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6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没办法,她爹是扬州知府,就是这么牛掰。

“啊这……”梅晟嘉也没想到,一句客气话倒叫别人听成真了。

“怎么,是舍不得腿,迈不开道?看来你这感谢之情,也只是说说而已。”

一番话里藏针,只刺得梅晟嘉不知该说什么。他倒是想反驳一二,可一想到被众星捧月的林如海,心中细细想过,还是觉得暂且作罢。

等他离开后,林黛玉才略带生气的牵住宝琴的手,“你啊,就是对人太过客气了。”

“姐姐,好厉害。”宝琴满是星星眼的看着林黛玉。

“更厉害的,你还没看到呢。”

林妹妹得了便宜就卖乖,脸上的笑意是怎么也藏不住。

“你快说说,你哥看到的旧友是谁?”

……

……

这薛蝌不知道妹妹那处发生的事情,他之前无聊到处乱窜,就看到陈恒一家人的身影。

他这爱凑热闹的性子,见到好友哪里还走得动道,直接托人给父母禀告一声,就跑到陈恒面前。

“恒弟,恒弟。”

他叫的一个高兴。陈恒一扭头,也是欣喜道:“好啊,真是到哪里都能碰到你。”

“这话说的,你是见到我不高兴?那我这就走。”薛蝌一甩袖子,陈恒哪里肯依他,赶忙抓住薛蝌的袖子,“你这人,我是在感叹缘分的巧妙。”

“这还差不多。”薛蝌笑着停下步,又对着几个吃着糖人的弟弟道,“弟弟们好。”

“薛大哥好。”

“真乖,来来来。”薛蝌不像陈恒有福气,有这么多弟弟。第一次被这么多小屁孩喊哥哥,高兴的从怀里拿出银子,一人给了一两,“拿去买点零嘴吃,可别吃多了。”

陈恒见连信达都有份,索性也摊开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别闹。”薛蝌笑着打飞他的手,“你一会准备玩啥?”

陈恒想了想,道:“去猜灯谜吧。”

这活动经久不衰,且常有助兴的奖品。逢年过节,各地的百姓都是爱的很。

“走,同去,同去。给弟弟们赢些奖品来。”薛蝌不由分说,拉着陈恒就往灯谜下窜。

他们在五彩斑斓的彩灯下,先是看中一盏花灯,又撩起下面的垂帘,只见上面写着题目:“莫言身外无穷事,看取此花须是心。直待蓝桥梦已尽,不知身在梦中人。”

这题目有些难,薛蝌念完正在发愁思量,陈恒就答道:“是荷花。”

好个薛家少年郎,好友才说完,他已经摘下垂帘朝着点灯人扬手。“看这里,看这里,我们猜出来了。”

点灯人赶来对过答案,果然是荷花。两人笑着赢下一盏灯,薛蝌将花灯塞到陈恒手中,示意对方一会送给几个弟弟,又开口问道:“恒弟,你怎么知道是答案是荷花的?”

陈恒正要作答,身后却传来清脆的笑声。

“兄长,此题让我来作答可好?”

第一百三十六章 月上柳梢头

月光轻轻柔柔的照在城隍庙上,今夜不是满月。明月尚缺一个小角,可银白的光依旧明亮如初。

林妹妹站在几层光晕中,银的、淡黄的、五彩的将她淡雅的装扮映成一朵花。空气中飘荡着的香味,如绸带般萦绕过女孩明亮端庄的衣服。

今夜是个大日子,她跟宝琴的衣物都有长辈亲自挑选。贾氏、范氏都不是糊涂的性子,给女孩儿挑的衣服、首饰也只在精致上费心思,却不是什么贵的都往孩子身上戴。

宝琴大气如明月,这样的装扮陈恒也见过一次,今日还不如上次那般惊艳。反倒是黛玉,平日惯是清雅装扮,这样略施粉黛,倒真叫人看出另一面的贵气来。

瞧着兄长打量的目光,灯花下的林黛玉,忍不住把绣花鞋缩到裙摆下,小脸微微一偏。

薛蝌还在想着解题的过程,忙在一旁道:“林家妹妹,不是要解题嘛,怎么不继续说了?”

陈恒晒笑一声,也朝着妹妹点头,示意对方只管说就行。林黛玉这才笑着眨眨眼,从薛蝌手中接过垂帘,轻声道:“薛家哥哥,你看。”

“这第一句:莫言身外无穷事,看取此花须是心。既说了谜题是个花字,又点了此花长在水中央。”

“莫言身外无穷事。”薛蝌细细回味一句,果然明白过来,当即笑道,“果然如此。既是身外,就不是信手可摘之物。可不是一朵水中花嘛。那你们俩,是如何猜出来是荷花呢。”

淡淡的灯光下,陈恒跟林黛玉相视一笑。兄长藏着鼓励的目光,让林妹妹的语气也越加上扬,“直待蓝桥梦已尽,不知身在梦中人。也是好解……”

她微微顿挫一下,又笑道,“这听上去又是梦又是蓝桥的,看上去好像指睡莲。可话还要落在梦已尽上,既是梦已尽,那就不是睡莲。不知身在梦中人,又是再说此花跟莲花相近,想来是差不多的花物。”

“既然不是睡莲,又跟它相近,那可不就是荷花了嘛。”

古人虽没有植物分科的科学讲究,但在赏花鉴花,还是常常把睡莲跟荷花放在一起比较。薛蝌这样的雅士,听完林妹妹的讲解也觉得十分在理,他又转头看向陈恒。

“恒弟,也是这般想的?”

陈恒点点头,又补充一句:“今夜是庙会,所设的题目应该要照顾道、释两家之列。其中道士常戴荷花冠。”

林黛玉倒没想到这一茬,便问道,“兄长,那释家呢?”

“我记得,荷花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别称,叫佛座须。想来出题人,也有这方面的考量。”陈恒会知道这个典故,还是往日常常看薛蝌给的闲书。

只是他记忆力比常人要好,看书又看的仔细认真,才能看到有趣的东西,就能牢牢记住。

恍然大悟的薛蝌,拿起手点在陈恒、林妹妹两人身上,笑道:“不怪乎林家妹妹只喊你一人兄长,确实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俩人这脑子,啧。”

薛蝌发出略带羡慕的砸吧声,陈恒无可奈何的推推他,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他赶忙把手中的花灯递到林妹妹面前,“这东西,给清岳他们也是弄坏了,还是妹妹你拿着吧。”

林黛玉假装没听到薛蝌的话,压下脸颊处的红云,喜滋滋的接过花灯。不过她突然想到身边还有个闺蜜在,忍不住就道:“兄长,薛家妹妹也在呢,一个花灯怎么够我们俩人分。”

不知道为什么,薛宝琴今夜出奇的沉默。直到林姐姐说了此话,她才连忙道:“林姐姐,我不用的……”

陈恒却笑着点头,跟薛蝌一起挑了另一个五彩的花灯,又问道:“薛家妹妹,这个你喜欢不?”说完,他也不等宝琴说话,就撩起垂帘,看了看题目。

“一物生来无父母,百年千载长成树。不生叶子不开花,到头成了一团土。”

陈恒看完,心中已有数。挥手招来点灯人,又告诉他,“你看看,是不是个炭字。”

这点灯人打开垂帘的锦囊一看,里面的纸条果然写了个炭字。你看这事闹得,他今夜出来摆摊就赚个辛苦钱,怎么运气如此不好,碰上四个来进货的。

“几位公子小姐,你们可不能再猜了。再猜下去,老汉的花灯可就一盏都不剩了。”点灯人连连叫着委屈。

要知道,猜灯谜的人,猜不中才要给两枚铜钱。他这些题目,也是特意花钱请了读书人出题,本想靠今晚赚些小钱,哪想到会碰上陈恒这些闲人。

薛蝌也不是为难人的性子,从点灯人手中笑着接过花灯,又掏了半两银子哄这老人家高兴。

四人转过身,两个女孩提着花灯走在中间,陈恒跟薛蝌护在左右。他们一路并行,沿着城隍庙的小道闲逛。倒也不是专挑无人的去处,今夜庙会哪处没有人啊。

他们啊,是跟着薛蝌的步伐,欣赏起白墙上的雕刻壁画。这方面,薛蝌才是行家。从唐代说到宋代,各种技艺典故脱口而出,算是又给陈恒补充一波课外知识。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