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1217)

作者:洗澡的兔子 阅读记录

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绝对做不到所有的火器都在建康城制作,然后再分发到各支部队当中,同时对技术和原材料都保密呢?

根本就做不到嘛。

而令人欣慰的是,桓老爷子这一次也算是投桃报李,没有辜负王谧对他的信任。

这可是非常难得的信任,从别处都弄不到的。

王谧出技术,初期阶段也奉送了许多火器支援荆州兵,那么长时间以来,建康朝廷可从没有那么大方过。

正是因为双方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这才让他们的合作能够长久的推动下去。

而现在,徐羡之又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消息。

不只是工匠,就连荆州的才子们也要顺流而上,分批赶往建康城。

这个桓老爷子。

他还真是令人惊喜。

老实说,在一开始这样做的时候,王谧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他认为,他手里的筹码够多,就算桓冲有异心,也不能真的击败他。

而现在看来,桓冲的意识还是很清楚的,这就对了嘛,合作才能共赢,桓冲如此上道,也不枉费王谧对他的一番栽培了。

要知道,这些日子以来,自从襄阳一别,他和桓冲就没有见过几次面,面对面的交谈也不多。

但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交流却并没有因为距离的阻隔而有所减弱,甚至是更加强了。

难道,王谧就不担心回到荆州的桓冲会变卦吗?

他当然怕了!

不怕就不正常了。

但是,对于这种个人抉择的问题,实际上,外人也很难有更好的办法去干涉。

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那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的作用。

比如身处的环境,再比如一些历史因素,比如一直以来,朝廷对桓氏一族的忌惮,排斥,这都是王谧这个后来人无法去弥补的现实问题。

桓冲真的能像在襄阳那时候一样,一如既往的和北府站在一起吗?

老实说,王谧心里也很慌。

所以,虽然两个人的距离是拉开了,但是,王谧也没有放松持续交心。

方法也很简单,这个年月既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只能是依靠最原始的手段了。

那就是写信,在这些书信当中,王谧可以说是运用上了他所有的文学细胞,文章写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洋洋洒洒。

就为了坚定桓冲的心思,他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桓冲受到了他的深刻影响,现在都已经学会主动做事了。

要知道,从荆州到建康,这一路上,水路、陆路,相互交替,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赶到。

也就是说,桓冲这样做,并不是基于王谧已经晋升琅琊王这件事。

就算王谧的情况没有任何的改变,他也会这样做。

对于这种主动来投奔的有识之士,王谧当然不会亏待。

眼前的徐羡之,完全是一副初出茅庐的模样,对很多事情都还没有经验,也还算是有一点赤诚之心。

没有形成进化体。

徐羡之是有能力的,这种人放在身边,就算是你不重用他,他也能以自己的能力站在你的面前,让你无法忽略他的存在。

但他又是极度危险的。

从他在后世的行为,便可以看出,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才没有那么强的是非之心。

他还觉得,由他来处置刘裕的亲生儿子,正经登基的皇帝,是义举呢!

但实际上,他最后的结局也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人们,多行不义必自毙,他的身死非命,完全是由他自己作来的。

这些都是历史记载上面的事,也不能代表现在的状态。

不说别的,现在的琅琊王,即将要更进一步的人是王谧,他年轻,他在朝廷上根基深厚,他出身于大晋最有实力的世家,天生就拥有号召力和压迫性。

琅琊王氏的子弟,在这大晋朝廷里,谁敢撼动?

再加上,他还有那么大的功绩,都是真材实料的,北府兵中几乎是人人拜服。

最关键的还在于,看现在的情形,王谧的崛起大约应该可以算作是和谐的崛起了。

不会为了弹压大晋境内的其他势力去动用刀枪,大兴兵马,这样一来,等到再攻占几个城池,说不定,王谧就可以真的坐到那个皇位上,过程一点也不困难。

毕竟,那个抱着小皇帝坐在那里的太后娘娘,对他也是很支持的。

如果王谧的实力现在就足够的话,她甚至可以马上就写禅位诏书,一点都不会犹豫。

把这个大晋朝廷交到王谧的手里,她也就可以功成身退,当自己不存在了。

其实,王贞英的困境也是很明显的。

不能因为司马家现在有一个接班人,就忽略了王贞英的现实困境,今天,就算是她是大晋最忠诚的太后,作为司马曜的未亡人,她真的想要力挽狂澜的话,那她的身边也要有帮手。

然而,可惜的是,到了司马曜这一代,大晋皇族还真的就子嗣不丰,况且,可以说得上话,做的了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就好像是,如果司马道子还活着的话,今日的局面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司马道子不会尊敬王贞英,因为在他的心里就从没把这个嫂嫂当回事。

就算王贞英是太后,同时也按照惯例收养了司马德宗,并让他顺利坐上了皇位,这个位子,不管是司马德宗,还是其他的什么人,都是坐不稳的。

毕竟,司马道子是不会让他们成功的。

在他的眼里,这个位子就是属于他的,就连亲哥哥在上面,他都觉得碍眼的很,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

如果司马道子还在,倒是可以肯定,这个皇位一时半刻的还不能被别人抢了去。

虽然这个人一向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总归还是能做事的,也有野心。

可惜的是,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刻,别说是道子这样的人,就是其他的人,能力更差些的,都没有能够伸出援手的。

王贞英不过是一介女流,以往也根本就没有朝堂经验,骤然就把这个朝廷扔给了她,她是真的没办法。

而司马德宗又是如此的幼小,别说是一年,就是十年,他也无法掌控朝廷。

于是,在这个时间空当当中,必定是有人要跳出来掌控时局,不是王谧也会是王恭。

既然王贞英自己的能力不足,她就要给自己想一个更好的脱身之策,她还能怎么办?

她也只能从自身计了,而这个时候,对王贞英最有利的一种解决方案,就是把大晋的朝廷交到一个能够信任的人手中。

而很显然,目前,王贞英选择了王谧。

她的选择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相比历史上的刘裕,这个王稚远当然是更让人放心的存在了。刘裕是白身起家,原本以往在大晋境内,如果一切都按照以往的节奏发展的话,他也根本就没有机会走到历史的前台来。

他是在乱世当中依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人。

这样的人,心狠呐!

同时,对大晋朝廷以至于司马家那是有切齿的痛恨的,于是,当他走到高位上来,是绝对不会让司马家只是退位让贤就足够了的。

必须要斩草除根!

不这样做,刘裕就寝食难安。

毕竟,他真的没有太高端的出身,在这个轻视武人的社会,只要是司马家的人还在,还有被朝廷承认的皇族嫡系,那么他就要防备着司马家的人反攻倒算。

然而,同样的困扰,在王谧这里就不会出现。

在晋末这些人的头脑当中,虽然司马家的人是皇族,但是,他们却更看重自己的出身。

作为顶级世家的子弟,王谧其实并不把司马家的那些人放在眼里,和他们接触,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并没有多少的真情实感,而且,这些顶级的世家子弟吧,还是接受的那种传统的教育,就比如王谧吧,他的底色还是个文人,文绉绉的,做事呢,也是讲究合情合理。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