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1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一众大老爷们,见陈恒不说,也没往此事上细打听。只薛宝琴隐隐猜中何事,以姐妹之名,挑了些礼物送到陈家,推说是薛家人感谢陈恒今日对薛蝌的教导。

礼物有些贵重的过分,可送礼的薛家下人,依照小姐的吩咐放下东西就跑,陈家人想追都有些难。只能感叹:“薛家人每次送礼的人,都是一副来去匆匆的模样。”

外头的纷纷扰扰,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打扰陈恒等人,只盼着四人好好备考,一朝高中,得偿所愿。

等到六月二日,离院试已经没有几日。江元白等人终于从薛家离开,准备回到自家调养几天。

陈恒也是一道离开,回到家中后,陈家人也停了婚事的安排,安心给孩子创造一个清净的休息环境。

三日这天,直接回到书院里取过自己的院试文书,所有报名事宜,书院都替他们出面办完。摩拳擦掌的陈恒,已经不做文章。每日晨起只读些旧书,将心中一口气藏到六日的清晨。

爆竹声起,打更人走街串巷时,一遍遍提醒着赴考的学子,不可耽误时辰。

信达推门进来时,心态平和的陈恒早已梳洗完毕,仍旧坐在桌前静静看书。

见到是他进来,陈恒对信达笑道:“时辰到了?”

见二哥依旧镇定自若的模样,翻来覆去一夜睡不着的信达,也不知道何故心思平稳下来。他点头道:“可以准备出发了,二哥。”

陈恒点点头,眉中笑意一收。放下书,起身,深吸一口气。他沉声道。

“好,我们走。”

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日又是小雨,陈恒收拾好东西,就随信达一起下楼。家里有个木匠就是好,陈启的手艺巧,见雨水连下数月,索性在一、二楼的中间向外搭出一片雨棚,好让家人平日往来通行。

早饭吃的是煮年糕,这年糕还是林伯父送给他的。当日府衙传出伯父病重的消息时,陈恒就有了探望之心。可还不等他成行,过去读书的陈清岳就带回林如海托林珏转赠的年糕。

两人虽未照面,陈恒已经知道林伯父的心思,眼下不是见面的好时机。他也就安心跟好友温习,两耳不闻窗外事。

今日,陈恒的碗里还被顾氏特意加了两个鸡蛋,另有一双筷子放在碗上。若不是知道母亲纯属无心之举,陈恒都怀疑顾氏也是穿越者,取了‘一百’的寓意。

现在的时辰十分早,卯时的天色,暗中带亮,半黑半白。老陈家的人,却无一例外都等在大堂内,见到陈恒走进来,纷纷都露出鼓励的笑容。

饭间,一家人都竭力控制着情绪跟言辞,明明一个个都紧张的要死,面上却刻意装着若无其事。只是往日吵闹的餐桌上,大家说起话来都有几分小心翼翼。

知道这是考前综合症,陈恒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暗笑不已。这也不打紧,等到他考试考完,乐天派的陈家人就会恢复过来。

临出行时,一家人不管吃没吃完饭,全都默契起身,陪着陈恒跟信达走到门外。淅沥沥的小雨落在青石板上,油纸伞上传出轻灵的声响。陈恒站在伞下,对着台阶上的家人行礼。

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可脸上镇定坚毅的表情,似乎又把什么话都说了。陈丐山看着大孙子消失在道路尽头,才控制不住拉着陈启嘀咕:“你说,我孙子怎么就这般好。”

爹,那也是我儿子。陈启翻了个白眼,好在没让陈丐山发现。他回屋略作收拾,也得起身往店铺赶去。叫陈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等消息,这不是逼死人嘛。

楼下的老陈家人,正在慢慢回屋。隔壁楼上的木窗,也在此时默默关上。

这几日,祝福的话,甄英莲甚少对陈恒说。尽管她已从母亲口中得知院试的重要性,可对她而言。唯独对她来说,陈恒中与不中,都不重要。

她不愿给对方压力,更不想陈恒背负太多。相比起滚滚红尘里的世人,她本就无一物的心思,也不愿给他添上尘埃。

质朴的心思下,藏着纯粹的感情。

其中滋味,各有所得,各有所好。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赶到贡院门口时,天色又亮上一等。钱大有、江元白离得最近,来的也最早。陈恒跟薛蝌到的时间,到差不多。

四人站在雨中,相互检查起行囊。统一样式的油布袋,是由薛家妹妹亲自购买赠送。彼此看过对方带的考具,见都没问题,才重新站定,等待着第五个连保的人。

这第五人,是陈恒的熟人。算是他的泰兴县老乡,曾在流民营地有过一面之缘的叶广潮。

他们两人都有在王先明门下治学的经历,叶广潮在扬州城里熟人不多。刚巧陈恒里面缺了一人,就把他拉来一起。

待五人凑齐,贡院门外已经响起炮声,官兵们开始搜查起前列的童生。今年报考的人极多,光是入场约莫就需要半个多时辰。

陈恒心态平和,尚能跟好友们闲聊。其他四人,表情各不一。其中江元白又提到五月初报纸上登的事情,向其他人求问,“这次考试,你们准备用标点符号不?”

叶广潮不属于乐仪书院,当即摇头。答道:“报上不是说,只是不拘用符号,全以内容做高下嘛。既然新旧二法都可以,我还是遵循旧例吧。”

他们书院的夫子,教法比较寻常。这个关键时刻,只要求参考的学子不要冒然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陈恒本不愿作答,他的态度其实很明显。可见好友们都把目光往自己身上瞧,他只好坦言道:“我会。”

他不清楚远在京师的朝廷,是如何得知扬州城里的事情。可帮着推广标点符号,是陈恒此生必须要去做的事情。眼见当朝陛下亲自下旨,准备在扬州特事特办。陈恒又怎么能落在他人之后。

薛蝌等人听到陈恒的回答,各有想法在心中。但无论怎么样,考试在即,思考过多也已经无用。

待轮到他们进场,照例是更新后的‘面貌册’,以及唱保之事。只唯独在搜查时,费了许多功夫。

院试较之前两试,重要性已经不同。宽衣解发,都是在所难免。严格的搜查工作做完,五人拿着自己的号牌,各自往号房寻去。

陈恒的位置在中间,不远不近的距离。号房内的设施,都是新设之物,自无挑剔之处。往位置上一坐,将胡源赠送的考具拿出来。笔是好笔,大中小白云数支,极适合拿来考试用。

将墨倒在砚台中,加水,一遍遍的研磨开。陈恒就开始闭目养神,静待风起时。

……

……

这是李卞第一次主政院试,心思不免雀跃。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天下读书人中杀出。好不容易有个当面显摆的机会,本是想一展所长,让这些老少童生见识见识进士的厉害。

哪想到五月初,陛下的一份旨意,直接打消他的念头。一是说,扬州此次院试,不需强定符号之事。二是说,此次院试的卷子,要全部转运礼部过目。

只这两句,李卞便知道背后少不了裴怀贞的影子。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可以在童生面前摆谱。当今圣上跟一品大学士,也能给他定一定规矩。

带着镣铐起舞,李卞那份雀跃,也少了半截。四周陪着他的房考官,都是府衙推荐的人选。将礼部、陛下会过目此次院试的事情一说,大家心中都打起十万分精神,生怕落了那个贤才,给自己招来祸端。

几人聚集在一起,抓紧讨论着各个符号的运用。李卞烦闷的坐在上首,静等门口的差役敲响罄钟。

随着‘铛铛铛’的声音传来,贡院大门重重合上。收拾好心情的李卞,带着所有考生照例走完一套拜夫子的流程,差役们就开始下去分发考卷。

雨日下,差役们跟考生都极为小心,生怕打湿了白纸。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扛着考题的官兵,也要开始在贡院内游走。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