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50)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听到这个问题,陈恒这只小狐狸终于露出笑容,窃笑道:“我想跟伯父讨一份权项,方便侄儿处理秋浦街的事务。”

有些话,说到这个度就好。林如海看到陈恒写的文书,知道这孩子需要多大的处事之权。他久在官场浸淫,也知道再有才能的人下去办事,手中无权也是难以使唤旁人。当即点头应声,“可以。”

说完,林如海就开始提笔,在纸上写着公文,待笔停,又笑道:“你这是准备拿着我的鸡毛,去薛家当令箭使吗?”

陈恒倒没有这样想,他跟薛家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让他们陪自己入一次局,先不说薛伯父,薛蝌肯定是么问题。手中有这道文书,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让薛伯父更安心些。

“这叫一言可胜百万师。”陈恒小小的拍了一击长辈的马屁。旁的话说的多,都有在‘鸡毛’上费力的苦劲。只此一句,恰到好处,点到即止。

至于高不高明,他们两人之间说话,倒不用太在意,要的就是一个亲切随意的态度。

“耍滑头。”林如海如何看不出这小子拍马屁的心思,笑骂一句,又令人从公堂上取来官印,准备给文书盖章,“赵管事那边,我会让人过去传话。你放心,他不会给你暗地里使绊子。”

要能这样做,那是再好不过。陈恒赶忙点头,静听着伯父接下来的吩咐。

这是自家孩子第一次正式出去办事。林如海不免有些患得患失,他拉着陈恒讲了讲苏杭官场的门路,又重点提了提苏州的一些世家大户。

林家祖籍在苏州,对其中的消息自然清楚的很。这些更加具体细致的消息,也是陈恒必须要了解的事情。

有林伯父这样提点,他对苏杭两地的了解又多上一份。待讲完此处,林如海又将城内几大商户的底细,也给陈恒说的透彻明白。

正所谓知己知彼,林如海也不希望陈恒糊里糊涂的出门办事。把这些陈恒靠自己收集不到的消息,都转述给对方后。林如海又宽慰着对方道:“放手去做。就是不成,也不打紧。出什么事,有伯父在。”

陈恒闻言,有些感动的点头,不仅仅是林伯父的提点关心,也因为对方一句‘出了什么事,有伯父在’。

只这句话,就能看出林伯父对自己的照顾。后世多少职场人,对自己上级深痛恶绝的原因,就是对方又想让自己做事,又不肯主动担责。典型的‘办好了是我的功劳,办砸了是你能力不行’。

感谢的话,现在说出口不免煞风景。陈恒拱手沉声道:“侄儿一定全力办好此事。”

“最多两个月,秋浦街就得有起色。”林如海知道府衙的财政情况,眼下扬州处处都要花钱,他也拿不出更多的精力照顾秋浦街。毕竟比起一街一坊的情况,全城攀升的物价,显然更需要知府大人费心。

“是。”陈恒没多话,将情况记在心中,一口应下。事已至此,纵是刀山火海,也得趟出一条路来。

林如海满意的点点头,又示意陈恒留在家中一起吃顿午饭,就把对方从书房里赶出去,他还要忙着处理物价等事。

眼下离吃饭还早,陈恒就让下人带自己去了府衙的书楼。林家搬进府衙后,把老宅的藏书也搬来不少。

府衙的书楼比起老宅的书楼要大一些,却不如林家老宅的精致,少了应景的香炉、盆景之物。只在角落的木窗处,放了几张书桌,借着窗外的秋日景色装扮屋内。

陈恒这些年断断续续的借书看,也将林家的藏书看的七七八八,好不容易找到本没看过的,人在位置上才坐一会,就听到门外有人走进来。

“兄长好没道理。”

听到这样熟悉的念叨声,陈恒笑着转头,就看到黛玉领着紫鹃、雪雁走到面前。

他满脸无辜的反问:“妹妹,我怎么了?”

“我回来这几天,你连一次门都没来过。”林黛玉去过一次京师,回来之后胆子也是大不少。直接搬来一张凳子,就气鼓鼓的坐在陈恒身边。

陈恒这才明白原因,赶忙笑着解释手头的事情。听明白对方是受爹爹所托后,林黛玉心中的小心思已经消去一半。

“那么说兄长以后会去趟苏杭?”林黛玉满是好奇,人啊,只要出过一次门。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就抵挡不住。

陈恒仔细想了想,按道理来讲他肯定是要去几趟的。有些事不亲自去办,他肯定放心不下,便对着妹妹点点头。这两人说着话,这头紫鹃已经泡好茶,摆放在两人面前后,又退到黛玉身后站着,专心致志的听两人谈话。

“那你回来可得跟我说说苏杭的风景。”林黛玉很是兴奋,别看她是苏州人,可从小到大回去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好。”

这是件小事,低头继续看书的陈恒,答应的很爽快。他今日看的是《李卫公问对》,内容多是兵法、军事为主。在宋朝被选入武经七书之一,不过陈恒看它只做闲读,没有深究的打算。

这东西比读书更讲天赋,看个热闹就好。陈恒自问没这方面的才能,只是拿来扩宽下知识面。也是林家不像薛家,薛蝌的闲书可就丰富多了,陈恒也不至于挑本兵书来打发时间。

见兄长又低头看书,林黛玉也不在意。只借着正午耀眼的阳光,述说着自己最近的近况。一会是京师贾府的热闹,一会是高门大户里奇奇怪怪的规矩。

陈恒大多数都在默默听着,一心二用的本事,只要不是全身心看书,他还是能做到的。贾府此刻的盛景,他在原书也看过不少。此刻听林黛玉说起来,又觉得真实几分。

两人随意聊着,都没有去在乎时间的流动。当听到黛玉现在回到书院,已经给谢师当上助教,陈恒猛地抬起头,从书上移走的视线,带着惊喜的看向女孩,道:“竟有这样的好事?你怎么说服伯母的,能让她答应下来?”

他是没想到,去了一趟京师,伯母回来就转了性,竟然能同意林妹妹外出的要求。黛玉也是好玩,手托着腮,露出自得的笑容:“都是我娘教的好。”

陈恒不知道贾敏在京师教了黛玉什么,可为对方高兴的心思是真的。林妹妹这样的性子和才情,要真被困在一宅之地,实在太过可惜。

只是后堂里都是女学子,陈恒不好打听过多。就把话题转到林黛玉帮谢氏备课的经历上,听着对方说着准备教案的辛苦,以及其中的乐趣。感受到林妹妹对此事的真诚喜欢,陈恒更是不住点头轻笑。

林黛玉则将一些课堂上的趣事,隐去女孩的名讳,也拿来给兄长说道。有些好玩的地方,她自己都未说完,已经笑得乐不可支。

陈恒一直静静听着,当对方说到疲惫辛苦处时,才出言安慰几句。他没有劝林妹妹偷懒放弃,反而鼓励她好好做下去。人这一辈子,能找到自己乐在其中的事情,是件极为难得的幸事。

两人说完此事,又将话题转到林黛玉的话本上。在这方面,后者的问题就多了。她最近正在犯愁故事的编排,将一本类似聊斋的短篇,扩展成长篇故事。个中要考虑的矛盾关系,非简单几句话能说清。

陈恒在这方面,算得上一个行家。写文章跟写话本是两件事,他作为黛玉半个领路人,自然要肩负好教导的责任。索性趁着时间多,把写长篇话本的要点摆碎教给黛玉。

一直到贾敏喊他们吃饭前,他们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意犹未尽的两人,只好相约下次碰面时再继续讨论。

第一百七十七章 薛少爷

从林府出来后,陈恒就直奔薛家。现在的秋浦街,正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这个月底就要给坊里的人发工钱,但凡晚上一日,造成的影响都不可估量。

要最后真的发不出钱,到时借府衙的库银腾挪一下,更是下策中的下策。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