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番外(216)

作者:二三意 阅读记录

几人捡不踩雷的问题问,“怎么之前都没听你提过你大哥?你们之间年龄相差很大么?”也只有年龄相差过大,双方没什么共同的话题,才会这么疏远。甚至于,几个月都不提对方一句。

清儿闻言摇摇头,又点点头,随后抿着唇轻声说了一句,“我与大哥年岁相差确实很大,大哥将近加冠了,我才出生。”

“哦,看看,果然被我说中了。”

可清儿随即又很轻声的说,“我之前不提我大哥,是因为我大哥失踪了,我就是我姐姐拉扯大的。没见过父母,更没见过大哥。”

同窗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眼里同时亮起了八卦的光。这话说得,里边隐情很深啊。

三人憋不住好奇,就又追问起来。

清儿也是心里憋得慌,再加上找到大哥的事情太让人振奋,他也迫不及待想和人倾诉,所以便停下了收拾的动作,和同窗说了些家中的事儿。

于是,这间学生宿舍中,便不时传来讶异的惊呼声,不敢置信的倒吸气声,羡慕的哇哇叫的声音等等……

翌日清儿一大早出了山门。

他虽然知道大哥早就派了人在山下接应他,但心里也是忐忑的。

好在,还没看见大哥的人手,他就先看见了姐姐身边的素心。

可素心姐姐不该在柳树胡同守着家么?

清儿快步走过去,忙不迭的问,“素心姐姐你怎么过来了?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儿?”

素心就笑的见牙不见眼的说,“家里能有什么事儿?少爷放心,家里什么事儿都没有。是姑娘和大少爷来信,说让奴婢和您一道回晋州,奴婢这就寻您来了。”

说着话,素心又指指不远处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这些都是大少爷派来接您的人。”至于她此时出现在这里,也是大少爷怕小少爷见到生人不敢跟着走,所以特意让人去接了她来,让她陪着一道回乡。

想起昨天收到的信中所写的内容,素心兴奋的双眼发光。

那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过来给清儿见了礼,便随手接过了清儿的行李,继而几人便下了山。

到了山下清儿又陡然想起,他身边的竹叶竹青还在山下的宅子中住着。

那宅子是租住的,是为防他有特别情况,而家里临时又顾及不到,所以才特意租住下来的。平时就由他身边的四个小厮轮流守着,以防他有不时之需。

清儿想起这些就说,“我还没告知竹叶竹青他们。”

“少爷别操心这些,奴婢已经都安排好了。竹叶竹青他们早已经收拾了少爷的行李,搬到码头处的客船上去了,咱们如今过去就好。”

至于清儿少爷身边的竹枝和竹沥,谁能想到那竟是侯爷安排下的人手?

昨夜竹枝和竹沥就被控制起来了,连带着府中那些后买来的会武的丫鬟仆役,甚至包括秋桐秋梧等人在内,全都被大公子的人带走了。

带到哪里去她不知道,也不知晓大公子为何要这么做。

不过她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觉得肯定是大少爷发现了姑娘和侯爷的事情。若不然,大少爷绝对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

念及此,素心心里就慌张的很。

毕竟主子有错,归根到底还是奴婢做的不到位。如不然有奴婢严防死守着,即便真有什么不妥当,奴婢及时发现并劝解,总也能使主子回头。可她们没这份本事,以至于姑娘一错再错,和侯爷藕断丝连一直牵扯不清……

不能继续想了,不然越想越心慌。

到了船上,一切果真都准备妥当了了。只是清儿左瞧瞧右看看,始终觉得缺了些什么。

他身边伺候的人……

清儿问起竹枝和竹沥,素心就说将他们都留在京城守门了。

清儿又问,“既然此番南下时间充裕,不如把姐姐身边惯常用的秋梧他们都带上?秋梧善茶水,秋水各地菜肴都做得。姐姐应该也想念京城的菜肴了,把秋水带去,也好做几道地道的菜,让姐姐解解馋。”

素心就佯做镇定的解释说,“我倒是问过她们要不要南下,不过她们大多是旱鸭子,没见过水。这若是到了船上再晕船就不好了。左右大少爷肯定不会亏着姑娘,姑娘若是真有什么需要,大少爷肯定会满足的,咱们这趟就不带她们几个过去碍事了。”

清儿好似被说服了,微微颔首,不再说些其他。

只是他俊秀的眉头却不知为何蹙了起来。

看着泛着粼粼金光的河面,清儿面容沉默,不知道在深思些什么。

第135章 收债

桑拂月和桑拧月已经收到了弟弟启程南下的消息,甚至兄妹手中还各有一封清儿托人送来的书信。

桑拂月爱惜的摸着上边的字迹,嘴角裂啊裂的,像是要笑,可眼圈却微微红了。

良久后,桑拂月才慨然叹了一口气,“这小子,确实比我有天分。”

“这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啊大哥?”

“从这儿字上看出来的。”桑拂月道,“我在清儿这个年纪时,大字指定没他写的好……”

桑拂月眉眼间都是感慨,桑拧月闻言却怔怔的看向大哥,“……大哥你又想起些什么来了么?”

桑拂月在她的期待下摇头,“没有。这只是我的感觉,不过我的感觉应该差不了。”

桑拧月心中遗憾。大哥自从那一晚冷不丁想起父母的音容,之后虽然晚上也有过头疼的症状,但却再没想起过什么。但大哥进了宅子后,也说了对好几处地方都很熟悉。这情况不知是好是坏,可他们都无力改变,只能默默的在心中祈祷,希望大哥能尽快好起来,能尽快想起来更多的东西。

桑拧月心中闪过这些,面上却一点不焦灼。她和大哥说,“家中还藏有大哥小时候的功课,大哥在清儿这个年岁,字迹确实没有清儿的好看。”

不得不说,有些事情确实是看天分的。

清儿一来有天分,二来跟着桑拧月寄人篱下,平时连门都出不去。他有大把的时间看书、认字。加上他比一般小孩子要更懂事一些,素锦和奶娘也总是给他灌输一些,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处境,才能带着姐姐过好日子的话,清儿便愈发努力了。

而桑拂月呢,即便他的先天条件很好,有名师教导,家中的笔墨纸砚更是上好的。但他没定性,脾性也有些顽劣。是以,能敷衍了事的绝不会认真,能写一遍的绝不会写两遍。

这也就是有祖父和父亲两人不错眼的紧盯着,这才学出了个模样来,不然,任由他放飞自我,那字儿怕是没眼看。

不过有一点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清儿的字迹虽比年幼时的桑拂月好,但他力道不足,也就显得字体绵软没有筋骨。这和他人小力弱有关,当然,也有训练不得当的缘故。

桑拂月仔细看了看字迹就说,“还是得练手腕,之前我小时爹都让我手腕悬沙袋练习……”

这话一出,兄妹俩又同时顿住。

桑拂月总是在某些时候,脱口而出一些旧时过往,而待要仔细追寻,他又会因为过分头疼,而想不起其他。

兄妹俩同时沉默,片刻后桑拧月开口,“不着急,大哥如今比之前想起的更多,这证明大哥在好转。只是大哥伤的太久了,许是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是不能恢复,但这都不重要,只要大哥还好好的就行。

兄妹俩又说了些其他,片刻后,桑拂月站起来说,“妹妹先忙吧,我去收咱们家的欠债了。清儿快回来了,不好让弟弟看见家里的烂摊子。”

桑拧月看见他转身要出去,赶紧站起来喊他,“大哥……别下重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说这些话,倒不是桑拧月妇人之仁,对那些趁火打劫的恶人还存有怜悯之心。只是,说到底那些人虽然抢人钱财,占人祖宗基业,但这其中并没有牵涉到人命……虽然这都是齐家老祖和诸位长辈帮衬的结果,但没闹出人命就是没闹出人命。也因此,有些人固然罪大恶极,但若索了他的命去,形势就对他们不利了。

上一篇:我家猫猫是邪神 下一篇:娇缠春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