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75)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哎。”就因为是情理之事,贾氏才会如此苦恼,“我就怕见了她,又要吵起来。”

“还有你怕的人?”林如海不置可否的说道。贾氏一瞧对方脸上的骄傲神色,明显在暗示自己娘子的厉害,并为此感到与有荣焉。

她也是被丈夫的表情逗乐,忍不住笑道:“在你眼里,我就是这么厉害的人?”

“京师里的红衣小姑娘,拦着进京赶考的书生盘问家世。就算是妙笔生花的元和先生,想来也写不出这样的故事。”林如海晒笑一声,将袜子替贾氏穿上。“左右就回去一趟,要是待着不舒服,只管回家就是。”

一听到林如海用了‘家’这个字,贾氏也动情的点头。无论怎么说,眼前这个男人在的地方,才是自己的家。

“说不准,她的脾气就改了呢?”

林如海啊林如海,饶你自诩如何聪明机智,怎么还是一句话犯糊涂。他这话刚说完,贾氏的刚烈性子立马发作。

“纵然改了又如何,她当日是如何看不起你的,我现在想想也是气的牙痒痒。”

贾氏这么多年,一直记着怨气。何止是因为二嫂对自己的冒犯,更是因为二嫂对林如海的轻视。

当年林如海进京赶考时,只是个新晋举人。按说这样的人家,是配不上国公府的嫡亲小姐。

哪怕林家祖上有列侯的爵位也不够,要知道这个列侯,也就够传个三代。

林如海的父亲,还是受太上皇的恩宠,才加赐了一代。等轮到林如海时,林父早已过世,偌大个林家其实只是个空壳架子,昔日的故友亲朋又剩下几个?

当时年轻的林如海,模样自然不必说,长得那叫一个风流倜傥。

可这样的家世,放在勋贵满城的京师,到底是差了些。

刚世间的事,有时就这般巧。林如海路过京师城门时,让骑马经过的贾敏一眼看中。

当时的贾敏是何等威风,除了几个皇女公主,在京师的女娃圈里也是一等一的厉害人物。

贾敏相中林如海的美色后,直接横马在路中央,问过对方的姓名。

其后的波折,此处可不必多言。

只说林如海当时还是个没发迹的小子,几次登门拜访贾府,都被当时管家的二嫂用软话拿捏。

一直到贾敏出嫁前,二嫂还漫不经心跟外人说:自家这个妹妹可以嫁的更好,林家实在不是良配。

这话听上去是为自家好妹妹惋惜,可仔细一想这话,实在是坏心、恶毒的很。

陛下都已经做主赐婚,贾敏自己又心甘情愿嫁过去,林如海也高中探花。

她这一个亲二嫂,还在一旁挑三拣四。到底想不想妹妹跟妹夫相敬如宾,百年好合了?

但凡林如海心眼小些,把二嫂的轻视迁怒在贾氏身上,他们夫妇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要说这两人的经历也是有趣,一个出生在普通的伯爵家,通过父兄的努力成功攀上国公府的高枝。一个本就是梧桐树上的凤凰,偏偏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氏在贾氏面前,藏着几分不动声色的自得,也是再说难免。

可不巧,贾氏就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既然王氏主动踩到火药星子,哪怕是新婚前夜,她也敢当着母亲与外人的面,跟二嫂大吵一架。

贾氏记得,当时的自己直接指着王氏的脸面说道:“往后你再说我夫君、我们林家半句不是,仔细你的皮。”

这事因为发生在闺房中,又有贾母亲自下令隐瞒,像贾琏这样的孩子,自然不会知晓。

不过为这事,第二日贾氏出嫁时,王氏直接称病抱恙,待在自己房中闭门不出,让当时往来的宾客很是意外。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人来,有人走,有人悄悄长大。

二月的扬州,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去年冬天是个罕见的暖冬,断断续续才下过几场雪。都不大,下过一、二日就是晴天。

到了早春的白日,天气越发暖和起来,行人若是疾走半里地,甚至还会冒汗。可等到晚上,温度又会回到严寒。

这样的天气,莫说是女人、孩子,就算是男人也要注意防寒。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各家各户老人病故的高发期。

月初,陈丐山还得过一场风寒。爷爷这个岁数,不免让家里的晚辈担心。好在农家人的身体壮,去年的大旱也没操劳到这个老头。吃过几方陈恒从徐师求来的药,陈丐山的身体好得还比一般人快些。

平静的生活中,唯有这么一点波折。陈恒的日常,还是投身在充实的复习中。

今年六月,他就要投身参加院试。只从时间上来说,留给备考学子的空闲已经相当紧张。好在陈恒往日够刻苦,眼下倒是能按部就班的学习。

书院虽未开学,可夫子们布置起功课,倒是勤快的很。

早晨把功课做完,陈恒在家里吃过午饭,就将作业都装进书箱,带着信达离开家。他们今天跟薛蝌等人约好,一起把最近这段时间的功课,带到书院给夫子们批阅。

半道上汇合的四人,相互打趣一番,就结伴赶至书院门口。才走进大门,他们就明显感觉到气氛不对劲。

四周俱是神色凝重的流民,她们的人数已然不多。更多的流民们,早在一月就被陆陆续续送到各县中。

陈恒年龄最小,胆子又最大。拉着走廊上一位赶路人询问,才知道有人,在昨天夜里死了。

四人听到这个消息俱是一惊,他们在这些流民身上投入了许多心血,赶忙朝着亡人的房间赶去。

说来也是巧,这位刚刚过世的陌路人,正住在陈恒他们的寝屋中。四人推门而进,就见到不少人聚在房中。除了不少女流之辈,还有贾雨村、金慎之等夫子在。

大家都没说话,几个夫子瞧见陈恒等人进来,只冲着学生们点点头,又把目光看向中央的徐堇侯。

四人才站定,宝琴跟英莲就走到薛蝌、陈恒的面前。薛蝌看着妹妹的忧色,忍不住低声道:“妹妹,是怎么回事?”

“水姨昨天还好好的,也没见她说自己不舒服。”

宝琴也很是困惑,如今林姐姐家里事情多,能来的机会很少,韦氏姑侄俩又远在京城。从去年年底开始,书院里许多事都是宝琴跟着谢氏协理。几番操劳下,让这个明媚大气的女孩,也添了许多倦色。

怎么会是她?陈恒听到这个名字,心中暗暗吃惊,赶忙跟宝琴打听内情。

“是不是有问题?”江元白看着徐堇侯检查的如此仔细,压着声音说出自己的疑问。

“应该不可能,先等夫子检查完再说。”等宝琴解释完经过,知道水姨是突然亡故后,陈恒摇摇头,他想的还要多一些。

老人身体本来就弱,又是碰上灾年逃难。水姨能一个人带着小孙子逃到扬州,已经十分不容易。这样的季节里,想来是身体撑不住,才会导致如此结局。

他转头看向抓着自己衣角的英莲,两人已是许久未见,少女脸上虽残留几分天真,此刻亦是红着眼眶神伤不已。

“水姨就睡在我隔壁。”英莲低着头,她很是懊恼自己昨夜没发现什么异动。

宝琴见这个傻姐姐说的糊涂,就替她给陈恒解释一句。原来英莲这段时间,跟水姨的关系处的相当好。大家虽是萍水相逢的落难人,可对彼此的境遇都十分感同身受。

英莲的母亲还未抵达扬州,水姨就常常关照这个苦难的女孩。毕竟贾雨村身份不便,除了每日过来询问一二,也不好跟长大的英莲过多接触。

陈恒默默听完,只抬起手拍拍英莲的手,示意对方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几人稍作等待,检查过的徐师对其他夫子道:“通知府衙吧。”

这句话一说,几个夫子都是长出一口气。他们最怕的就是水姨死的蹊跷,到时候跟外头掰扯不清楚。这才在通知府衙前,先让徐师检查过。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