长庆楼后边的一处小院,花木扶疏,鸣蝉阵阵。在院中莲花池边的亭子里,摆一张桌子,上面摆了酒菜。

姜敏与李宋臣、李实、梁兴和赵云四人进来,见王宵猎站在亭边,急忙上前见礼。

王宵猎道:“你们几位的名字,我可是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都是英雄有为的少年人物!今日我在这里备了薄筵,来,快快上坐。”

李宋臣和梁兴两人忙道不敢。随在姜敏身后,在酒席上坐了。

王宵猎道:“河东路自古产名酒。不过,金人来犯,大多酒楼都停酿了。今天喝的,是我军中陈酿烈酒。我是个不善饮酒的人,你们尽兴就好,不用管我。”

李宋臣和梁兴都是多年在敌后战斗的人,苦日子过惯了。听说王宵猎带来的酒,在他们心中便如御酒一般。听王宵猎讲完,便就口舌生津,有些近不及待。

士卒倒了酒,王宵猎请了一碗。

梁兴一大口下肚,略一回味,急忙放下碗道:“呀,这酒好烈!长到这么大,没有喝过这么烈的酒!”

姜敏道:“宣抚说了,这是烈酒,如何跟其他酒那样喝?这样的烈酒,一瓶要抵其他酒十瓶,可不敢小视了。”

王宵猎道:“这次来晋州,一路沿着黄河。过了这么多州郡,我军中的厨子学会两个菜。一个是红烧鲤鱼,一个是酸辣鱼汤,你们尝一尝。”

酒过三巡,李宋臣和梁兴四人酒意上来,渐渐不那么拘谨了。

王宵猎道:“去年姜敏到神山县,花了许多心力,今年终于取得一场大胜。这场大胜,最重要的是,锻炼了一支队伍。按照现在的情况,宣抚司决定以姜敏为都统,李宋臣和梁兴为虞候,在河东建立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兵,主要在河东征收,配合一些陕西兵。立国以来,河东与陕西一样,是朝廷重要兵源。这些年来,金贼南犯,许多年不从河东征兵了。三万人的兵,应该不难。”

李宋臣道:“附近几州人少。若是加上汾州和太原府,就容易了。”

王宵猎道:“我们崛起的太快,基础不牢。若现在进攻太原,有很多难处。这一两年,在河东主要是守,不让金军从太原南下。等基础牢了,后边繁荣,再想办法北进。”

梁兴道:“这些年与金人作战,也没发现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若有足够兵力,打败金军不难!”

王宵猎笑道:“小哥,战斗力不是这么看的。一支军队两三千人,跟两三万人截然不同。能带两三千人,十个人里最多三四人能带两三万人。你们以前所面对的金军,大多都是一两千人。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梁兴想了想。道:“宣抚说的是。在神山县,彀英不过三千人,其规模就不同了。若不是姜招抚指挥得力,一时之间还真奈何不了他。传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也不尽是虚言。”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